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2005,(2):5-6
一、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及其关键技术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是在不适宜露地栽培农作物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太阳能温室设施创造出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人工小气候环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太阳能温室设施中人工环境的调节控制是关键技术。首先我们从植物生长发育的角度来分析温度和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对农作物的影响。1.温度温度与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果菜类的生育适宜温度,白天为23℃到28℃,夜间为12℃到…  相似文献   

2.
温室能为农作物提供一个在寒冷的季节里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但每种作物都要求一定范围的温度条件。阐述北方温室温度调整措施及保温、升温、降温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气候条件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气候条件的影响还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尺度的。可以说,农业对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国内外学者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也给我们在农作物的栽培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文就以油菜为例来研究油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更符合生产实际的结论,为农作物的生产决策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西绿洲灌区3种作物垄作沟灌节水效果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区内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热量集中,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河西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的特点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近年来,随着祁连山雪线的上升,地表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工农业用水矛盾已日趋突出,干旱、缺水限制了农作物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缺水已对当地的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中完全是或基本上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了气象因素的影响。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之一,气候环境能够提供光、温、水、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及品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常言道:"万  相似文献   

6.
利用墨竹工卡县30多年的气象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年西藏中部拉萨以东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并分析了主要作物青稞、油菜的农业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墨竹工卡县气温有缓慢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气温为6.2℃,气温的缓慢上升趋势将有助于农作物的种植;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5 mm,降水量集中在6~9月;降水前期不足、后期有余,春末初夏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利气象条件;墨竹工卡县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气象条件对青稞和春播油菜的生长发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6,(10):18-19
一、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及其关键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太阳能温室设施农业是在不适宜露地栽培农作物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太阳能温室设施创造出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人工小气候环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利用朝阳市7个气象观测站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农作物生长季温度偏高,日照略少,热量条件较好;生长季降水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作物苗期和成熟末期水分条件好,7-8月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夏旱",给作物开花授粉和灌浆造成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总体来说,朝阳市2014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大多地区属于干旱以及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从而导致在农业的种植产业上,耕种的大多都是旱类的农作物。马铃薯是我国北方所耕种的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它的储存方式是极其复杂的,而我国北方在储存马铃薯的时候,都是以窖藏的方式。但是这种储存方式会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窖藏就是以人工的方式用土工作业的手段在地下建造的一个密闭空间。由于空间温度、湿度、空气不流通等因素,会间接的导致马铃薯不适应储存的条件,从而使得马铃薯在储存过程中出现一些病害等问题,使得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施农业是在特定的不适宜农业生产自然环境下,通过一些科学的现代化手段,对自然环境条件的科学控制和改变,从而达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素的范围标准。使农作物缩短了生长周期,产量高、质量好。大大提高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设施农业可以为当地的市场提供,安全的、健康的,新、奇、特的农副产品,使得农业资源得到充分的、高效的、优化配置利用。设施农业的小气候决定着设施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决定了设施农业中的作物的直接经济效益。若设施农业气象小气候条件理想,既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也能为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资资源,为农作物的生产者带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欣 《安徽农学通报》2015,(17):131-133
选用辽西朝阳地区1953-2014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10℃、15℃、20℃初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终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推后趋势,使间隔期延长,有效地增加了该地区的热量资源,这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热能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它具有大尺度性、综合性及地区差异性等特点。蔬菜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主要取决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条件等,另个一方面决定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在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温度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各类蔬菜对于温度的要求都有一定的范围,即最高温、最低温和最适温。如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生产是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运作方式,农业耕种也是该时期农业生产领域中发展得最快的部门。随着我国北方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持续拓展,新型农作物类别与耕种技术的引入与传播,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种植与环境变迁状况,并阐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种植与环境变迁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农桐间作人工栽培群落的光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在我国劳动人民的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农桐间作新的栽培形式。这种新的栽培形式,适应我国自然气候条件,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一种以林护农、农林结合共同发展的一个新途径。目前,这种农桐间作已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大量发展。农桐间作是一种以桐树为上层,农作物为下层的人工栽培群落。它既能发挥树木改造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有益作用,又能给农作物生产创造稳产、高产的有利条件,并能获得农林双丰收。尤其在我国干旱少雨、风沙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这种人工栽培群落更加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桐间作人工栽培群落中,桐树和农作物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群落内的光照、水分、温度、物质交换和养分循环等,将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农作物和桐树的生长又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0,(14)
高海拔地区农业种植的产量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高海拔区域地势复杂多变,农作物的种植大多呈现立体结构。基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的气候特点,农作物成熟率低,影响农作物产量。对此,本文以提高高海拔地区农作物生产水平为着眼点,分析高海拔地区对农作物产量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为高海拔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持续高温的发生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以来,晋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快速上升,平均每年上升约0.1℃。进入90年代后,持续高温灾害天气的频繁出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气象分析和跟踪研究证明,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灾害天气持续8d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的花粉开始败育,导致结实不良,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种质资源作为一种特定的战略性资源,其保护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现代种业发展。贵州作为农业种质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居全国第四。但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贵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基于现存的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系统,介绍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运行体系、主要成效与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完善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网络建设、加快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孟麟 《北京农业》2013,(24):183
农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生产过程完全是或基本上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作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要受到气象、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中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温、水、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因此,粮食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气候条件综合影响的,可见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气候在很多方面都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作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果优厚,则有助于作物的成长;相反,则会阻碍其成长。由于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温度和水分,本文将从以上三点来分析新疆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科学的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气象与作物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在很多方面都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作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果优厚,则有助于作物的成长;相反,则会阻碍其成长。由于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有光照、温度和水分,本文将从以上三点来分析新疆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科学的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