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梨形狡蛛(Dolomedes chinensis Chamberlin)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若蛛在杂草丛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6月中旬发育至成蛛,7月中旬开始交尾,8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平均23.5d,若蛛期平均301d,成蛛期平均93.8d。雌雄性比为5:2。成蛛日均食国槐尺蛾幼虫(体长30mm)2.8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2.
机敏漏斗蛛(Aqelena difficilis),在山东省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的若蛛在林下杂草、枯枝落叶丛、石块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活动,若蛛经8龄,6月下旬发育至成蛛,7月上旬开始交配,8月上旬开始产卵,孵化若蛛,10月下旬开始越冬。卵期10.4天,成蛛期69天。雌雄比4:1,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海拔、农药、天敌、风雨等外界因子关系密切。封山育林,严禁放牧、烧荒,禁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茶色新园蛛(Neoscona theisi Walckenaer)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若蛛和亚成蛛在松针基部、翘皮下、杂草丛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蛰,5月下旬羽化成蛛,6月上旬交配产卵。卵期平均7.74天,若蛛平均345.3天,成蛛期平均61.7天。雌雄比为4:1。成蛛日均食小绿叶蝉4.5头,网捉量46.7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4.
纵条蝇狮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若蛛在树林、草丛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活动,若蛛经8龄,5月中旬开始发育至成蛛,6月上旬交配,6月中旬开始产卵,卵期平均12.24d,若蛛期305.8d,成蛛期85.4d。雌雄比为4:1。成蛛日食棉蚜7.11头,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海拔高度、农药、天敌等关系密切。封山育林、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温室希蛛生物学特性观察简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温室希蛛Achaearaneatepidariorum(球腹蛛科)是山东日照沿海松林和农田隙地常见的一种蜘蛛。该蛛结网扑食多种昆虫,是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保护和利用该蛛,笔者从1995—1997年在日照沿海松林中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该蛛在日照沿海松林中一年发生1代,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蛰,若蛛经7龄,5月下旬成蛛开始交尾,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下旬产卵结束,11月上旬开始以不同龄期的若蛛分别在落叶灌木丛和杂草中越冬。经饲养观察:温室希蛛生活历…  相似文献   

6.
绿色新园蛛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新园蛛Neo -SconaScylloides属园蛛科 ,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松林中普遍发生 ,是松林内拉网蛛为优势种 ,种群数量大 ,发生广泛 ,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保护和利用该蛛 ,笔者人 1997-2 0 0 0年对该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绿色新园蛛在鲁东南日照市沿海地区 1年发生1代 ,以不同龄的若蛛在松针基部或翘皮下越冬。翌年 5月上旬出蛰 ,6月上旬出蛰结束。幼蛛经 7龄 ,6月下旬羽化成蛛 ,7月上旬开始交尾 ,7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蛛 ,11月上旬开始越冬 (见表 1)。表 1 绿色…  相似文献   

7.
日本隐石蛛Titanoeca nipponica Yaginuma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在鲁东南沿海地区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的若蛛在乱石板下,落叶杂草丛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4月中旬发育至成蛛,开始交配。5月上旬开始产卵、孵化,10月中旬产卵孵化结束。卵期13(11~15)d,若蛛期326.2 d,成蛛期58.4 d。雌雄比为5∶1。成蛛日均食小绿叶蝉4.5头。  相似文献   

8.
黑猫跳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猫跳蛛CarrkotasPiehohiScbchkec(跳蛛科 )在山东松林内普遍发生 ,数量大 ,游猎捕食昆虫 ,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保护利用该蛛 ,笔者于 1996~ 1999年在日照市沿海地区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黑猫跳蛛在日照市沿海地区 1年发生 1代 ,越冬若蛛 4月上旬出蛰 ,幼蛛经 6龄 ,5月上旬发育至成蛛 ,5月中旬开始交尾 ,5月上旬开始产卵 ,6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蛛 ,10月下旬开始以各龄若蛛在树的翘皮下、松针基部、杂草丛、土石缝内越冬 (见表 1)。据室内饲养试验 ,黑猫跳蛛卵期平均18.9(…  相似文献   

