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入法,标志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制度层面。但我国当下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难以适应环境公益诉讼发展需要,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受阻。运用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发现在诉讼费用征收标准、诉讼激励机制以及司法救助等方面存在若干不足。因此,建议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制定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的原则性规定,并出台关于环境公益诉讼费用交纳规则的具体规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征收规则。  相似文献   

2.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09-1161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提出从创设环境权、扩大原告的起诉资格、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及设立中立的环境鉴定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黎 《北京农业》2007,(15):47-49
环境公益诉讼是适应现代环境保护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的法治化水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法律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这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公益诉讼赔偿金归谁所有?我国的通常做法是:一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对受损的环境停止侵害、予以修复;二是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予以处罚,并征收相关的费用。如果由谁提起损害赔偿就给谁,明显不符合环境公益诉讼设立的初衷。2.外国环保组织能否在中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都没有对社会组织的国别做出明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日益增多,现行的诉讼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的要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期盼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环境公益诉讼与传统的环境资源诉讼比较,诉权得到放宽,适合主体得到扩展,环境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为英美、大陆法系国家环境资源立法、司法广泛采用。而目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环境诉讼,其与环境现实要求、理论发展制度的完善极不协调。本文将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进行论述,介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以及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49-17250
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规定的缺失,从创设环境权、放宽原告的起诉资格、扩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等方面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围绕着裁判机关主导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权力能够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以“原告”为视角分析公权力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实现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提出诉讼外以及诉讼内两个方面公权力的实现路径,以期保障公权力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进展缓慢,新《环境保护法》及司法解释已实施三年有余案件数量远低于预期。究其原因制度及法律适用存在的缺失: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不衔接、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修护金、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由于主客观局限性提起诉讼的意愿不高、缺乏强制性环境保险制度。居于此,我们应当立足实践,顺应国际趋势,扩大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继续放开并且鼓励可诉民间组织,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纳入环境公益诉讼范畴之内,逐步确定并完善环境保护修护金,建立环境保险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环境公益诉讼赔偿标准问题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环境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而审判中对于赔偿标准无法准确界定和判决,给司法实务造成重大干扰和不便。环境公益诉讼赔偿标准问题研究对于数量逐步提高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就离不开对于侵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赔偿。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的第1232条明确规定生态环境侵权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进行追责。这也表明,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做法得到了法律的肯定。但该鉴于法条还是比较系统化。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需要进行再释,并借鉴国外弹性金额模式,对惩罚性赔偿金额规则进一步完善。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公益诉讼近年来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国应该在国有资产监管中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为国有资产提供诉讼保障。本文通过对提起国有资产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分析,借鉴国外资产公益诉讼的发展经验并根据公益诉讼自身特性,提出在我国构建国有资产公益诉讼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2020年4月,生态环境部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环评文件质量问题。美国的NEPA并未规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环评,而是依据NEPA提起的环境诉讼构成对政府环评决策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司法监督有力地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并约束政府有关环境的行政行为。我国应当在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院的监督作用,以防范行政机关实施环评时违法滥用行政权。具体而言,一是放宽环评诉讼当事人资格,二是严格环评审批诉讼的审查标准,三是赋予公民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资格。为建设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设立司法防线,减少因环评问题而引发的环境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学界对规制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讨论,我国现行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体系存在着保护理念需要转变、部门法衔接需要协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革新等问题。因而,需尽快立法弱化“野生动物资源观”,引入“全面保护”“有限利用”等治理理念,加快填补部门法衔接处的立法空白,形成科学完整的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体系。同时应拓宽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范围,将一般公民纳入适格原告,以此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并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赔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公益诉讼,见仁见智。本文界定了公益诉讼的内涵,阐述了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公益诉讼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我国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一系列探索,但实施效果与当初预期还有相当差距,动力不足是重要表现之一。深层原因主要有法律制度不健全、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保守、法官排斥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成本制约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沦为空话等。因此,必须从完善实体法、构建系统的环境诉讼程序机制、改革环保法庭体系设置、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健全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作为推动力,将司法实践上的松绑作为混合动力,将公众参与作为根本和持久动力,构建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动力机制,摆脱环境公益诉讼动力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公民个人享有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依据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公民个人享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弊端方面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质量存在瑕疵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以一起典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重难点问题,从检察机关审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角度,研究提出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监管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丽霞  程晓 《农学学报》2014,4(5):82-85
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及其模式的设置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简单回顾,总结了国内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管模式和立法现状,发现食品安全管理在体系设置、监管及责任追究模式、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出发,以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二元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公共执法体系、加强私人执法模式的探讨、建设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信息沟通机制、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合理分工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公益林经营管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公益林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林业用地面积的38%,全国公益林面积已占到森林面积的56%.公益林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通过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中央财政建立了稳定增长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机制,地方财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了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公益林建设成效已有显现.但也存在诸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各地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缺失等问题.要根据国家财力状况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实施差别化的补偿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公益林保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立法,建立公益林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公益林管理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