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打叶复烤工序评价过程样品抽样方法。[方法]对安徽宣城地区出产的C2F烟叶进行原料、热风润叶、叶片复烤3个重点工序不同抽样次数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为保证抽样样品的代表性。在抽样范围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混合均匀度的提高,工序抽样次数呈现减少趋势,原料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20次,润叶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10次,复烤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5次。[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工序评价、工艺参数优化、均质性评价等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法的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烟叶打叶复烤加工质量、降低复烤过程片烟收缩,以烤烟上部橘黄二级烟叶(B2F)和中部橘黄二级烟叶(C2F)打后片烟为材料,采用机器视觉装置并结合数字图像分析法,对片烟收缩特性进行检测和表征,对干燥过程片烟收缩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烟叶原料部位、打后尺寸对片烟干燥收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法用于片烟收缩特性测试具有较好的精确性,一定条件下片烟收缩率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干燥过程中片烟收缩形变主要来源于干燥前期的快速脱水阶段,随着干燥过程含水率的降低,片烟收缩率变化趋缓.C2F的收缩率明显高于B2F,实际复烤干燥加工热风温湿度和终点水分下,C2F、B2F收缩率分别达14.3%、11.9%.不同尺寸片烟收缩特性存在差异,B2F片烟收缩率随尺寸增加而明显增大.可见,对于不同等级部位烟叶原料,通过复烤前片烟打叶尺寸的调节和复烤过程适当降低脱水速率,可有效控制收缩形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高、中、低打叶复烤工艺强度对上部烟叶模块的品质影响.[方法]开展不同工艺强度的打叶复试验,研究烟叶在18个月的自然醇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并验证其在卷烟叶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强度加工工艺(一润水分17.0%、二润水分17.5%、复烤二区温度78℃)适合于高等级上部烟叶,有效保持了烟叶...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烟叶的醇化时间。[方法]研究了翠碧1号复烤后烟叶B2F在自然醇化条件下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但变化程度略有差异;烟叶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与总植物碱、水溶性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然醇化12个月后,烟叶的烟气特性和感官质量总分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工业企业建立科学的烟叶原料仓储、养护机制,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等指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打叶复烤烟叶纯净度。[方法]以皖南C3F、凉山C3FA烟叶为试验载体,开展了打叶复烤不同工艺路径、工艺参数对烟叶纯净度影响试验。[结果]在试验条件下,不同工艺路径和不同工艺参数对出片率基本无影响,切把头处理烟叶中片率提高,叶中含梗率、杂物比例下降,风选除杂烟叶和挑选后碎叶分离处理后杂物比例下降,切片刀数由1刀调整为2刀烟叶中片率提高,随着整线工艺流量的下降叶中含梗率略有下降,风选除杂风机频率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杂物的剔除,宜设计合理的参数值。[结论]打叶复烤工艺路径及工艺参数均对烟叶纯净度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复烤方式对烟片结构及片型的影响。[方法]以贵州黔南烟区A3CH1模块C2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以CK、ZK、DK1、DK2 4种方式进行复烤试验。[结果]DK1可以达到“降大片、提中片”的目的,从大片组烟片尺寸变化来看,打叶复烤加工效果最优的是DK1、DK2,其次是CK,最后是ZK。从复烤前后长边、短边分析来看,CK和ZK复烤前后中片组烟片尺寸均相对偏大,DK1和DK2复烤前后中片组烟片尺寸均相对偏小,从中片组烟片尺寸来看,ZK的打叶复烤加工效果最好,其次是CK,最后是DK1和DK2。[结论]DK1对片烟结构的改善效果及对大片组烟片加工效果较优,ZK的打叶复烤加工对中片组烟片尺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常规加工与分切加工对成品片烟质量的影响,为打叶复烤精细化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翠碧一号"烤烟品种C2F、C3F和C4F烟叶为试验载体,研究了常规加工与掺配叶尖加工对成品片烟质量均匀性指标、经济指标、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分切加工提高了出片率和产品得率;分切加工使烟碱值趋于适中,糖碱比和钾氯比更加协调;分切加工后,香气量有所提升,烟气的细腻程度有所提升,余味和甜度有所增加,劲头趋于平和,感官质量略有提升。[结论]分切加工提高了中部上等烟比例,烟叶的配伍性和可用性有所提高,烟叶的综合使用价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的配方打叶过程成品片烟烟叶内在质量均匀性的变化规律,为利用高架库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福建产区多个产地等级的烟叶为试验原料,选择烟叶烟碱含量为参数,将50%原料作为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另外50%作为对照组,不做控制,通过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分析评价2种方法片烟烟碱含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试验组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使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07%和2.53%;对照组利用高架库随机投料,成品片烟烟碱含量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至0.10%和3.6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品片烟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0.03和1.07个百分点。[结论]打叶复烤过程利用高架库自动控制功能可实现均质化配方打叶,提升成品片烟内在质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复烤方式对烟叶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贵州C3F、河南C3F、河南B3F 3种烟叶为原料,对比滚筒复烤和热风复烤2种复烤方式下不同干燥强度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干燥强度的增大,片烟的平均干燥速率增加,较低的干燥强度可以缩小不同烟叶干燥速率的差异.不同种类烟叶随着干燥强度的变化,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变化幅度不同.