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光强对刺参行为特性和人工礁模型集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体长(15±0.5)cm、体重(145±0.5)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15 W、25 W4、0 W、60 W白炽灯下以及黑暗条件下(对照组)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同时分析刺参对混凝土制立方体礁(30 cm×30 cm×30 cm)和塔形礁(底面30 cm×30 cm,高30 cm)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1)在光照条件下人工礁模型的集参效果与其产生的光学阴影有关;(2)刺参比较适宜在光照度为10 lx以下的光照环境中生活;(3)2种礁60 W和40 W处理组的平均聚集率(MA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5 W处理组的MA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之间,立方体礁的15W和25 W处理组与60 W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塔形礁的15 W与60 W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相同条件下,2种礁MAR的差异不显著(P>0.05)。4种灯源对2种礁MAR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60 W、40 W、25 W1、5 W。[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20-27]  相似文献   

2.
采用行为学方法,对体长2~7 cm、体质量2~30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实验室水槽中自然光照下的行为特性进行观察,分别记录了刺参在水槽中无礁(对照组)和有礁区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形状、材料及距水槽底部不同空隙的人工参礁对刺参的诱集效果.实验观察发现,刺参在水槽中有明显的爬壁现...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栖息趋向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单位体积平均聚集数量(Average Gathered Number of Unit Volume,AGNUV)和平均聚集率(Mean Attractive Rate,MAR)统计分析了刺参对10种附着基(石块、三角瓦、U形瓦、遮阳网、网笼附着基、竹制附着基、三孔砖、涡流式异形瓦、大多棱瓦、小多棱瓦)和8种栖息分布区域(池壁面、池棱角、池底面、附着基上、附着基下、附着基棱角凹槽处、附着基内、附着基外)的选择趋向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附着基诱集刺参的效果为:大多棱瓦>石块>三孔砖>小多棱瓦>U形瓦>涡流式异形瓦>三角瓦>网笼附着基>遮阳网>竹制附着基,且大多棱瓦集参效果与三角瓦、网笼附着基、遮阳网、竹制附着基、涡流式异形瓦差异极显著。本研究还发现刺参在水泥池棱角处的MAR(21.02%)高于池壁面MAR(8.23%)和池底面的MAR(15.68%);刺参在附着基下方和附着基内部的MAR分别高于在附着基上方和附着基外部的MAR。此外,实验结果也表明,1)大多棱瓦附着基对刺参具有最佳诱集效果;2)刺参对栖息位置具有选择趋向性,且不同时间刺参对栖息位置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3)石块、网笼附着基、遮阳网不宜作为附着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和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诱集作用,依据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和大型海藻调查结果,以海黍子、孔石莼、带形蜈蚣藻、石花菜和小珊瑚藻5种优势藻类,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2种优势鱼类以及人工鱼礁模型为研究对象,于室内实验水槽观察了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在海藻和模型礁中的行为反应和分布。结果显示,水槽中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时,实验鱼密集出现在水槽边缘区(A9),分布率分别为75.71%±7.79%和73.63%±4.41%。放入模型礁和海藻丛后,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出现短暂的排斥反应,然后迅速聚集其中;2种鱼对带形蜈蚣藻的响应时间最短[(12.75~21.00)s],对模型礁的响应时间最长[(66.50~151.25)s];带形蜈蚣藻聚集许氏平鲉用时最短[(151.50±8.14)s],海黍子聚集大泷六线鱼用时最短[(56.00±2.53)s];大泷六线鱼对模型礁的聚集时间为(216.25±5.59)s,远低于许氏平鲉(1343.50±5.38)s;2种鱼在模型礁中的停留时间远长于海藻丛,且大泷六线鱼的停留时间(211.85±7.96)s长于许氏平鲉(199.75±16.82)s。海藻丛和模型礁对2种岩礁性幼鱼的诱集效果明显,实验区幼鱼的分布率由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前的0.91%~8.78%上升到4.21%~31.42%;高密度带形蜈蚣藻和海黍子的诱集效果最好,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聚集率分别达到30.42%±1.14%和31.42%±1.74%,而低密度小珊瑚藻的诱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养马岛人工鱼礁区生物群落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2213采用VideoRay ProIIIXE水下机器人对养马岛-17m深海域石块礁区和米字型构件礁区生物群落进行补充调查。