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二是年降水总量有增加趋势,但区域性和季节性明显;三是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四是CO_2浓度持续升高;五是日照时数缩短明显。受其影响,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显著增加,特别是冬油菜,有明显的北移、西扩趋势,这与气温升高引起作物种植北界北移有关。尽管我国油菜的单产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其与气象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由极端气候引起的农业灾害显著增加,油菜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因此,提高综合抗逆能力、促进稳产是油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未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气温增加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等产生影响。从大气CO_2浓度升高、增温2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C3作物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了解未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C3作物的生产状况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东省齐河县1959~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气温、降水进行线性拟合,并对暴雨、冰雹、大风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了该县近54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二者均呈整体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幅度比降水明显偏大,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冰雹和大风日数呈下降趋势,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气候的对策,为今后齐河县粮食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暖给东北地区农业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延长、适种区域扩大,为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以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但由于光照及水资源的限制以及CO2浓度的增加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农作物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盐碱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近几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明显。降水总量减少和降水分布不均匀,使东北地区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脆弱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品质受农作物遗传发育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在相似的遗传背景条件下,CO_2浓度持续升高影响农作物中碳水化合物合成、有益和有害元素吸收的权重逐渐加大,从而引发所谓的"隐形饥饿"和农产品卫生品质下降.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CO_2浓度升高影响农作物中碳水化和物合成、有益和有害成分吸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团队近年的研究结果,提出:随着产地环境污染由局部向整体扩延,CO_2浓度持续升高对农作物卫生品质的潜在影响不断加剧,包括增加或减少农作物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吸收;强化农作物对土壤中有益或有害物质的非均衡吸收等.本文还对比了目前国内外CO_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品质影响研究的常用手段与方法,并对相关研究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这一研究方向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6-619
利用朝阳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34个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1953—2017年降水、气温、日照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农作物生长季气候及农业气象条件特征。结果表明,大风、高温和暴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温偏高,日照略少,降水总量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暴雨多发。播种期、苗期热量充足,降水偏少,春季干旱严重,播种偏晚;抽雄至灌浆期,降水充沛,农业气象条件适宜,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成熟期气温偏高,作物灌浆顺利,籽粒饱满。综合分析,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影响利大于弊,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56-2005年朔州市气象局气温、降水等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朔州气候趋向变暖,其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上升,冬季增温的贡献最大;降水呈减少的趋势;分析还表明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使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由此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东部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立娟  邓晓东  达布希拉图  闫宾  毕力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14-11215,11239
利用内蒙古东部四盟市4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自1951~200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量、降水日数、极端降水事件、气温、极端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0多年来内蒙古东部地区气温升高,且极端最低温度升高的程度大于极端最高温度升高的程度;呼伦贝尔市东部和赤峰市西南部降水增加较明显,通辽市降水减少最明显。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减少的趋势,仅呼伦贝尔市的西南部、东部和北部的降水日数呈增加的趋势,大于25mm的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为喜高温、干旱、无限生长型植物,其产量品质形成对光照、辐射、积温等环境变化较其他作物更为敏感。全球温室化导致的积温增加、CO_2浓度上升、辐射量下降、水分分布不均匀及极端天气爆发日趋频繁将对棉花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棉花生长期(4—11月)长达7个月,其产量品质形成关键期(7—9月)极易遭受多种极端天气气象条件。因此,尽管温室化效应产生的气温升高、CO_2浓度增加将对棉花增产提质带来积极影响,并一定程度扩大我国可种植面积,但温室化效应导致的光辐射量的下降、尤其是短期极端高温/低温、短期极端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日趋频繁将严重威胁我国的棉花安全生产。因此,进行前瞻性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棉花生产影响的评估、棉花适宜种植区的重新区划、环境稳定型棉花品种选育、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棉化抗逆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对保证全球温室化背景下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CO_2浓度变化是否影响区域气候暖干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锡林浩特地区CO_2浓度与气温、降雨量、干燥度的相互关系。基于1999—2013年的CO_2浓度数据,本文分析了研究区CO_2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CO_2浓度逐年增加,CO_2月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最低值在1月份,在空间上CO_2浓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本研究采用滑动平均法、最小二乘法分析了研究区1999—2013年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引入表征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指数干燥度IdM,用整个研究区的500个随机点,分别提取CO_2月平均浓度与平均气温及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_2浓度与气温呈线性正相关,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线性负相关,即CO_2的浓度越高,气候变暖明显,降水量下降,致使锡林浩特地区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本研究为草原地区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Crop Diversification in Coping with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part from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have been increasing. Given the risk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particularly the changes in extreme weather event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and mitigate their negative