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漆树是漆树科漆树属的落叶大乔木,喜欢生长在温暖润湿的地区,大约分布在东径91°—127°,北纬21°—42°之间.南京地区位于东径118°48′,北纬32°05′,在长江中下游,属温暖带地区,适宜漆树的生长.但本省过去引种漆树较少,生漆历来依靠外省调入,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为缓和这一矛盾,省土产公司于1975年从湖北引进漆树种子,分别在本省南京、东台、南通、淮阴等地进行多点试验.目前保存下来且生长较好的仅有南京地区的江宁陶吴龙山和省林科所二地.省林科所漆树业已于1982年首次开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报道的就是南京地区的漆树引种及其生长状况,现初报如下:一、种苗来源及栽培情况试验的漆树种子系从湖北的利川、咸  相似文献   

2.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桕籽含有固体桕脂(皮油)和液体梓油(青油),其出油率高达40%以上,桕脂、桕油广泛用于肥皂、化工、油漆、食品和国防工业。 乌桕是喜暖的亚热带树种,其自然分布区的地理位置约为北纬18°31′—34°40′。东经98°30′—121°40′之间。我场位于淮北平原,地理位置约当北纬33°15′,东经118°12′属于乌桕自然分布区的北界,全场约有2,000余株散生野桕,其中马楼村徐台生产队有一株1932年栽种的乌桕,胸径35厘米,树高10余米,年产桕籽25—30公斤,但江苏野桕种子小,蜡皮薄,含油低,其品种类型:以小粒型鸡爪桕为主,也有少量短穗型葡萄桕。 我场从1978年起开始进行乌桕良种栽培试验,先后从浙江引进45个乌桕良种,其中  相似文献   

3.
乌桕是用途广泛的一种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自然分布在北纬18°31′—34°40′,东径98°30’—121°40′之间,而以中亚热带河谷低山丘陵地区最多.本文根据黔江两河公社调查材料,试从乌桕不同品种类型,主要立地因子与含油量的关系,探索乌桕生长发育的最佳立地条件,从而为在河谷、低山丘陵地带因地制宜选择造林地.  相似文献   

4.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属大戟科落叶乔木。乌桕的栽培利用,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七十年代中期,我区开始将乌桕生产列入重点项目来抓,并从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引进良种进行推广栽培。短短的几年里,从南至北,从丘陵到山地、四旁都有较大的发展,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根据近十多年来乌桕引种推广栽培试验及主要产区栽培利用的研究结果证明,乌桕具有很多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引种     
中阿友谊树——油橄榄,在我国南方引种成功,并普遍开花结果。如能北移黄河流域栽培,对于发展友谊树,扩大木本油料资源有着一定意义。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伟大教导,在洛阳地区作了一些引种工作,只栽植七个品种(米德礼、爱尔巴桑、贝拉特、尼尔118、番桃、长林),成活221株。引种试验地,位于北纬34°7′,东经112°36′,年平均气温14.5℃,一月平均气温0.2℃,历年绝对最低气温-11.3℃,极端最  相似文献   

6.
灌状丰花月季在长春地区的越冬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由于长春地区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月季很难越冬。为了市场的需求和园林绿化的需要,我所在2001年引种灌状丰花月季的抗寒品种(以下简称抗寒月季),经过4年的引种驯化,并进行栽培试验,现已适应本地区的生存环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已大量推广栽培。1长春地区自然概况长春地区处于东经125°25′,北纬43°25′,海拔218.17m,土壤pH近中性,北温大陆季风气候,平均温度4℃ ̄5℃,极限温度为-39℃,近4年的最低温度为-30℃。2抗寒月季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抗寒月季是半常绿灌木,高约40cm,枝有皮刺,羽状复叶,小叶3 ̄5枚,叶为椭圆形;花为粉红…  相似文献   

7.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我省的核桃树分布范围广,产量也较高,但结实较迟,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才开始挂果,而且品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于一九六四年秋开始进行新疆核桃的引种工作,现将引种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引种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蒲县山中公社自家庄大队,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6°25′,东径110°54′,海拔1130米,属寒温干燥气候区,冬季寒冷、干旱,夏季较热,雨水多集中在七、八月间,常有春旱秋涝现象。从引种地与原产地气象因子比较看(表一),新疆核桃对于该地气候条件是基本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期结果表明,本省引种的南方低纬度种源,多数生长优于当地对照,增产趋势极为明显,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为了给选种调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合理划定其调拨范围,确保引种成功,为此,我们对本省引种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各杉木种源寒害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防寒措施作了初步探讨.试材和方法供试种源来源于中国林科院近年来先后组织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分布区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观测点设在苏南宁镇丘陵地区的南京、句容,以及苏北盱眙台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2°08′—33°02′,东经118°50′—119°10′.两次种源试验分别于1977、1980年育苗,1978、1981年1月开始观测,至1984年.观测方法,每年1月中旬当寒流袭击、气温骤降,出现极端低温冷冻时,在气温回升后进行寒害观察.苗期寒害分为:0(无明显冻害)、Ⅰ(侧梢受冻)、Ⅱ(顶梢或顶、侧梢均受冻)3级.幼林期寒害按幼树冠顶部当年生1—3盘侧梢和顶梢受冻情况分  相似文献   

9.
广西林科所自1956年建所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引种乔灌木1115种树种,早期引种的已有二十多年的树龄,目前结实的乔木有200多种,并有不少种类能自然下种繁殖,为掌握自然下种繁殖与一些环境条件的关系,我们于1982年9月对树木园内引种的乔木进行了一次自然下种繁殖调查。一、调查地点的自然概况调查地点位于南宁市北郊12—14公里之间,北纬22°56′,东经108°21′,属于南亚  相似文献   