滚筒复烤方式下,随着筒壁温度的升高,烤后片烟收缩率先增大后降低,大中片率减小;在2种方式干燥速率接近的低干燥强度下,热风复烤更有利于提高烤后片烟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但滚筒复烤更有利于烤后片烟结构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烟叶复烤方式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打叶复烤出片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烟叶质量、打叶复烤设备和打叶复烤工艺(技术)参数对烟叶打叶复烤出片率的影响,分析了烟叶打叶复烤过程影响出片率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提升烟叶打叶复烤企业的综合加工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国内福建、湖南、山东、云南、贵州、河南、四川7个省份具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B2F、C3F,国外巴西L20AT、津巴布韦B1LT烟叶样品.在自然醇化的条件下,从烟叶复烤打叶计时起,分别以醇化时间12、18、24、30、36个月抽取并制备检测试样样品,连续跟踪监测分析2006、2007和2008年3年烟叶试样,共检测240个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分析检测其中的酸性、碱性致香成分,寻找出其最佳的醇化期,并对其中到达最佳醇化期时酸性、碱性成分总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发现,烟叶达到最佳醇化区间时,其酸性、碱性致香成分总量的比值约为200,波动范围±50;烟叶在自然醇化的过程中,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的变化直接影响内在感官质量。"-3两类成分舍量比值处于一定范围时,感官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打叶复烤烤透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打叶复烤质量。[方法]总结打叶复烤烤透率的含义、测定方法,分析烤透率的原理及其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关系,研究烤透率对烤后烟叶储存的影响。[结果]在复烤过程中,不同烤透率的条件下,烟叶含水率极差变化较大,对回潮后烟叶水分均匀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烤透率的提高,烟叶含水率极差呈减小趋势,即各叶片含水率趋于均匀。不同水分烟叶在同一烟箱内水分平衡较缓慢。鉴于烤透率测定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偏差也不易控制,建议烤透率的行业标准设定为≥98%。[结论]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通过提高烟叶复烤烤透率,可提高回潮后烟叶含水率的均匀性和储存安全性,应将烤透率作为复烤工艺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现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片烟化学成分的在线快速检测。[方法]采集2010年、2011年和2014年具有代表性的烟叶样品的在线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和基于蒙特卡洛采样的奇异样本识别方法剔出异常光谱和化学异常样品,建立并优化复烤片烟6种化学成分(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和氯)的在线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均在81%以上。通过模型外部检验发现,样本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结果较为一致,氯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其他组分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结论]利用在线定量分析模型,可以实现复烤片烟化学成分的在线检测,为后期烟叶醇化、质量评价和配方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刘久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34-1735
[目的]探讨YC/T 147-2010与YC/T 146-2001新旧标准对打叶复烤叶片结构指标要求的差异。[方法]采集了叶片结构检测中2种规格筛网即菲莫筛网与ISO筛网主要叶片结构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差值分析、标准差分析、离散系数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种筛网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值,>12.7 mm、>6.35 mm、2.36~6.35 mm、<2.36 mm的叶片率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值,但差值波动幅度较小;>12.7 mm叶片率差值变化不大,在3%~6%。[结论]研究可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打叶复烤工艺监控以及生产过程的设备调试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打叶复烤均匀性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旭  徐其敏  陈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07-7309
从化学成分、叶片结构、水分3个方面综述了烤烟打叶复烤均匀性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加工技术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均匀性控制技术在打叶复烤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找出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外观质量和烟叶内总植物碱、总糖、总氮和钾离子等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烘烤结束后取样进行醇化试验研究,探索烟叶在醇化过程中外观质量和内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醇化过程中,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烟叶颜色和油分稍有影响,对成熟度、身份和色度等外观质量影响较小,其他烘烤工艺对其外观质量均影响较小;3种烘烤工艺对烟叶总植物碱和总糖含量变化影响较小;T2烘烤工艺下烟叶还原糖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3种烘烤工艺下烟叶总氮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T3烘烤工艺对烟叶钾离子含量影响较大;T2和T3烘烤工艺对烟叶氯离子含量影响较大。[结论]应针对不同的卷烟配方需求,选取适宜的烘烤工艺,使烟叶有较好的外观质量和较优的内在成分,提升全国烟叶卷烟上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片烟在厦门的最佳醇化期和使用期。[方法]观察云南和贵州黔南复烤片烟B2F、C3F和X2F在厦门自然醇化过程中香气和口感特性的变化,研究其最佳醇化周期。[结果]香气和口感特性均经历了优化—最佳—恶化3个阶段。香气特性在醇化的第8~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状态,综合状态在第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云南下部烟的最佳醇化期为14个月,其余均为16个月;上部烟的最佳使用期均为醇化的第10~22个月,下部烟均为第6~18个月,云南、贵州中部烟分别为第10~22个月和第6~18个月;贵州下部烟的最大醇化期限不宜超过24个月,可能是受样品单一性的影响,其余均不宜超过36个月。最佳醇化期较之前的研究最长可缩短20个月,最佳使用期前移2~16个月。[结论]该研究为沿海和南方卷烟厂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