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信阳五月鲜桃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以2年生信阳五月鲜桃幼树为试材,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5个水分梯度下信阳五月鲜桃叶片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74.9%时,信阳五月鲜桃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2.5%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的限制引起的。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7%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变化趋势,但依然低于高水分状态下的光合蒸腾值。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4.1%时,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因素转为非气孔限制因素。信阳五月鲜桃最适的光合作用和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4.9%左右。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18个主要造林树种(盆栽模拟试验)主要光合参数、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效率(Pn/Ci),同时进行了不同树种之间相应参数值的比较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灌木中紫丁香、锦鸡儿、山杏为WUE较高、蒸腾速率(Tr)较低,相对为节水、抗旱树种,大果沙棘与枸杞为WUE较低、Tr较高,为相对耗水较大树种;阔叶乔木中DN113杨、青山杨属较高Tr、较高Pn、较高WUE的树种,小黑2000、109柳属于较低Tr、较低Pn、较低WUE的树种,银中杨、349柳属较低Tr、较高Pn、较高WUE树种,中黑防、山新杨属于较高Tr、较低Pr、较低WUE树种;针叶树中红皮云杉属较高Pn、较低Tr、较高WUE的树种,长白落叶松属于较低Pn、较低Tr、较低WUE的树种,而樟子松、长白松相对属较高Tr、较高WUE的树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UE与Pn、Ci、Pn/Ci相关性显著,与Tr、Cond相关性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n与各测定参数之间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性水平,Tr与Cond及Pn/Ci相关性显著,与Ci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些树种在生产中的适应性及现实表现状况的生理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鸢尾属观赏地被植物在亚热带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了适合亚热带地区的10种鸢尾属观赏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与景观效果,结果表明,在中国亚热带地区,鸢尾属种类可划分为冬春功能群和夏季功能群两大类,其中鸢尾、蝴蝶花和德国鸢尾适合春季观赏,其余种类适合在春夏观赏;在春季,溪荪的光合速率最高,德国鸢尾和黄菖蒲次之,蓝蝴蝶花和白蝴蝶花最低;蒸腾速率的顺序也为溪荪最高,蓝蝴蝶花和白蝴蝶花最低;德国鸢尾由于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相对较低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花菖蒲则因相对较高的蒸腾速率和相对较低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分析阿克苏市3种园林灌木榆叶梅、红瑞木、紫穗槐蒸腾速率日变化、月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大气水势、气孔导度、叶温下蒸汽压亏缺对蒸腾速率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3种灌木蒸腾速率的大小为榆叶梅>红瑞木>紫穗槐,这与自由水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蒸腾速率的月变化为7月最高,5月和9月较低。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表现为早晨低、中午高、下午降低、傍晚又升高的特点,在生长季节,月变化为5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在影响蒸腾速率的各因子中,与之相关性最大的为光照强度,相关系数达到0.96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3个模型都只含有光照强度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段优势灌木种柠条、沙柳和油蒿的光合特性及生境气象环境因子进行测定,比较了灌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总含量等指标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净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生长季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生长盛期显著大于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6.
十种杨树苗木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9—1980年分别在温室和苗圃条件下测定了十种杨树苗木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估算了各个品种的蒸腾耗水量。根据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比值评定了各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此外,还测定了叶片的保水力、气孔数目以及气孔活动与水分逆境的关系。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果,按各品种耐旱与喜水程度的排列次序将十种杨树划分为五个组,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给兔眼蓝莓品种筛选提供参考,选取‘粉蓝’、‘梯芙蓝’、‘灿烂’、‘芭尔德温’4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对其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芭尔德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梯芙蓝’最低。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5—7月较高,11月最低;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11月最高,5—7月较低。‘芭尔德温’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灿烂’最低;‘灿烂’的平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大;‘粉蓝’和‘芭尔德温’的平均蒸腾速率低于‘梯芙蓝’和‘灿烂’;‘粉蓝’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芭尔德温’,‘梯芙蓝’最低。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综上,4个品种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在不同季节其规律性特征不一致。‘芭尔德温’的净光合速率受季节影响较小,且有较大生长量;‘粉蓝’和‘芭尔德温’具有较好的节水性和耐旱性,并且在同化作用下积累干物质能力比‘梯芙蓝’和‘灿烂’强;兔眼蓝莓在5—7月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兔眼蓝莓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朝阳地区8个枣树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气体交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枣树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光合速率最大值依次为金丝王枣金丝王蜜枣金丝蜜枣冬枣三星枣大平顶枣山西枣树大铃铛枣;蒸腾速率最大值依次为金丝蜜枣金丝王枣金丝王蜜枣大铃铛枣冬枣=山西枣树三星枣大平顶枣;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值依次为金丝王枣金丝王蜜枣金丝蜜枣三星枣山西枣树冬枣大平顶枣大铃铛枣。金丝王枣、金丝王蜜枣和金丝蜜枣3个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更适合朝阳等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是枣树水分利用效率最直接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陇南地区油橄榄品种间光合能力的差异,采用低光强下的斜率法对甘肃油橄榄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光合-光响应的测定,根据光合生理参数对各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除城固32、九峰6号外,其它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拟合较成功。阿斯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但是在水分和光照都很充足的条件才能高产;莱星和九峰6号光能利用效率也较高,对光照要求中等,但是对水分的需要量可能会较大;配多灵表观量子效率较高,但呼吸量也很大;科拉蒂最大的特点是低光合补偿点,低呼吸速率,而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皮削利品种属于低表观量子效率且呼吸速率最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玫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以凉城县岱海林场人工栽植的玫瑰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玫瑰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分析了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PAR是影响玫瑰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玫瑰光合参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光强400~600μmol·m-2·s-1,CO_2浓度是影响玫瑰光合参数的重要环境因子。CO_2浓度为600μmol·CO_2·mol-1时,可大幅提高玫瑰生长。玫瑰表现出较高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生理特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相似文献   