9.
叶斑园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斑园蛛AraneasiaStrand(园蛛科 )在山东日照市沿海一带的松林中普遍发生 ,在有的林片中成为优势种 ,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笔者于 1997~ 1999年 ,对该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叶斑园蛛在日照沿海地区 1年发生 1代 ,以不同龄期的幼蛛在树的翘皮下、松针基部或杂草丛中越冬。翌年 3月下旬出蛰 ,幼蛛经 7龄 ,5月上旬羽化成蛛开始交尾 ,5月中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孵化幼蛛 ,11月上旬开始越冬。该蛛的生活历期与气温 ,食料密切相关 ,卵期平均 10 .4 (9.3~ 11.5)天 ,幼蛛期平均 351.2 (348…  相似文献   

10.
无患子小棉蚧Leptopulvinaria sapinda为我国2018年鉴定的新种,主要危害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有效控制该虫扩散,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无患子小棉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2代,以卵在树干粗皮缝隙、翘皮下等隐蔽处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主要危害期。6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7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第2代卵开始孵化,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2代主要危害期。9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9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开始羽化、交尾、产卵,随后越冬。  相似文献   

11.
临夏地区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色瓢虫在临夏地区1年发生4代,幼虫共4龄,越冬成虫4月上旬始见,成虫交尾时长为80~160min,交尾后3~5 d开始产卵,在(20±2)℃的室温下饲喂表明:越冬雌虫产卵量(133.40±33.78)粒/头,孵化率98.91%±1.49%;第1代发育历期:卵期(3.03±0.04)d,1龄幼虫(2.06±0.94)d,2龄幼虫(3.27±0.78)d,3龄幼虫(1.82±0.84)d,4龄幼虫(6.50±7.10)d,蛹期(6.80±0.84)d,成虫平均寿命为(19.67±10.34)d,全世代历期43.15 d。10月下旬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调查了昆明刺(虫脩)Cnipsomorpha kunmingensis Chen&Pan的分布及危害,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各虫态发育历期。该虫在云南省昆明市1 a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期3月下旬至9月下旬,成虫期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卵期9月至翌年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红眼玛弄蝶以幼虫在观赏竹上缀叶为虫苞,在苞在取食竹叶,幼虫5龄。在广东1a5代,越冬幼虫于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旬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从第1代起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各代成虫发生期从第1代起分别为4月底到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各代各虫态有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4.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长角巢蛾Xyrosaria lichneura在福建省泰宁县1 a发生5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雷公藤。10月中、下旬以蛹在寄主周围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入雷公藤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下叶的上表皮。幼虫4龄,1~4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2.93,3.24,4.52,5.33 d。7月第3代幼虫进入猖獗危害阶段。成虫产卵多在晚上进行,单雌产卵量约60粒。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附近。  相似文献   

16.
Casmara patrona is one of the main borer pests damaging Camellia oleifera in China. Few reports about this insect were published. The life histor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enemies of C. patrona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patrona had one generation in one year or two years, and overwintered as 3rd-5th instar larva in Zhejiang Province. About 88 percent of larvae began to pupate in early May, and the rest kept feeding till the next year. The adults could be observed from early June to early July, and the peak of emergence occurred in late June. The adults began to oviposit in late June and terminated in early July. The eggs started hatching in early July, and then the larvae bored into the branch to feed. The entrance holes of the larvae distributed predominately in the middle of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 of C. oleifera tree. The larva had five instars, and there were 10-50 days when the larva did not feed between consecutive instars.  相似文献   

17.
蒙链眼蝶生物学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链眼蝶是竹子上新发生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一年2代,以蛹越冬。成虫出现期为4月中旬到6月上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幼虫为害期为6月中旬到7月下旬、8月中旬到10月下旬。幼虫有5龄、6龄两个龄数。各代历期平均分别为34.9天、36.6天。幼虫一生平均食叶为296 cm~2。天敌为伞裙追寄蝇,野外平均寄生率38%。  相似文献   

18.
栎长颈卷叶象Paracycno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危害柞树嫩叶,在丹东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5月初出蜇,终见日出现在7月初。一个叶苞内产卵1粒,偶见2粒。卵期10~15 d,幼虫期11~16 d,蛹期3~5 d。第1代成虫出现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2代成虫始见于8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