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海拔梯度对菊芋果聚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雪梅  李屹  王丽慧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01-16003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的果聚糖代谢特点。[方法]以青芋2号、青芋3号菊芋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海拔梯度下菊芋各器官中果聚糖的代谢。[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菊芋各器官果聚糖总含量减少,地上部植株果聚糖聚合度(DP)降低、块茎内果聚糖积累总量和自地上部植株向地下部块茎转移分配率减少。海拔在2 600 m及以下,随海拔的升高菊芋块茎果聚糖聚合度降低,地上部植株果聚糖积累量降低;海拔在2 900 m以上,菊芋块茎果聚糖聚合度高、地上部植株果聚糖积累量高。[结论]该研究为拓展菊芋的种植区域和促进菊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能源植物菊芋在盐碱地栽培的发展前景,选取栽培菊芋和野生菊芋2份试验材料在松嫩盐碱地上进行了施肥、割草、重度盐碱胁迫及土壤不同开垦年限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这2份材料均可在中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繁殖,施肥、割草对菊芋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重度盐碱胁迫会降低菊芋的出苗率,野生菊芋对重度盐碱胁迫表现出更好的抗性,栽培菊芋在中度盐碱地上产量可达到30 000 kg·hm-2以上.通过试验表明菊芋是适合在松嫩盐碱地上发展的优良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植物——菊芋正在迅速崛起,为对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介绍了菊芋的形态特征、生态功能;概述了菊芋组织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研究菊芋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贾若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54-7355,7358
利用不同浓度Zn处理菊芋幼苗,研究Zn在菊芋幼苗生长期间,对其幼叶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Zn(0~5 mg/L)对菊芋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Zn浓度的不断增加,菊芋幼叶中诱导型POD活性增强,增加了2种同工酶的表达;菊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则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条件下,菊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10.1,电导率2.37 mS.cm-1的条件下,菊芋种子不能出苗,pH9.5,电导率1.27 mS.cm-1时,菊芋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在pH9.3,电导率0.65 mS.cm-1的条件下,菊芋幼苗能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3个菊芋品种的ISSR引物筛选及分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3个菊芋品种进行了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3个菊芋品种的DNA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160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2个,比率为82.5%;建立了3个菊芋品种的分子识别卡,用2条引物的9个多态性位点即可将其分开;3个品种间遗传距离在0.44~0.86之间,平均为0.3,表明3个菊芋品种具有不同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为菊芋品种的鉴别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菊芋价值、菊糖特性的基础上,对菊糖提取方法、菊芋制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就菊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菊芋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芋不仅是新型能源植物,也是风沙地治理的首选作物,对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菊芋的相关研究,围绕菊芋种质资源保护及其遗传育种改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其生态保护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今后菊芋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菊芋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蔬菜作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性,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细胞结构变化对明晰其抗旱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青芋2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在胁迫7 d、15 d、22 d以及干旱后复水的第4d(30 d)的菊芋的叶片和根进行切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叶片的平均厚度和角质膜平均厚度均大于对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菊芋根系细胞间隙加大,且根横切面整体形态及中柱细胞相比对照组都发生了细胞变小、收缩、变形的现象,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说明了菊芋在适应逆境胁迫时所做出的主动响应,本研究为今后详细解析菊芋响应干旱胁迫的细胞层次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菊芋物质积累速率和物质分配规律,通过对科尔沁沙地白皮和红皮菊芋各器官生物产量的动态监测,以期为菊芋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白皮菊芋茎叶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红皮菊芋茎叶比逐渐升高,整个生育时期红皮菊芋茎叶比均高于白皮菊芋,而根冠比白皮菊芋大于红皮;相同取样时间下,两品种菊芋叶比重、花比重和块茎比重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积累速率并不相同,其中块茎在9月份出现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除器官花外,两品种菊芋相同器官中物质分配速率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菊芋的茎段、叶片和块茎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菊芋3个部位的基因组DNA,用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分别测定3个部位的DNA在A260和A280下的吸光值,根据A260/A280的值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以3个部位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ISSR扩增。结果表明:采用菊芋叶片提取DNA的产率最高,茎段次之,块茎最低。三个部位提取的DNA纯度均相近,提取叶片获得的DNA浓度最大,为163.2 ng·μL-1;其次是茎段,为137.4 ng·μL-1;块茎获得的DNA浓度最低,为95.5 ng·μL-1。菊芋不同部位提取的DNA模板对ISSR扩增没有明显影响,DNA浓度都能达到扩增的要求。菊芋3个部位提取的DNA质量均较好,可以进行后续的酶切和PCR扩增等实验。  相似文献   

13.