12.
在半干旱地区的盐池县,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汤柴盆栽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m)、蒸腾速率(Tr)、水分利剧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下3种灌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3种灌木在沙区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表明:柽柳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6%、小叶锦鸡儿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4%、杨柴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5.0%;Tr最高时3种灌木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是:14.3%、15.1%、17.2%;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11.0%和9.9%;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分别为7.2%~10.1%、6.2%~11.0%和7.3%~9.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内的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盐肤木(Rhus chinensi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等3种生态恢复先锋灌木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性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海桐、盐肤木及木蓝的光饱和点在1 000~1 200μmol.m-2.s-1,光补偿点均低于30μmol.m-2.s-1,各物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均在0.05~0.06间,表明3种灌木均为喜阳植物,对弱光利用能力均比较强。在光强为1 000μmol.m-2.s-1的光照条件下,3种灌木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较强的净光合能力;海桐和木蓝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盐肤木,但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盐肤木。  相似文献   

14.
以乌桕优株1年生子代幼苗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及光合指标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株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均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中6号乌桕为中光合速率、低耗水、高水分利用型;12号为低光合速率、低耗水、低水分利用型;13号为中光合速率、中耗水、低水分利用型;21和23号为高光合速率、高耗水、低...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区乔灌木叶水分利用效率及与水力学特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区植被演替过程中的7种典型乔灌木(乔木:山杨、油松、辽东栎;灌木:山桃、荆条、黄刺玫和狼牙刺)和人工种植种刺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水力学特性(比导水率Ks、比叶导水率Kl、Huber值HV、导水率损失50%所对应的木质部负压P50、木材密度WD)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灌木的WUE明显高于4种乔木。4种乔木中,以刺槐的WUE为最高,演替早期种山杨的WUE高于演替后期种油松和辽东栎。2)4种乔木的平均Ks明显高于4种灌木,但HV明显低于4种灌木,其Kl与灌木相比差异不大。演替早期种山杨的Ks和Kl明显高于演替后期种油松和辽东栎,但木材密度则小于后两者。山杨的P50高于油松而低于辽东栎和刺槐。人工种植种刺槐具有低Ks和Kl,且对木质部栓塞的抵抗能力弱。3)叶片的长期WUE和水力学特性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表明演替过程中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可能主要受水力学特性以外的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雌雄异株山鸡椒为研究材料,分析雌雄植株在生殖生长过程中水分及氮素利用策略的性别特异性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雌雄异株植物资源分配动态变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雌雄植株在开花后105~165天共5个时期叶片养分含量(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稳定氮同位素组成(δ15N),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雌雄株叶片δ13C平均值分别为-29. 38‰和-28. 08‰。性别和发育时期对雌雄株叶片δ13C值影响均显著,5个时期雌株δ13C值均显著低于雄株;且随发育进程雌雄植株δ13C值均不断下降。2)雌雄株叶片δ15N平均值分别为1. 90‰和2. 95‰。性别和发育时期对雌雄株叶片δ15N值均有极显著影响,开花后105~150天(即雌株果实中精油及柠檬醛含量快速积累期)雌株δ15N值显著低于雄株;随着发育进程,雌雄株叶片δ15N值均表现出双峰变化趋势,双峰出现在开花后105天和135天,雌株叶片δ15N在开花后120天达到最低值,雄株叶片在开花后165天时达到最低值。3)雌雄株叶片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 44%和49. 28%。开花后105天和120天,雌株叶片C含量高于雄株叶片C含量,开花后135~165天(果实精油快速积累期到稳定期),雌株叶片C含量低于雄株。雄株叶片C含量随发育进程显著升高,而雌株叶片C含量在不同时期无显著差异。4)雌雄株叶片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 71%和1. 51%。性别对N含量影响显著,雄株叶片N含量均低于雌株(除开花后135天)。5)雌雄株叶片C/N平均值分别为29. 15和33. 72。性别对叶片碳氮比影响显著,雌株C/N值在不同发育时期均小于雄株,但发育时期对其无显著影响;随着发育时期推进,雄株C/N值下降程度高于雌株。6)雌雄植株叶片δ13C与N含量以及δ13C与δ15N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山鸡椒雌雄植株在养分含量、水分及氮素利用策略存在差异,且在开花后105~165天表现出动态变化规律。雌株水分利用效率低于雄株,从果实精油及柠檬醛含量快速积累期到稳定期,雌株水分利用效率不断下降;雌株氮利用低于雄株,且随着植株发育,雌雄株叶片氮素利用效率均表现出双峰变化趋势;雄株叶片氮含量低于雌株,分配更多的氮素至花芽以保证花粉形成;果实精油快速积累期到稳定期,雌株叶片碳含量低于雄株,为果实及种子的形成提供更多的碳元素。  相似文献   

17.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对特大洪水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武汉市遭受百年特大洪水 ,堤防外园林植物受洪水 30~ 10 0天不同程度的浸泡。为摸清园林植物的耐水性 ,在灾后对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等做了大面积普查。掌握了武汉一批耐水性很强的园林植物 ,为今后应用耐涝植物美化堤防和造园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