礁区视频观测到游泳生物4种、底栖生物3种、附着生物3种及固着生物2种。刺参全部分布于石块礁区,半年石礁区小个体刺参生物量低,活动不明显,而2年石礁区内100g以上刺参密度达O.96ind]m3;大量许氏平鳓被诱集于米字型构件礁区中上部,密度高达4.89ind/m3。对半年石礁A区采样石块显微观测,发现附着生物多样性明显。对比本底区,人工鱼礁区增殖渔业生物资源显著,丰富生物多样性效果明显,且增殖效果与建礁时间正相关,礁体表面组建新的生物群落。建议该区增加箱型构件礁比例,投放大规格刺参苗种增殖,合理利用光照和温度梯度,建造以集鱼功能为主,增殖刺参、海藻功能为辅的大型堆投构件礁带,实现人工鱼礁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休闲游钓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花鲈为目标对象,研究其野生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反应和选择性,为花鲈的资源养护技术研发提供参考。试验池(4.5 m×4.0 m×2.0 m)均分为72个平面观测网格单元(0.5 m×0.5 m),池中心网格为礁模型放置区。笔者试制6种人工鱼礁模型(棱台形、方形和星形框架×有、无牡蛎),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比较花鲈幼鱼在礁区放置不同模型时的趋集行为和分布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未放鱼礁时,花鲈幼鱼在试验池中呈分散均匀分布,单个观测网格的最高分布率为6.65%,空白礁区的平均分布率为1.19%;放入礁体,花鲈幼鱼经短暂巡游试探后集群入礁,鱼群主体分布在礁区,礁区的平均分布率>20%、集群出现率>75%。相较于无牡蛎礁型,有牡蛎礁型中花鲈幼鱼响应和聚集时间长,礁区平均分布率(32.2%~49.9%)更高,集群优势更明显,其中以结构最简单的方形牡蛎礁组内的礁区分布率最高,个体离礁距离和群体重心离礁距离最短,集鱼效果最明显。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鲈幼鱼的趋集行为参数和聚集效果在6种礁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鲈幼鱼具有一定的趋礁性,放置礁体可...  相似文献   

7.
林超  桂福坤 《渔业现代化》2013,(2):66-70,75
为研究不同光色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在试验水槽中观察了人工鱼礁模型配置不同光色时褐菖鲉和日本黄姑鱼在水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褐菖鲉在自然组的礁区聚集率高于有光组,不同光色对褐菖鲉的礁区聚集率有显著影响,礁区聚集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橙光组<绿光组<红光组<蓝光组<白光组<自然组,褐菖鲉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光性。所有试验组次中,日本黄姑鱼在礁区均无明显的聚集现象。配置不同光色的人工鱼礁模型对日本黄姑鱼的诱集效果与自然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9.0~16.0℃下,进行了2个室内受控实验,研究不同强度和颜色的光对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体质量0.10~0.17 g)聚集行为的影响。实验1:将仿刺参幼参放在覆以黑色塑料布的白色塑料水槽(50 cm×40 cm×30 cm)中,在距水槽7 cm的一端分别放置15 W、25 W、40 W、60 W和100 W的白炽灯泡,连续照射24 h,每隔2 h观察、记录仿刺参在水槽中不同区域的分布。实验2:在微流水的循环水槽中央的大方槽中放50头大小均一的健康仿刺参幼参,水槽底部有1.5 cm高的空隙与两侧的6个小方槽相通。5个小方槽中上方分别放红、黄、绿、蓝、白色的节能灯,波长分别为639、587、548和435 nm,另一个小方槽中无光照作对照。在循环水槽上方加盖不透光的厚纸板,12 h光照+12 h黑暗,每隔3 h观察记录仿刺参在各小方槽中的数量,4 d为一个实验周期,重复8次。结果表明:在实验光照强度下,仿刺参均在距光源最远的Ⅳ区域中数目较多,其中40 W(光照强度为12~19 lx)时聚集的最多。仿刺参在红色光区的聚集数目明显高于其它光色区,其中红光与蓝光、白光差异极显著(P〈0.01),红光与黑暗对照差异显著(P〈0.05),白光与绿光差异显著(P〈0.05)。实验发现,红色光为仿刺参敏感的光色。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在日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15±3℃)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耗氧率、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3℃的周期性温度波动模式下,变温对刺参耗氧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变温过程中刺参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前24 h内变温组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恒温处理组(P<0.05),在48 h后其日耗氧率均值与恒温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排列顺序为24 h(0.022 5mgO2·g-1·h-1)>48 h(0.021 5 mgO2·g-1·h-1)>72 h(0.018 7 mgO2·g-1·h-1)>恒温组(0.018 1 mgO2·g-1·h-1)。