impact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policy makers. The overall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amine whether farmers adapt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 through crop diversification and which factors influence farmers' decisions on crop diversification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China. To limit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we focus on drought and flood events only. Based on a unique large-scale household survey in nine provinc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farmers respond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 by increasing crop diversification. Their decision to diversify crop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ir experiences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the previous year. Such results are understandable because farmers' behaviors are normally based on their expectations. Moreover,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also affect farmers' decisions on crop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their effects differ by farmers' age and gender.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several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湖北极端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采用1980—2014年逐日气候数据,并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对水稻气候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湖北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2)极端高温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天数和强度增加。鄂北、鄂西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3)极端气候类因素对水稻气候产量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最低气温的极小值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的气候产量降低0.197%。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对水稻气候产量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每增加1%将会使水稻气候产量降低0.046%。因此,应加强湖北省极端天气事件易发区在水稻生长期内的气候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了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气候变暖趋势、积温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和积温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积温和产量趋势均上升,气候变暖对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利大于弊,小麦生长期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有利于冬小麦生长,棉花、玉米生长期极端最高气温下降,有利于棉花、玉米产量增加。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积极采用有效措施,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影响区域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民  李耀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85-15187
综述了气候变暖对水循环、粮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未来气候变暖造成的热浪以及作物生长季节温度的不确定变化导致的农业减产,将严重威胁世界的粮食安全。近些年许多地区热浪增强、强降水事件增多、干旱持续时间延长,表明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采取减排和适应对策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而适应气候变暖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则是区域行为,因而难度很大。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合作,集合世界的力量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通过模拟不同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环境,利用Li-6400测定拟合毛竹的光响应曲线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短期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倍增的条件下,毛竹的气体交换参数,包括光饱和点均成倍增加,蒸腾速率下降,且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符合米氏方程;温度在其稳定基础上突然增加或降低都会导致毛竹气孔导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减小,而蒸腾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大气湿度突然降低的情况下,气孔导度增加,净光合速率有所增加,但蒸腾速率增加的幅度达7倍之多。由此推断,在短期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增加的情况下,“施肥效应”会使毛竹的净光合速率增加,但是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增加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干旱,使得毛竹的气孔灵敏度和活化的Rubisco数量成为限制性因子,最终限制毛竹的正常生理生长活动。图4表3参2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可能对水稻倒伏风险造成的影响,利用构建的人工气候室,调控CO_2浓度并实时监控环境温度,选择不同抗倒能力品种龙庆稻1号、龙稻5号,设置不同的CO_2浓度(对照:384μmol·mol~(-1),升高处理584μmol·mol~(-1)),并检测两年的环境温度,来评估和量化水稻不同品种响应气候变化的倒伏风险。结果表明:CO_2浓度对不同品种抗倒伏性影响极显著,CO_2浓度增加与环境温度升高共同作用增加了龙稻5号的倒伏风险,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增加了株高。环境温度的升高可使水稻基部节间伸长从而增加了倒伏风险。从试验数据发现,CO_2浓度增加与环境温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倒伏风险影响的结果呈现不同趋势,因此,日后可通过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抵御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7.
CO_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必然影响作物的生理代谢,并因此可能影响作物品质;CO2浓度增高也会引起大气温度同步增高。本试验旨在明确不同CO2浓度和温度水平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CO2浓度和温度增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各指标均有下降趋势;蒸煮品质指标先上升,在CO2浓度为500mg·kg-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营养品质指标变化比较复杂,糖含量上升,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CO2浓度为500mg·kg-1时达到最大值。总体上,CO2浓度和温度增高对稻米品质的负面影响更大,特别表现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方面。但在450~650mg·kg-1的处理区间,影响结果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CO2浓度和温度增高改变了水稻C、N代谢过程和籽粒的物理成分与化学组分;依据CO2与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机理,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可以提高和改进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二氧化碳肥效作用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长期影响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综合影响,验证改进后二氧化碳与温度梯度系统(CTGC)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二氧化碳和温度梯度处理试验,测定了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反应,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试验系统原理和功能的改进做了说明。研究表明,处理小区水稻的籽粒灌浆增长和灌浆速率、干物质增长和增长速率显著增加,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并且表现为随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生物量增加尤以营养生长中后期旺盛表现最为明显,并使得水稻发育期略显延迟;处理小区水稻的经济系数比对照小区明显降低。表明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增加了水稻的生物量,二氧化碳肥效作用对水稻籽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