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古茶树。【方法】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利用开发野生古茶树基本情况,分析广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并针对野生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广西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具有许多优良的表型性状,可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茶树种质资源优新品种的创新利用。目前广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主要保护利用模式主要有4种,但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着采摘不科学,管理和保护缺乏,茶产品质量低,野生古茶树茶产品尚未实现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古茶树保护重要性认识,加大野生古茶树保护宣传力度,建立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机制,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加大扶持,建立标准,促进广西野生茶开发利用实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有限的面积,该文对古茶树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共包括大厂茶、大理茶、厚轴茶、秃房茶和茶5种,以及普洱茶和白毛茶2变种。拟合的胸径与年轮数之间的S型函数表明,当树龄为100 a时,胸径约为18cm;由胸径按树木干型的削度换算结果表明,100a古茶树的地径为22.50cm。因此,胸径大于或等于18.00cm,或者地径大于或等于22.50m的茶树为古茶树。另外,建议将古茶树按林地权属性质分为严格保护型、部分(非生产性)利用型和生产利用型3类保护利用类型,并开展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以上内容的论述,既可为云南省古茶树(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又可满足人们对古茶树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6%、26.00%、6.57%、2.00%和0.57%;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文山州古茶树资源,建立了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在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勐海县古茶树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勐海县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介绍,总结其保护利用措施,以为该县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著名古茶区之一,江苏茶史悠久,在江苏各地仍保留少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但由于人口增长、茶叶产业布局调整以及过度开发等多方面影响,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堪忧,亟需采取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在概述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资料分析,从茶史研究、茶文化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江苏古茶树资源存在的文化价值,同时强调了当前江苏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9-8530,853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普洱茶(Camellia)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境内1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具有多样性分布的特征。按不同茶种的分布情况介绍了西双版纳境内的古茶树资源,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云霄县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霄县古茶树是不可多得的茶树资源宝库,对其实施保护与利用,将对茶树育种工作的开展、推进茶树品种优质化和良种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云霄县古茶树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案,并对部分古茶树进行特征特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本文结合近年来德宏州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大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出台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保护挂牌的古茶树、加大茶文化宣传等保护措施来不断提高德宏州名优茶的产量和产值,促进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 ~5.006 m,平均树幅3.12m×2.61 m~4.41 m×4.14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遵义地区部分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大部分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63~1 230m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土壤多为砂质黄壤,周围环境多为林地、房屋、农田,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古茶树资源为野生资源,有性繁殖,乔木,树龄在100年以上,长势优良。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资源进行形态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634株古茶树单株的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种质主要为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普洱茶(C. assamica);古茶树平均地径为26.729 cm,平均胸径为18.816 cm,主干高度平均为1.184 m,树高平均为5.655 m,冠幅平均为2.931 m;树势按照生长势强弱分为强、中、弱3级,大部分古茶树长势一般;500 a以上树龄古茶树遗传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6.505%,Shannon-Wiener指数(H′)变幅为0.873~1.858,表明古茶树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优异资源选育过程中可利用性高;聚类分析将42个调查点平均性状分为3类,各性状的遗传地域性特征不显著。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以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主,古茶树单株总体呈小聚落状分布,单株间表型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该结果可以为茶树育种提供参考,助力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2.
古树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文化遗产,更是进步的象征。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森林资源丰富,境内环境优美,古树和古树群落遍布全县城乡,据2002年调查,全县有百年以上古树34科63属79种3671株;其中连片10株以上的古树群落85个,古树1829株。这些古树形态各异,景观奇特,观赏价值较高。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风景旅游价值。建议加强保护的同时,挖掘古树文化内涵,建立古树科研教学基地,开发古树景观旅游。  相似文献   

13.
为了现有原生态茶树资源的保护和本地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本地茶树资源,为本地区打造地方品系或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地材料,对晴隆县发现的现有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探明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交流等方式,从古茶树分布及保护现状、古茶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古茶树保护对策和建议等3个方面对毕节市古茶树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今后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以济南市商河县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工作为例,在分析商河县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50-99年树龄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应等同于古树名木给予保护,并提出有效的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保护管理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同类地区古树名木及其后备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自然环境优越,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历史上出现多个知名的茶叶品种,目前,当地的古茶种质资源已被严重破坏,保护较差。但古茶树散落的种子、根茎、枝条等生成的后代茶树在其原产地还有少量分布,及时保护利用,可为产业建设提供较好物质基础。对黔东南州主要古茶种质资源凯里香炉山云雾茶、黄平回龙茶、镇远天印茶、岑巩思州绿茶和从江滚郎茶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古树后备资源保护是目前创建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有极其重要意义. 通过汕尾市城区实地调研,分析了现有古树后备资源的组成结构、形态特征、重要值与空间分布等. 结果显示,古树后备资源共97株(隶属10科12属13种),均为广东乡土树种,且桑科(Moraceae)为优势科,其中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 F.)为优势种,占古树后备资源的80.41%. 空间分布上,后备资源主要集中于115.34~115.37°E与22.79~22.80°N交叉处,数量和种数在经纬度上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基于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后备资源应当着重保护和扩大基数偏低的树种,同时平衡发展各区域后备资源数量,以缓解古树除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茶树育种方向与品种资源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国内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分析现阶段茶树育种方向,提出茶树资源保护措施,以为茶树育种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