10.
乌桕在我国分布于北纬18°31′——36°00′,东经99°00′——121°40′之间,尤以长江流域诸省为中心分布区域。我区是乌桕的中心分布区,常年产量4361吨,最高年(1956年)7632吨均占全省的50%以上,农民每年卖桕籽收入约300万元。在我区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于乌桕生长,较集中地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农耕地及五旁四坎,群众栽培乌桕的历史悠久,在  相似文献   

11.
西藏柏木(CuPressus torulosa Don),又名喜马拉雅柏,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属柏科柏木属.1977年我圃引入少量种子育苗,1979定植培育,1984年9月测查树高已达5.48米,胸径达10.8厘米.为了进一步摸索西藏柏木在我地区的表现情况,1983年又从西藏引进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现将情况简述如下.引种地的自然条件引种地位于北纬32°11′,东经119°28′,地处宁镇丘陵东端.土壤为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死黄土,PH4.9,有机质含量1.85%,速效磷含量21.6PPm;表土层厚度12厘米,土壤溶重1.24克/厘米~3,地下水位1米以下.据丹徒县气象站资料:1983年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7.8℃,最低气温-7.7℃;年降雨量1016.1毫米(?)年蒸发量1279.7毫米;晚霜期3月9日,初霜期11月13日,无霜期249天.  相似文献   

12.
更正说明     
<正>本刊2015年第1期"欧洲云杉引种试验研究"一文中,第1页第1自然段中的"在中国林科院的指导下引进欧洲云杉德国种源(东经50°00′,北纬10°00′)"更正为"在中国林科院的指导下引进欧洲云杉德国维尔茨堡种源(西经49°47′,北纬9°57′),第2页表1不同试验点立地条件统计表中的表头"经度、纬度"标注错误,现更正为第4列为"纬度",第5列为"经度"。特此致歉。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下旬,日本人民赠给我国人民一批三年生的日本唐松(又称日本落叶松)一千株,中央给辽宁三百株,其中有256株省革委会责成我处把它栽好。因为它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象征,为此,我们把它栽植在沈阳北陵公园内,称为日本唐松园(已开放)。几年来,我们对这批友谊之树——日本唐松,不论在栽植前的运输、假植,还是在栽后的抚育管理上均采取了科学的技术措施。因此,唐松的成活率为96.2%,生育健壮,枝叶茂密,树型丰满,现已郁闭成林,保存率达百分之百。现将其生长情况初报如下:日本唐松:Larix kaempferi Sargent.为日本原产,其天然分布区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1′,海拔500—1100米。我国早期就已有引种,南到江西庐山(北纬29°35′,东经115°55′),北到黑龙江林口县青山林场(北纬45°15′,东经130°50′),在辽宁各地引种栽培的尤多。总的看来,生长的比较好。日本唐松是浅根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一般在年平均温度2.5—12℃、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的气候条件下均可生长。但由于光周期及低温的交互作用,1—5年生  相似文献   

14.
供试地位于北纬28°44′46″,东经108°41′,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四川省生产乌桕的酉阳县铜西乡,年平均温度16.2℃,活动积温53.12,有效积温26.74℃,常年降雨量1300毫米,土壤系红色砂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土壤PH值6.2。  相似文献   

15.
这项试验是“云南热区造林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的一个部分。1973年我国南方12省区组织协作进行优良速生珍贵树种调查研究,云南省林科院成立课题组在全省热区开展调查,历时9年,筛选出91个树种。1977年开始作栽培试验,至今已有14年。本文仅就其中一些栽培年限较长的27个主要用材树种进行总结。一、试验地概况栽培试验在普文林场进行。其位于西双版纳州北部,东经101°6′,北纬22°25′,海拔800—1354米。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在气候区划上恰处于北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交界线上。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6.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天然分布于日本岛富士山区(北纬33°20′~38°18′,东经136°45′~140°30′)。欧洲许多国家从19世纪中期开始引种造林。苏联自19世纪末开始引种。美国现在也重视了日本落叶松的引种工作。我国引种日本落叶松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北至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西南至四川高山地区,西北至新疆伊犁都有引种。东部大面积人工林分布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境内。我省于1906年前后由日本引种于费县塔山林场,现存植株最大年龄为73年生。而大量引种日本落叶松是在建国以后。目前,从胶东半岛到鲁中南山地都有引种。主要  相似文献   

17.
黄连木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总结黄连木育苗技术,促进苗木快繁,我们于2012年在沂水县国有龙山苗圃进行了容器育苗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1试验地自然概况沂水县国有龙山苗圃位于沂蒙山区北部,北纬35°36′36°13′,东经118°13′36°13′,东经118°13′119°03′,属鲁中南低山丘陵、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8.
南酸枣在信阳经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播种育苗获得成功,其1年生苗木生长超过香椿、乌桕、女贞。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引种乌桕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市引种乌桕生长调查杨锦(日照港务局)乌桕SapiumSebiferum(Linn)Roxb.在我国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重要的绿化树种。山东省中南部山区、胶东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引种栽培。日照市现有1株树龄35年的乌柏和30...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是我国引种成功的国外松树之一,但有关土壤物理性状对火炬松生长影响的报道却较少.因此,找出适宜火炬松生长的土壤条件,为科学地制订造林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为东经118°27′—118°40′,北纬34°17′—34°40′的江苏省东海县李埝林场、西山林场、石湖林场和新沂县的踢球山林场.前两单位属低山丘陵地貌,后两单位为山前岗地.试验林地均较平缓,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和砂壤土.土壤PH值在6.0—6.5之间,有机质含量差别不大,为0.63—0.88%.年平均气温13.7℃;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860毫米,年蒸发量169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雨量58%集中在6、7、8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