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致病疫霉对苯酰胺类杀菌剂抗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该病造成的损失及用于防治的费用使晚疫病成为世界上耗资最大的病害之一〔1〕。 1995年 ,美国哥伦比亚盆地和俄勒冈州 ,因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损失及用于防治的费用高达 30 0 0万美元 ;1998年 ,通过改进栽培管理 ,其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有所降低 ,但仍达 2 2 30万美元 ,其中杀菌剂费用占去 1980万美元〔2〕。由此可见杀菌剂在晚疫病的防治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苯酰胺类杀菌剂 (PAFs)主要包括甲霜灵 (瑞毒霉 )、恶霜灵 (杀毒…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9,(4):37-37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我国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在多雨潮湿年份为害较重。本文选择了常见的9种杀菌剂组合,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药剂25%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85%以上,适合用于当地马铃薯生产中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荔枝产区,发生在果实采收前后,常引起大量落果和烂果,据报道天气潮湿年份,烂果率可达30%~50%。霜脲氰具有局部内吸作用,对霜霉目真菌,如疫霜属、霜霉属、单轴霉属有效,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能提高持效性,如与代森锰锌、铜制剂、灭菌丹或其它保护性杀菌剂混用,在低剂量下可有效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  相似文献   

6.
55 %霜尽WP(可湿性粉剂,下同)主要成分为烯酰吗啉.烯酰吗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性杀菌剂,对卵菌纲的霜霉、疫霉属的真菌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从而使菌体死亡.该药内吸性很强,叶面及根部施药都可被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烯酰吗啉因与现有的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它们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所以烯酰吗啉对现用防治霜霉病药剂霜脲锰锌类、霜霉威类、甲霜灵类、乙膦铝类产生抗性的病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2001年初笔者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6种药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由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得最早、最详尽,所以至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是最多的。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最好是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褐斑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防治苹果疫腐病的有效杀菌剂。【方法】采用先施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施药的方法,在室内离体‘富士’苹果果实上测试了13种杀菌剂保护果实免受疫腐病菌侵染的保护效果和抑制病菌在果实内生长扩展的内吸治疗效果。【结果】所测试的13种杀菌剂都能有效保护果实防止疫腐病菌侵染,保护效果达100%;其中,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烯酰吗啉、氰霜唑、吡唑醚菌酯、双炔酰菌胺和霜脲·锰锌7种杀菌剂的保护效果可维持10 d以上,其余6种药剂的保护效果可维持5 d以上;当疫腐病菌侵入果实后,13种杀菌剂都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扩展,防止果实发病,没有内吸治疗效果。【结论】所测试的13种杀菌剂在病菌侵染之前喷施都能有效阻止病菌侵染,持效期不短于5 d,在病菌侵染之后施用则都不能有效抑制病菌扩展致病。  相似文献   

9.
蘑菇主要会感染由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 fungicola)引起的干泡病、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以及菌寄生属(Hypomyces)引起的软腐病。轮枝霉在所有产菇国均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在缺少防治手段的菇场,通常减产10~20%,有时甚至减产30%以上。病害的防治 1969年采用苯并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以后,菇农获得了控制真菌病害的有效手段,但轮枝霉很快就对这类杀菌剂  相似文献   

10.
由疫霉菌引起的苗疫、褐腐病是柑桔苗期和结果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柠檬褐腐病病原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与双炔酰菌胺的抑菌作用强,EC50值分别为0.000 6、0.011 6 mg/L;烯酰吗...  相似文献   

11.
李明远 《蔬菜》2023,(6):82-83
<正>可引起茄子死秧的原因有多种,一般分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2类,生理原因包括:冷害、水害、药害、肥害等;病理原因比较常见的是疫霉属和镰孢霉属真菌引起的病害。由于这2类真菌病害防治用药不同,首先需要认清是哪类病原引起的。这里准备用笔者的一次诊断茄子死秧的经历,说明如何区别这2类病害,再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药性发展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自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分离得到的85株灰葡萄孢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N-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苯胺基嘧啶类(嘧霉胺)、酰胺类(啶酰菌胺)以及苯并吡咯类(咯菌腈)等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的灰葡萄孢菌对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防治灰霉病的常用杀菌剂嘧霉胺、啶酰菌胺以及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药性发展迅速。灰葡萄孢菌对传统杀菌剂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水平较高,总抗性频数分别为72.94%、51.76%、69.41%;多菌灵-乙霉威双抗频数为51.76%,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三抗频数为34.12%。灰葡萄孢菌对目前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嘧霉胺及啶酰菌胺也已经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频数分别为64.71%和65.88%。而对于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性频数为36.47%。共发现了40种多重抗药性的类型,且有32种多抗类型未曾报道;1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敏感,抗性频数为1.18%;5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抗性,抗性频数为5.88%。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单一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建议多种药剂配合使用以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吉林蔬菜》2014,(1):10-10
马铃薯晚疫病是指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4.
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检测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指导生产上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方法】从甘肃、山东、北京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集葡萄灰霉病样分离纯化得到109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单孢系菌株,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测定了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和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结果】结果表明,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菌株率分别达到了83.5%、14.7%和17.4%;抗药性类型有BenRDicSNPCS、BenRDicRNPCS、BenRDicRNPCR和BenSDicSNPCR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68.8%、13.8%、0.9%和16.5%。【结论】我国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普遍存在抗药性问题,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较为严重,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一些替代的新型杀菌剂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5.
黄瓜枯萎病、疫病是黄瓜生产上两大毁灭性病害,由于轮作条件的限制,致使病害逐年加重,引起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给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试验选用农药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对黄瓜尖镰孢菌、疫霉病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以期为指导田间药剂防治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真菌侵染引起,为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严重时常造成田间大片枯死.目前,生产上普遍长期采用霜脲·锰锌、杀毒矾等防治,使用频繁,使该菌产生耐药性,为寻求防治辣椒疫病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笔者于2005年6~7月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柑桔果实贮藏期新的有效的杀菌剂及其组合,1983年以来,我们选用伊迈唑、特克多、咪唑霉等杀菌剂对雪柑、福桔贮期的防腐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伊迈唑的防腐效果居首位,特克多、咪唑霉、克菌丹、霜疫灵都有较好的防腐效果。而霜疫灵加克菌丹、霜疫灵加特克多的组合防腐剂,试验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霜霉威盐酸盐的商品名称叫普力克、扑霉特、灭菌灵等,属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内吸传导作用,能防治由腐霉菌和疫霉引起的土传病害,以及由霜霉菌引起的叶部病害。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在播种前用普力克66.5%水剂  相似文献   

19.
生物菌剂防治荔枝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蒋跃明  陈芳 《果树科学》1997,14(3):185-186
荔枝采用后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和多抗霉素处理,可有效地防治由荔枝霜疫霉侵染所引起的贮藏病害。在试验范围内,防治效果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针对蔬菜苗期猝倒病的发病症状和规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2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