变温处理下刺参的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其24 h~72 h日平均排氨率与恒温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中测得的刺参O∶N值在27.01~33.63,且变温对刺参的O∶N值有显著影响(P<0.05),其主要原因是变温处理对刺参的氧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分析发现,变温可以使刺参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比率增大,从而影响了刺参O∶N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观察了自然光、55W和26W3种光照条件下在试验水槽内六面锥型罩式水泥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未投入礁体模型情况下,试验鱼出现的密集区位于水槽左端区域,试验鱼在此区域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为61.60%(自然光)、81.61%(55W)和82.07%(26W),而试验鱼在空白礁区的出现率均低于5%;放人礁体模型后,鱼礁区试验鱼的出现率分别上升至37.60%(自然光)、23.56%(55W)和15.75%(26W),而原密集区试验鱼的平均出现率分别下降至23.47%(自然光)、71.61%(55W)和67.59%(26W)。统计数据显示,六面锥型罩式水泥人工鱼礁模型对花尾胡椒鲷具有显著的诱集作用,其诱集效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弱。  相似文献   

11.
人工鱼礁材料生物附着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人工鱼礁材料的生物附着效果试验表明,投放3·5个月后,试验材料附着生物种类有17科20种,优势种为网纹藤壶;投放20·5个月后,其附着生物有31科36种,优势种为翡翠贻贝。比较不同试验材料的生物附着效果,混凝土板、木板、铁板和塑料板的附着效果较好。同种材料,表面粗糙的混凝土板、涂有红丹防锈漆的木板、涂有绿漆的铁板和灰色塑料板的附着效果最好。由于大多数废旧渔船为铁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废旧渔船均适宜用作人工鱼礁建造材料。  相似文献   

12.
人工鱼礁投放误差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静  章守宇  沈天跃  沈蔚 《水产学报》2016,40(11):1790-1799
人工鱼礁建设海域的鱼礁实际分布状态与设计方案的鱼礁配置组合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差异,而如何从单位鱼礁和鱼礁群层面上评估鱼礁投放误差,是评价人工鱼礁投放质量乃至建设效果的基本前提。本实验选择港湾、岛礁、开阔等典型海域的人工鱼礁区,以重心位置、外围面积、重叠面积、单体数量以及平均间距为指标,在单位鱼礁的层面上,对实际投放的人工鱼礁进行误差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的误差整体上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某个鱼礁区指标的误差可能服从多种合理的拟合分布,不同投礁海域的同一个误差指标具有类似的分布规律,不同的误差指标拟合分布的情况也有可能相同。重心位置误差、重叠面积误差以及单体数量误差在不同区域极限误差相同,其标准化误差分布范围分别为[0,1]、[0,1]、[0,0.451],而其他误差要素在不同区域得到的极限误差略有差异,总体上,外围面积误差分布在[0,1]之间,礁体间距误差和总体误差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890]。通过对人工鱼礁投放误差规律及误差范围的分析,才能对投放误差进行等级划分,进一步为鱼礁投放评价标准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材料类型人工鱼礁建设的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成本和投放成本的调查,从经济学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不同造礁材料的人工鱼礁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和分析,进一步阐明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优越性,为人工鱼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同时对人工鱼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也作了简要的阐述。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鱼礁、石料鱼礁可以作为较好的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游钓型鱼礁的建礁材料;工程塑料鱼礁可以作为浮鱼礁的建礁材料;钢制鱼礁可以将其作为石块或混凝土等鱼礁的钢制框架或筋材,做成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以及游钓型鱼礁;旧轮胎鱼礁建议不要作为鱼礁材料使用;木竹制鱼礁不建议大规模选用为建礁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三横山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诱集效果初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汪振华  章守宇  王凯  赵静  许敏 《水产学报》2010,34(5):751-759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FM,以下同)的诱集效果,分别于2007年5、9月和2009年3、5、7月对上三横山人工鱼礁B区与泥底区进行了拖网本底和跟踪调查,并于2009年1-8月对下三横山人工鱼礁A区与鳗头山岩礁和泥底区进行了刺网调查。采用CPUE、Margalef种类丰富度d、经济种类数变化、Whilm多样性指数H′′等反映FM的资源状况。结果显示,(1)鱼礁A区和岩礁区在CPUE、种类丰富度、经济种和多样性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者各指标与泥底区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2)鱼礁B区,投礁后CPUE和经济种类数都明显高于投礁前也大于同期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礁区平均丰富度水平高出同期对照区31.1%(P<0.05);多样性水平相对投礁前和对照区都有一定提高,但尚无显著差异(0.05相似文献   

15.
