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90年代以来,通过三优五防栽培技术的研制与推广,即通过优化品种结构,优化群体质量,优化农艺措施,综合防倒,防涝抗清,防寒抗冻,综防病虫草及综合治理盐害等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啤麦产量高而稳定,平均单产330.08kg/亩,CV仅6.84。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无公害白芦笋质量标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笋园建立;推广抗病良种;病虫综防;平衡施肥;强化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主持,淳安县农业局和绍兴县林业局共同参与完成的1998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茶叶优良品种及先进高效栽培技术”(编号980402),经过两年实施,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于2000年3月16日通过专家鉴定。 该项目首次将无性系良种苗繁育、茶园品种优化、茶树低位嫁接、双条凹沟深栽、茶园优化施肥、机械化采茶等多项技术结合起来大面积推广。1998-1999年,两年累计推广面积17.15万亩次,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1724万株,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2909万株,发…  相似文献   

4.
棉花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县植棉历史悠久,植棉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全县棉花稳定在9.3khm^2。从2003—2004年,大力实施棉花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扩行减株,科学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简化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了棉花高产高效,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加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力度,普及玉米综合利用技术,有力地支持了石门县马头羊等支柱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全县玉米产业的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了山区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湖区直播早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以汉寿为典型的湖区直播早稻生产中易出现的诸如品种选择不当、播种不精准、整田质量差、施肥不配套和草害严重等低产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推广良种、一播全苗、科学除草、促根防倒和机械化直播”的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12年开发粉锈宁烟雾防治橡胶白粉病结果和多年推广效果。此项目于1986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自1987年起于保亭所率先示范,推广烟防技术,至今保亭所烟防面积累计15.2万亩,12年平均效果82.7%,比同期硫磺粉效果73.6%高出9.1%,亩防治费2.484元,比硫磺粉4.622元减少2.138元,节资率为46.3%〈累计共创效益102.6433万元,且省工71.7%,共节约用工9000余个  相似文献   

8.
湘杂棉8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是2005年首批通过安全性评估和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具有高产的潜力,针对湘杂棉8号的特性,提出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施好五肥、精细整枝、科学调控、防台风、防涝、防病虫、防烂铃、及时采摘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湖北省杂交棉栽培技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的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0.
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防除蔗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杂草效果优良,综合防效达87.1%-97.5%,持效期达45~60天,与对照药阿灭净比较,两者防效相若,对甘蔗相对安全,适合用于蔗地除草,有推广前景,推荐剂量为300-400克/667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2年在连城县隔川乡隔川村进行的晚稻高产栽培技术(即旱育稀植与优化群体质量调控技术)优化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稀植结合优化群体质量调控技术与习惯栽培技术相比,667m^2增产50.0kg,效果显著。分析表明:旱秧秧苗素质高,白根多,小苗带土移栽后,无明显返青期,能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成穗多,有利于争取多穗高产;旱育稀植结合优化群体质量调控技术增产的原因主要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与习惯栽培技术相比,成穗率提高9.8%,有效穗增加2.97万/6676^m2,丛有效叶面积增加405.2cm^2,结实率提高2%。  相似文献   

12.
《花生学报》2009,38(2):34-34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花生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09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针对黄淮海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以及农药残留等影响花生质量和安全的主要问题,该项目完善以“合理运筹肥水”为核心内容的花生黄曲霉和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以“病虫害优化控制”为核心内容的花生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其中,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技术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农业生产主推技术。该项目近5年累计推广2026.6khm^2,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科技带头户1.3万人次,增效32.4亿元。  相似文献   

13.
<正> 从1989年以来,营口新生农场引进、推广了由营口市农业气象所和省稻作所联合研制的“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在于正确运用生育调控、产量预测等数学模型,通过田间早期数量预测,采取相应的调整、控制措施,达到预定的生育特征量和目标产量,为建立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型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最  相似文献   

14.
新陆中48号自2010年引进到博州植棉区试验示范种植以来,累计示范推广4120hm2,每公顷平均子棉产量为6570kg、皮棉产量为2759kg,高产棉田每公顷子棉达到6975kg、皮棉产量达到2929.5kg。通过生产实践与技术服务,总结出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林鸣 《福建热作科技》2003,28(4):35-35,34
引进优质甜椒“园丰4号”在福建省漳平市进行栽培技术与推广种植试验。试种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高产等特点,平均亩产400kg、产值3800元以上,2003年推广种植面积200多hm^2.本文着重从培育壮苗、合理定植、科学田管以及适时采收4个方面总结了“园丰4号”甜椒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尽管我县的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波动,但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大豆总产量维持相对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县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品种的增产潜力低,而在于生产条件较差.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在生产栽培中,只要品种选用适宜,栽培技术措施选用适当.大豆大面积平均产量可以达到3000千克/公顷或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过1986—1988三年的协作攻关,已摸索出“小麦—杂交中稻亩产吨粮”的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并在大面积上推广。全省三年累计,有效使用面积196.8万亩,单产提高118.86公斤,增产14.36%。其中,示范田48.06万亩,亩产超吨粮。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是:优化品种组合、合理调节收种时间、培育壮秧、适时调控群体、增强肥力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们把苎麻快速繁殖方法和高产栽培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相结合,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大大促进了苎麻生产发展和植麻水平的提高。1983年至1983年实行苎麻品种改良,芦竹青良种面积由19.2%增加到67.6%,平均单产提高30%左右;1989年开始引种推广湘苎2号、湘苎3号,亩平增产22.9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肥东县花生生产上存在的品种老、施肥少、重茬多、管理差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耕作制度和改平作为垄作,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全程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防技术,提倡合理密植、苗期清棵蹲苗及使用化学调控技术。正常年景可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套种豌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已成为西吉县的支柱产业,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4.86万hm^2,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8%,其中优质专用马铃薯3.4万hm^2。这样,在马铃薯的丰产栽培技术中面临着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轮作倒茬年限不够,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了迎茬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大面积推广马铃薯与豌豆等其它作物间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