菊芋苗期氮素营养缺乏症状及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菊芋苗期缺氮的主要症状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缺素症状,表现为生长减缓,处理10d以后缺素症状由下部向上部开始出现,处理40d后生长几乎停止;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均高于对照,根系活力开始有明显上升,之后迅速下降.蛋白、根系活力在缺氮初期含量的上升认为与植物缺氮适应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联合生物加工技术发酵菊芋生料生成乙醇工艺中,降低高浓度菊芋生料醪液的黏度,使菊芋发酵乙醇浓度达到或超过目前玉米乙醇的行业水平。[方法]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通过添加辅助酶制剂、改变拌料水温及优化补料方式等方法,降低发酵醪液黏度,提高菊芋生料的浓度,从而提高发酵终点的乙醇浓度并缩短发酵时间。[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45℃水拌料,pH 5.0,添加0.10%酒精复合酶,发酵初始干粉浓度为240 g/L,分别在发酵12和24 h补料,菊芋干粉终浓度可达到300 g/L,发酵时间48 h,乙醇浓度达到91.6 g/L,乙醇对糖的得率为0.464,为理论值的90.6%。[结论]此工艺为菊芋乙醇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菊芋腌制护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菊芋腌制过程中色变的原因 ,及 Vc,Na HSO3,柠檬酸和热烫对色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护色方法为 0 .1g/L的 Na HSO3浸泡原料不少于 5 m in,也可用 0 .3g/L的柠檬酸浸泡原料不少于 5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菊芋幼苗耐碱性与生物量和可溶性渗透物质在不同器官分配积累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液砂培试验,以2个耐碱程度不同的菊芋品种‘南芋8号’(Ht 1,耐碱)和‘南芋1号’(Ht 2,耐碱性较弱)为材料,设置0.0、12.5、25.0以及37.5 mmol•L-1Na2CO3溶液模拟碱胁迫,研究其幼苗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可溶性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碱胁迫下,2种菊芋幼苗各器官生物量比、Na+含量、K+含量、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Ht 1在低碱胁迫(12.5 mmol•L-1)时叶片保持了较高的K+含量,根系积累了较多的干物质;较高碱胁迫(25.0,37.5 mmol•L-1)时叶片和根系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根系保持了较高的K+含量和较低的Na+含量,而Ht 2根系Na+含量、各器官脯氨酸含量以及茎可溶性糖含量在所有设定碱浓度下均较高。【结论】菊芋幼苗品种间耐碱性差异与其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可溶性渗透物质的分配积累有关。耐碱菊芋品种低碱胁迫时叶片保持了较高的K+含量,根系分配了较多的干物质,较高碱胁迫时叶片和根系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根系保持了较高的K+含量和较低的Na+含量,这可能是其耐碱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菊芋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浓度4因素对菊芋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模板DNA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梯度检测。结果表明:菊芋20μl最佳反应体系包括10×PCR buffer,200μmol/L dNTP,0.5μmol/L引物,1.5 mmol/L Mg2+,1.0 U Taq DNA聚合酶和50 ng模板DNA。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将为菊芋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培育向日葵育种新材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氯仿-异戊醇-RNA酶法,从菊芋、罗马尼亚向日葵幼叶中提取总DNA,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子房注射法导入向日葵品种“吉农92-1”、“吉农92-5”中,发现D1代及D2代在植株形态、种皮色、百粒重、好粒大小等性状上出现了新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