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平台的新兴育种方法,其目的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使种子遗传信号发生改变,地面种植后,获得有益突变体,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和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已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 sativa)、辣椒(Capsicum spp.)、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等农作物及蔬菜上被广泛应用,且已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了72个品种,我国的航天育种走在世界前列,但牧草航天育种尚处于初始阶段,主要集中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简要阐述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研究的自身特点,以及目前我国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空间诱变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论述了应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航天育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简要回顾了我国近十七以来航天育种技术在农作物、园艺作物等方面新品种选育中取得的成就,初步探讨了航天育种技术在草上的研究情况,并对未来开展草航天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航天育种是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农业高科技新领域,已经变成一种主要的诱变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航天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出我国第一个航天诱变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航苜1号”。为验证该品种的生产性能,在兰州进行生产性能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叶性状使航苜1号叶量比对照增加5.72%;干草产量(14237.5 kg/hm2)比对照提高13.26%;第一茬和第二茬草开花初期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08%和18.42%,分别高于对照2.97%和5.79%;18种必需氨基酸为12.32%,高于对照1.57%;微量元素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多叶率与其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叶率和草产量、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该品种具有多叶率高、产草量高和营养含量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航天诱变选育的紫花苜蓿新品种在遗传规律、活性成分含量、生产性能等方面均具有优越性,其育种特性和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已经展开了初步研究。本文对该植物的后代育种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空间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已受到国内外遗传育种界的重视。在介绍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植物材料在特殊的空间条件下,经受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复合作用,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进而在地面经过筛选鉴定有益性状而获得新品种的基本原则。阐释了草类植物空间诱变时具有的自身优势,空间诱变在牧草育种中的巨大潜在优势,以及目前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诱变育种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和航天诱变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型育种方法,以搭载于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的4个紫花苜蓿材料:德宝、德福、阿尔冈金、三得利,种植而成的当代(SP1)试验材料为研究对象。连续观测记载,初步确定了突变类型和单株,并进行了集团分类,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多叶单株(6株)、大叶单株(11株)、速生单株(14株)、白花突变单株(1株)、抗病单株(7株)、早熟单株(7株)和矮生、分蘖性强单株(2株),所选单株已分别挂牌标记。不同品种经航天诱变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德宝、德福以生长速度较为显著、三得利以多叶变异较为显著、德福以叶面积增大较为显著,可见航天诱变并非盲目、无规律变异,而与品种自身特性相关联,同时变异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有必要下一步在分子标记和后续世代田间继续观测中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为全世界所推广的优质牧草。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广泛种植,但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挖掘南方种植紫花苜蓿的生产潜力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南方土壤中的铝毒是妨碍其高产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铝毒对作物的影响以及紫花苜蓿耐铝毒育种研究进行评述,为今后培育出耐铝毒、高产量的南方紫花苜蓿新品种以及加快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搭载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紫花苜蓿试管苗,在轨运行33 d后返回地面,标志着紫花苜蓿太空试管苗试验获得成功。据悉,从2009年开始,由中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执行的牧草航天育种项目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甘肃省科技厅等单位的连续支持,在兰州牧药所大洼山综合试验基地创建了"牧草航天育种资源圃"。该所先后通过神舟3号、8号、10号、11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等太空飞行器6次搭载了8类牧草的33份种子  相似文献   

10.
正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tica L.Sojak)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东北寒冷地区可安全越冬,是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牧草资源[1]。由于其抗逆性强,也可作为紫花苜蓿等的杂交亲本培育苜蓿新品种[2-3]。诱变育种方法在创造优良突变体和培育新品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5]。γ射线作为一种诱变源,是一种能量高、穿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