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种植面积占有重要比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耕种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但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容忽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机械化种植成为了保护性耕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介绍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对完善市场化农业种植体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强化该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区域土壤及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作物种植效益。为了实现农业强国,需要在研究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作用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能够对实施耕地区域进行保护,以此来扩大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种技术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在免耕、少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养分,促进玉米的有效生长。本文从山西省汾阳市出发,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特点,提高玉米实际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本地生产实际和农业生态环境,研究组装出雨养农业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减耕施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科学实用、操作性强,适宜在黄淮海小麦-玉米两熟种植的雨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种类,在玉米种植当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优化玉米种植的土壤环境,缩小玉米种植的时间,从而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同时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会对水资源利用率、土壤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改良,从而促进玉米种植的发展,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作为玉米种植大国,如何在保证玉米产量、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减少对种植地的破坏,保障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保护性耕作技术思想引领与我国配套农机具研发能力提升支持下,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近20a的探索实践,我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成熟,为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实现玉米种植既高效又环保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技术。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应用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种植保护耕作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种植粮食的高产种植及构建市场化的农业种植体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我国而言,由于起步建设较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水平低下,导致实际成果科技含量较低,且玉米种植技术体系的构成融入国际化的发展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现实情况下,面对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强化技术高水平应用的基础上,促进整个种植工作,一方面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同样对保护土  相似文献   

8.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首次提出并应用的复合型旱作农业持续绿色高效技术。文中叙述了“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简介、技术应用前准备、耕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和要求。“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较连作大豆、玉米、高粱增产效果明显,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肥药减施与农业种植结构有序调整,为黑龙江省旱作农业合理轮作与黑土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辽宁省的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产量的50%和40%以上。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先进的耕作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为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辽宁省、市、县各级农机部门制定了保护性耕作作业项目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实施保护性耕作,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实施的农业种植技术。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产量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型玉米耕种,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在玉米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维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在黑龙江垦区的玉米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对耕地实施保护,保证农场的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垦区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植的保护耕作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我国玉米种植的产量,还能更好地构建市场化玉米种植的体系,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基础上,也能够保护种植玉米周围的自然环境。这一耕种理念与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因此在面对复杂的玉米种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相关的种植研究,确保相关的专业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种植核心理念,共同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有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连年增加。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玉米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且能够避免玉米受到病虫害的侵蚀,促进玉米健康生长,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目前,中国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在优化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及缩短玉米生长周期的基础上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水源利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本文主要在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及应用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策略,以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玉米种植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提高,这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驱动力。因此,本文重点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一直是山西省农业种植中的主要品种。玉米在实际种植中对于环境要求较高,玉米种植水平不仅仅是对于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性关联,对山西省农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玉米产量及需求等基础信息了解后,就需要对于玉米种植技术详细分析。使用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玉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对于玉米种植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利于优化玉米作物生长环境,缩短作物污水生长周期,从根本上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该文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与应用效果进行简单论述,介绍了玉米灭高茬整地与宽窄行留高茬交叉种植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可以保护土壤,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爆发频率与程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与养殖业及工业原料,其质量与产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缺乏针对性、高素质推广人员不足、种植与管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玉米新品种推广,建立健全全技术退关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提升相关人员的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重要的大田作物,在有效的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能力,通过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提高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本文对其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不断提高玉米产量,从而保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及环境变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优化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缩短玉米生长周期,在保护生态球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玉米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