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沙荒风口选择湿地松造林,前沿基干林带不同郁闭度套种湿地松、林带更新湿地松不同密度造林及湿地松与其它树种混交造林更新效果调查,表明:湿地松在风口沙地造林适应性较强,在低郁闭度(0.3以下)林带下套种更新效果与迹地更新相近,湿地松不同密度林带更新效果较好,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刚果 12号桉等树种单行混交造林易引起受压现象产生,多行配置即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又可防止湿地松被压,保护湿地松不受风害。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原产美国,1951年泾县马头林场引种栽培:由于湿地松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现已成为泾县营造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已有湿地松人工林27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泾县在湿地松林分中进行采脂,但是采脂林分起始年龄、林木胸径、强度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为此,笔者于2003~2007年以来进行了湿地松不同年龄、径阶的采脂试验及调查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1976年至今引进的树种20余种,在滨海砂地营造试验林200hm2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卵果松、加勒比松、火炬松等树种适于沿海砂地生长,尤其是湿地松具有速生、适应性广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砂地后缘理想的更新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在南美洲、美国东南部,引进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因其生长迅速,能耐瘦瘠,适应性强,干型通直,出材率高,而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湿地松母树还比较少,种子来源缺乏,为了充分利用种子,笔者采用小块面积“沙床催芽育苗”方法,比大田育苗出苗量高2~3倍。现将湿地松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湿地松具有耐旱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3个显著特点,我国对湿地松的栽培大多集中在平原、丘陵等低海拔地区。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亭下林场湿地松的栽培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湿地松的生长特点,分析了改林场湿地松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旨在为湿地松合理布局,适地适树情况和生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湿地松为适应性、产脂量大、木材利用价值高的树种,对湿地松、桤木幼林混交营造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方式不同,对湿地松的生长促进作用不同,湿地松与桤木比例为5∶3的造林方式效果最好;湿地松、桤木混交林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能明显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特别是有机质、氮等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湿地松在福建沿海地区防护林营造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生长趋势,对莆田沿海湿地松3~10年生幼林的胸径、树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培育6个月的湿地松容器苗,采取科学规范的造林措施,设置密度2 505株·hm~(-2),湿地松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能速生丰产,10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达13.11±0.09 cm、树高达8.58±0.03 m,林下的生物多样性高,物种近20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湿地松作为富源县三道箐林场新的造林树种,选择不同的立地类型进行造林实验,并对湿地松与其他本地树种在造林时的成活率、生长量及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鑫辉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89-191,204
大多数木本常绿热带果树在闽东南适应性良好,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园林应用前景。针对目前闽东南水果品种不丰富和应用于园林绿化材料单调、配置单一的现状。在介绍几种新、优热带果树资源的基础上,探讨热带果树的开发前景和提出把热带果树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新思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该文概述了辽宁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即白杨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rmis Rottenberg、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nea Linnaeus、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蔗扁蝗Opogona sacchari Borjer、枣疯病Mycoplasma-like organism(简称MLO)的分布、寄主植物、危害情况及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沙黄松人工幼林的林分特征与结构、年生长规律、幼林生长进程以及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沙黄松人工幼林与马尾松同龄林相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林分生长整齐、林分结构较稳定、形质性状优良的特点,沙黄松人工造林效果较好,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受雨淞为害的毛竹出现折裂、倒伏和弯曲变形三种情况。雨淞对毛竹产生危害的主要相关因子是:机械伤与虫害、海拔、竹的大小年、地形、根系和立地、直径、密度。  相似文献   

14.
皇甫山野果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皇甫山自然保护区野果资源共计14科,60余种。其中,以山莓、蓬Lei、桑、山桃、橡子等品质较好,资源量较多,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在开发的同时,更注重保护野果资源,并利用科技手段,扩大野果资源量,提高野果品质,实现对野果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腐殖质赤红壤上施磷、锌和硼对巨桉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中以6个营养处理对腐殖质赤红壤上巨桉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在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除单施锌(Zn)处理的根系生物量、单施硼(B)处理的茎枝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外,各处理的指标都大于对照处理的指标,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各含磷(P)元素处理的高径比都小于对照,相反,单施Zn或B处理的高径比都大于对照;以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为基础,选出各施肥处理的优劣顺序为P+Zn>P+Zn+B>P>B>Zn>CK。同时,对6个处理的苗木各部分生物量间的分配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FoxBase2.10 ̄+中文数据库软件,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将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分成6个主数据库,即优树资源库、精英树资源库、杂交第一代资源库、杂交第二代资源库、优良群体库以及种质资源库。本系统具有查询、统计、排序、制表、修改、数据备份、代码维护等功能。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库,能实现诸如同屏多库查询、多库数据的同报表打印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1992年3月选用广西宁明和福建尤溪县马尾松2个种源,在尤溪洋中进行不同种源、不同密度和不同挖穴规格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宁明种源优于尤溪种源;经方差分析两种密度和大、中、小挖穴规格对幼林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应用林木费用价法可看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采用容器苗中、小穴造林可节省造林投资和减少挖穴土方量,并可保持幼林期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樟萤叶甲的发生、消长猖獗成灾,与温度、湿度、纬度、海拔高度、林分结构与组成、地被物以及天敌等环境因子均有密切关系。采用综合治理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在来舟林场林坑工区樟树林中,控制8年(1976一1983)不成灾。  相似文献   

19.
几种生长延缓剂对瓜叶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爪叶菊生长期喷施多效唑、烯效唑、比久、矮壮素等四种生长延缓剂,使植株高度降低,叶片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株型紧凑、生长健壮,花期延长3-5天,观赏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福建省引种成功的树种有200余种,驯化栽培成功的乡土树种40余种,确定了一些主要造林树种优良种源,对一些优良树种无性繁殖技术有所突破,建立了外来树种和乡土珍贵树种良种生产基地。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