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大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今年初我省某地区发生了雏鸭大批死亡现象,经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其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2003年初,我省某鸭场与我所联系其单位出现雏鸭大批死亡现象,并送检雏鸭12只。被送检鸭的具体情况为:1周龄的2只,2周龄的2只,3周龄的2只,4周龄的2只,5周龄的2只,6周龄的2只。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日龄集中在1~6周龄,经解剖12例,并做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2流行特…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北京鸭和枫叶鸭的胫骨发育及矿物质含量的差异,本实验选择健康、体重均匀的1日龄北京鸭和枫叶鸭各140只,1~3周龄混合饲喂,4~6周龄个体单独饲喂.实验共6周,分别在2、3、4、5周龄,选北京鸭和枫叶鸭各8只称重屠宰,在6周龄选取4~6周龄耗料增重比前10、中10及末10的北京鸭和枫叶鸭各30只称重屠宰,测定胫骨特...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1~ 8周龄的鸭都易感,尤以 2~ 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 1周龄以内鸭极少有发病的。据调查,我县的肉鸭 (包括番鸭 )发病普遍,本病在感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 90%以上,死亡率高达 50%~ 80%,是当前我县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1预防试验 1 1试验鸭   在白溪和毛竹下等地选择有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的养鸭户,以群为单位,随机分组,每组 10只。 1 2试验药品   2.5%蒽诺沙星, 2%环丙沙星, 5%强力霉素, 20%氯霉素。 1 3试验方法 1 3 1方法…  相似文献   

4.
1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一般情况下,本病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雏鹅,尤以2~3周龄雏鸭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少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5.
(上接第10期第21页) 2.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鸭,1周龄内雏鸭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达80%左右,1~3周龄的死亡率在50%左右,鸡和鹅都/卜能自然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6.
朱琳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5):103-104
1流行特点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该病是危害养鸭业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施儒  张保华 《中国家禽》2004,26(8):34-34
2002年12月10日江苏省武进市湖塘镇某鸭场,以半旱半水方式饲养的康贝尔鸭相继发病。开始是4周龄的青年鸭(700只,1.4kg/只左右)出现死亡;2天后,2周龄小鸭(500只,0.5kg/只)也开始发病死亡,前后10天共发病630只.死亡246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2.5%和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原因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病原鸭肝炎病毒(DHV)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自然宿主是鸭,所以该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鸭,1周龄雏鸭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达80%左右,1~3周龄的死亡率在50%左右,鸡和鹅都不能自然感染发病.但在实验感染时,可引起鹅、珍珠鸡和野雏鸡的感染,并引起死亡,雏鸡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旧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5周龄以下的雏鸭均易感,成年鸭不易感。该病主要引起3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病,对1周龄的雏鸭来说,病死率可以达到90%以上,是毁灭性的伤害。现结合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病例,与大家探讨该病应该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供各位参考。1发病情况2018年7月末,高温持续已将近两周时间,某养鸭大户购买肉雏鸭2 000只进行饲养,购买  相似文献   

13.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两地间不少鸭场和农村散养鸭经常在 2~ 3周龄时发病 ,出现大量死亡现象。我们先后从这些发病和死亡鸭的肝、心血、脑等部位分离了 13株可疑细菌 ,并选择其中的两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证实由鸭疫里默氏杆菌Ⅰ型和Ⅱ型引起 ,而且该两型出现在某鸭场同一病鸭的体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病料来自重庆市荣昌、永川、大足、四川省富顺、安岳、隆昌等地鸭场 (户 )送诊的病、死 2~ 5周龄小鸭 5 0只。对送检病、死鸭只逐一剖检 ,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培养基TSA(Difco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5.
肉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发病,1~5周龄雏鸭发病率较高,5周龄以上的肉鸭很少发病。在鸭舍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环境污浊时,常会引起发病率升高。肉鸭生长速度较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但在污染群中的发病率很高,有时可达90%,死亡率5%~80%高低不等,一般为10%~20%。本病主要感染鸭,外来品种鸭常较本地品种鸭的易感性稍高,小鹅也可感染发病;其他如鸡、火鸡和野鸡虽有感染,但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1~7周龄雏鸭。1997年8月,该病在我市开始流行,到去年9月,先后在16个养鸭户发生18次,现已成为我市危害鸭的主要疫病之一。累计存栏鸭30960只,发病鸭11276只,病死鸭5704只...  相似文献   

18.
1 流行病学 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以2~4周龄的小鸭发病率较高,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秋、晚春多发.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多呈暴发性流行,鸭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达40%~70%,耐过鸭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9.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又名鸭疫综合征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雏鸭或中鸭多发. 1发病情况 2009年4月15日,驻马店水屯某肉鸭养殖户带来10多只4日龄的病死鸭.据其讲述,鸭舍由于温度低,空气质量差,大群雏鸭食欲差.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