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林军  章守宇 《海洋渔业》2006,28(3):257-262
从物理环境、鱼礁材料和礁体投放冲击力等角度介绍了人工鱼礁物理稳定性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物理环境与人工鱼礁的相互作用,并从物理环境、鱼礁结构和配置方案以及鱼礁材料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简要归纳。建议加强鱼礁的监测调查,加强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的结合,加快人工鱼礁建设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杨伟  林军  唐建江  杨冠林 《水产学报》2022,46(12):2366-2382
为在大尺度海洋模型中合理体现透水性人工鱼礁组合,基于海洋数值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模拟了大陈岛拟建人工鱼礁区的水动力情况,比较了阻滞力法、实心礁法和附加底摩擦法在投礁前后的垂向流速、礁顶平面流速、水体向上输运通量和背涡流体积的差异,并根据投礁前后的流速差异,应用经验公式预测了投礁一年后底床泥沙冲淤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礁体组合迎流面产生上升流,礁体背流面流速减小,涨急时刻所形成缓流区长度在礁体组合长度20倍以上,年底床淤积厚度约0.05 m。阻滞力法以减少来流的动态功率密度来模拟礁体对水流的阻滞作用,可有效合理地实现对透水性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模拟,避免了实心礁法在透水性鱼礁模拟中过高估计流场效应的问题,也没有附加底摩擦法只适用于低矮礁体的缺陷。阻滞力法可根据透水性礁体的造型、迎流面积、组合个数、布放方式和所处水层而设置各向和各水层的阻流参数,不仅适用于置底型透水性鱼礁,也适用于浮鱼礁。阻滞力法的建立、完善和应用对于今后的人工鱼礁水动力学和生态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理化环境、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3个层面,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基于2013~2015年山东长岛挡浪岛人工鱼礁区5个航次调查结果,对挡浪岛人工鱼礁区、辐射区和对照区的生态系统开展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及辐射区的生态系统为健康状态,对照区为亚健康状态。三者的生态健康指数为鱼礁区(0.783)>辐射区(0.646)>对照区(0.594)。与未投礁时相比,鱼礁区和辐射区的生态系统均脱离了亚健康状态且逐步提升,但对照区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且发展不稳定。健康评价研究表明,挡浪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比对照区更稳定,并带动辐射区提高了系统健康水平,表明挡浪岛人工鱼礁建设在生态环境修复和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30°、45°)条件下的阻力进行测定,并计算阻力系数.以水槽试验所测得的阻...  相似文献   

19.
《水生生物资源》2002,15(2):95-105
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 the suitability of different artificial ree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 terms of their efficacy in acquiring diverse faunal assemblages. We compared the fishes associated with 12 co-located reefs constructed of limestone quarry boulders, concrete-gravel aggregate, or concrete-tire aggregate (four of each substrate) in 7 m of water, 200 m offshore Miami Beach, Florida, USA. All 12 reefs were deployed 100 m apart the same day in two lines of six. The four quarry stone reefs consist of a pile of 50 boulders each. The remaining eight reefs, of concrete-gravel aggregate and concrete-tire aggregate, were each constructed with 25 1.5 m edge and 25 1.2 m edge tetrahedron modules. Every two months from October 1998 to February 2001, SCUBA divers recorded fish species, abundance, and length, as well as spiny lobster, Panulirus argus, abundance. 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species of fish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fish on each treatment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p<0.05)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summer months having the greatest numbers and winter the lowe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fish or spiny lobster abundance or fish biomass amongst the three reef types (p>0.05). Likewise,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of Bray-Curtis dissimilarity indices did not indicate clustering of fish assemblages by reef type. Comparison of pre-deployment fish counts from the reef sites and neighboring hard bottom and jetty with counts from the same sites two years post-deployment indicate the artificial reefs increased both fish abundance and richness in the local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