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结合EES模型从环境、经济及社会3方面选取23个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对2000—2019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安全等级从Ⅴ级提升到Ⅱ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指数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地垦殖率、工业"三废"等指标是影响环境指数的重要因素;经济指数持续上升,增幅最大;社会指数呈现小幅波动总体平稳上升趋势,科研、教育投入指标影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王鹏  况福民  邓育武  田亚平  谢卫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99-1801,1860
根据湖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运用P-S-R模型建立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对其2001~2010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划定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呈减小趋势;2001~2010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指数总体为增加趋势,但是在2006~2008年出现小幅度下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综合安全指数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是至2010年仍为临界安全。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面临的压力仍较大,区域土地资源状态仍不乐观,在人类的干预和维持下,生态安全受人类的影响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TOPSIS模型的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实现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PSR框架模型的发展,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赋权法确定权重,运用TOPSIS法对该区域2005-201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0.388 9上升到2014年的0.614 2,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上升到较安全状态。该研究可为了解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制定土地生态安全规划管理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睿  宗积章  邓家彬  张杰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5-119,134
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规划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质量检测提供方法借鉴,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方法基础.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开展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威宁石头海子片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增加了项目区耕地数量,提高了质量,同时带动了项目区贫困群众增收.威宁石头海子片区生态恢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果良好,项目实施后土地生态环境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雄杰 《甘肃农业》2016,(13):21-22
土地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区域环境生态安全的长远利益。本文以庄浪县为例,计算得出庄浪县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0.9759667ha/人,生态承载力为0.90611924ha/人,生态赤字为0.06984746,通过该计算结果分析庄浪县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川东浅丘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盆地东部低山浅丘区为例,基于生态安全视角,深入实地调查本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动态。通过对川东浅丘区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进行浅析,得出该特殊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次生环境影响,并提出造成次生环境干扰的相关补救措施及统筹土地整治过程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政策建议,以期为该区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并促使其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枫  张效军  刘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63-16965
采用扩展型PSR模型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年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稍有好转;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呈现不同的变化幅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灿  周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82-187
农村土地整治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地整治的实施将改变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环境功能替代和价值转换,必然有得有失,规划实施环境效益评价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综合性损益分析,权衡利弊得失。以土地利用的环境系统功能-结构-价值为基础,结合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结构功能的影响,以土地整治对环境功能价值的影响为评价对象,构建土地整治环境效益(环境质量影响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商丘市的土地整治实施环境效益进行定量评价。最终得出,土地整治方案的实施对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影响值为+11.76,表明土地整治对区域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整治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环境友好型小城镇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关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扩展型PSR框架模型,并结合孝昌县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建立孝昌县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综合评分法,计算研究区各乡镇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结果表明,孝昌县大部分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敏感状态,在今后的利用过程中需加强保护、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以促进孝昌县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四川省1996-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以PSR框架模型构建全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对区域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直接评价.结果表明:18a内全省土地整体处于发展状态,土地生态安全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1.
以阜新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研究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根据矿业城市的特点,结合阜新市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实际需要,对阜新市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归纳出总体规划方案中涉及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主题,构建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规划中各个环境主题对环境影响的贡献,以区域性本底背景及科学的研究判断标准为依据,确定了评价标准,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评价结果表明,环境影响级别特征值为1.941,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II级,其规划方案可能对环境造成比较小的影响。自然环境保护对环境影响最大,为了减缓环境影响应从自然环境着手,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工作。  相似文献   

12.
熊丹丹  张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46-12749
选取西部干旱区绿洲内陆河流域的重点区域——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并结合叠图法、RS和GIS技术对乌什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乌什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乌什县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6.2,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区内不再有生态不安全区分布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乌什县土地利用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DPSIR模型,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总结相关研究经验,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华池县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华池县土地生态安全得到一定的改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森林覆盖率、人均建设用地、环境保护占GDP比重等因子对华池县的生态安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针对多数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方法和改进的熵值法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2010年"较安全"等级关联度很弱;(2)单位耕地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程度等是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了促进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土地利用监督管理,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农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结果的中间信息、挖掘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合用于耕地生态安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前、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土地整理工作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经验。【方法】参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相关标准,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环境4个生态要素中,选取了11个指标构成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利用构建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对开原市庆云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显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好”,较土地整理前的“一般”等级有很大提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量供需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得到提升,水土流失得以控制,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中低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系统抗灾能力增强。【结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分析模型在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孙明  闫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795-12797
将指标评价体系引入农村公共安全规划研究中,通过研究当今农村公共安全规划现状及环境承载能力,选取土地、人口、生态环境、水资源、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等影响农村公共安全的承载力指标,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作出DEA评价,得出评价结果,作为农村安全规划的决策依据,为农村公共安全规划提供科学的和定量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关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连云港市土地资源利用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对2000~2009年连云港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0.4139提高到0.6069,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各子系统看,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压力指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土地生态压力不断增大;土地生态安全现状有所恶化;随着投入的增加,响应系统安全状况有逐步上升趋势。耕地面积比重、城市化水平、单位耕地农机动力、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对连云港土地生态安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磷矿山废弃土地状况及其磷矿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废弃磷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及复垦后土地功能分区及用途。【结果】磷矿露天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极大,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成为环境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必须明确划分土地复垦目的与用途,对废弃土地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复垦。【结论】磷矿废弃土地主要成因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及弃石排土占地。通过对废弃土地的复垦规划有效协调复垦工程中的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因地制宜确定废弃土地复垦后功能分区及用途管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南阳市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区土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环境因子划分为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安全度与生态经济三大类。整个评价体系包含9项Ⅰ级指标和32项Ⅱ级指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进行南阳市土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土地生态系统处在一个中度脆弱的平衡阶段,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将被打破,生态环境承载力将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