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广西种子生产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广西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涉及范围之广,受灾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给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广西种业因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受损严重:一是广西种子企业“早(造)制(种)晚(造)用”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在广西境内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95%,共1305hm^2:在海南省临高县的制种基地受损面积达35%,共640hm^2。  相似文献   

2.
刘桂芝 《中国种业》2023,(11):29-33
阐述了 2018-2021 年北京市密云区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情况;分析了 2017-2021 年全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现状和种子市场情况;陈述了 2003 年以来密云地区种子市场监管情况。初步认为密云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存在以下风险:全区制种规模正在逐年减小,不利于本地区育种科研力量长足发展,不利于制种基地经济发展;种子质量控制能力不足,影响全区种业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保证密云地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构建良好的种子生产经营体系,保证农业生产用种数量安全;提高种子质量常规检测、健康检测和活力检测能力,保证本辖区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袁双孝 《种子科技》2011,29(5):34-35
杂交水稻制种田间检验是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在田间对品种真实性进行验证,对品种纯度进行评估,以此判断种子生产田生产的种子是否符合种子质量要求,报废不合格种子,防止低纯度的种子对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种业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种子是粮食生产之本,种子的足量供应和质量保证,对于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种子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种子市场发展不稳定,种子数量和品种结构得不到有效控制,种子供需出现年度间大起大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5.
四川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但是.随着近几年杂交稻种子数量供大于求.制种比较效益的逐年减少.制种基地面积迅速下降.传统水稻制种优势受到新的挑战.我省制种基地发展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实现粮食"十一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在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存在危险与隐忧。因此,  相似文献   

7.
陈连生 《种子世界》2014,(12):10-11
<正>基础种子对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基础种子能提高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基础种子的纯度主要受育种家种子遗传性状、株行、株系种繁育程序以及基础种子管理措施的影响。随着种业市场的不断放开,影响基础种子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基础种子是生产高质量良种的源头。基础种子纯度越高,表现型就越趋于一致,生产出来的原种质量就越好,产量就越高。而基础种子纯度除决定于制种技术以外,主要受源头种子—育种家种子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子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杂交水稻制种田是水稻种子的生产车间,加强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抓好产前检验、产中检验和产后检验是保障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南  林青松 《种子》1995,(2):46-46
1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对沪州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沪州杂交水稻制种单产一直较低,种子长期不能自给,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获取制种高产的可行性进行探讨。1沪州杂交水稻制种低产的主  相似文献   

10.
刘付仁 《种子科技》2010,28(1):20-21
我国是世界稻谷生产第一大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近年来,种子市场开放,进入我县制种的种子公司急剧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因而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有效预防水稻病虫害伴随种子的传播蔓延,确保用种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加强无检疫对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制种农户产种不交种或少交种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由于它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计划管理和经营管理,往往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结合犍为县情况对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谈谈粗浅的看法。一、产种不交种的成因 1.制种单产低。我县杂交水稻常年制种亩产150公斤左右,比高产县每亩平均低50公斤;杂交玉米常年制种亩产100公斤左右,比省内高产县每亩平均低80~100公  相似文献   

12.
王秋 《种子科技》2016,(2):38-40
东北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但由于受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秋季早霜、生产期间气候异常等不利条件影响,导致玉米种子品种单一、产量低、效益差,生产的种子成熟度不好,后期脱水困难,发芽率达不到生产用种标准。玉米制种促早熟技术的集成应用,可提高玉米种子生产水平,扩大生产品种范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  相似文献   

13.
常宏 《种子世界》2013,(2):13-16
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良种供应的重要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的重任。2011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逐步启动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玉林市水稻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 《种子科技》2010,28(11):21-22
<正>玉林市作为广西第一农业大市,既是广西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市,也是广西水稻制种面积最大、生产种子最多的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玉林市水稻种子经营推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有力地推进了玉林市良种覆盖率的提高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对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尹设飞  雷云娟 《种子科技》2010,28(11):26-27
<正>浙江省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于国家生态示范区,是浙江省主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制种规模在1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3/5。2007年,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种子体制改革,我县种子公司脱离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管理站如何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源头安全?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自2001年以来,随着种子生产、经营的完全市场化,使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杂交水稻制种滑落到了最低谷,长此下去,必将危及到水稻大田生产用种安全.因此,扭转当前杂交水稻制种颓势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论种子保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我国杂交水稻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领域均处于世界前列.但近年杂交水稻的发展明显受生产瓶颈因素制约,制种风险增大.比较效益过低.导致基地面积缩减。建立种子保险制度.将单个企业的风险化解为行业风险,缓解因现有技术、工具条件不足而影响杂交稻推广的矛盾。建立种子保险制度,要明确参保对象、涉保范围、险别、责任界定。保费由政府、企业和用种农户按合理比例承担。政府要引导.并建立相应扶持基金,从种子源头——生产环节加强控制.切实推进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孙瑞建 《中国种业》2014,(12):16-20
分析归纳了制种区域常见不同灾害性气候对杂交水稻制种不同生育时期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防范措施,以期在以后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最大限度预防或规避灾害性气候对杂交水稻制种的影响,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实现遇灾稳产止损、保质增效的目标,构建和谐稳定的制种基地环境,确保粮食生产供种安全,推动种子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种子检验与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宗桃 《种子》2006,25(5):108-108,110
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三农的载体之一,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内因。玉米作为我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总量。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能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杂种优势而获得高产。加强对制种基地的管理,增强制种农户的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等措施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而在整个制种过程中抓好田间检验则是重要手段,种子成熟后,搞好室内检验是另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绥宁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后,绥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强种、惠企、富民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绥宁县基地优势,激发农民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打造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种子产业逐步朝着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种业迈进,对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发挥更大作用。1强化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制种产业1.1规划引领基地发展由于绥宁具有独特的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