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是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愈来愈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究竟如何、又如何来评估成为旅游扶贫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运用AHP与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4个维度21项指标构建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估体系。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成效最显著的是生态环境功能团,其次为社会进步功能团,经济发展功能团较好,精神文化功能团绩效较弱,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状况胁迫旅游扶贫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旅游扶贫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评估商洛市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从自然生态环境绩效和人文生态环境绩效2个维度,构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商洛市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洛市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绩效评分倾向于良好,人文生态环境绩效评分倾向于中等,反映了商洛市山区在旅游扶贫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对人文生态环境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绩效评价是扶贫成效的重要支撑,但从时空双维度对典型旅游扶贫试点地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评分、恩格尔系数等16项指标,构建张家界旅游扶贫绩效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收集2012、2014和2016年张家界市两区两县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张家界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演进上,张家界市3 a旅游扶贫绩效值分别为0.095 6、0.257 4和0.622 0,呈总体上升趋势;在空间维度演进上,张家界有3个区县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值大于0.5,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根据影响因子的分值差异和地区发展实际,提出了张家界旅游扶贫绩效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对推动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1)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扶贫绩效整体呈在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2)各县市的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3)在扶贫综合成效方面,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面改善成效较好,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方面成效较差。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和茶产业优势,是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其良好的开发会促使生态、经济及旅游本身综合效益的实现,是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依据安康市的实际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从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对陕西省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扶贫效益全面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旅游扶贫正在逐步成为安康市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结合粤北岩溶山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精神文化、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贫困户满意度6个维度分3个层次设置27个具体指标构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为粤北岩溶山区精准扶贫成效量化评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郑晓英  赵向豪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343-2352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为红柳生态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莎车县为实证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莎车县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值为75.53,对应的潜力等级为Ⅳ级,表明开发潜力水平较高,适宜开发红柳生态旅游。红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贡献度较大,分别为32.72%、27.63%和21.52%,并成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条件;而红柳旅游开发前景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结论】加强红柳的生态化、资源化与商品化利用;设置生态扶贫与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打造红柳文化游精品路线;分层次、多渠道加大红柳生态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8.
扶贫攻坚,困难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扶贫资金在扶持经济落后地区产业发展,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扶贫开发项目选项不准,运营缺乏效率,扶贫资金管理漏洞多,核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扶贫开发资金的浪费,截留和无效率。笔者在考察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及效果,及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选取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指标重要性矩阵,结合Yaahp Version0.5.3软件对重要性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一套包括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管理绩效和生态绩效4个维度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陕西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开发不当易导致生态恶化。基于PSR模型,运用熵值法建立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生态安全指数和生态敏感指数分析巴马县2000-2017年旅游生态安全变化情况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巴马县生态系统压力增大,伴随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旅游生态安全等级从风险级过渡到比较安全级。为此,建言巴马县推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平衡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乡村旅游扶贫绩效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加权平均综合标准模型对长沙市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生计资本是长沙市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的核心评价指标;长沙市乡村旅游扶贫绩效成果显著,但脱贫农户返贫的风险性较大;望城区、宁乡市与浏阳市的生计资本结构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为彻底防止脱贫农户返贫,提出了多渠道加大对脱贫农户金融资本的投入,多方位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支持,多途径扩大脱贫农户累积社会资本的能力,多层次健全农村社保体系等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四川省四大旅游扶贫片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实例,规划适合片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具体举措,为发挥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农旅融合、强农兴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16年样本数据,结合多维度贫困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居住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教育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进行多维度评价,并从扶贫瞄准机制、产业融合、运用大数据三个方面对扶贫模式创新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扶贫绩效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差异较大,空间上大体呈现东南部较好、边缘一般分布;各维度绩效差异较大,文化教育改善成效较好,经济发展层面成效一般。  相似文献   

14.
观鸟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发展形式,社区参与观鸟旅游可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产业融合、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旅游扶贫是在资源条件好、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通过旅游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的手段,观鸟旅游在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渐成为旅游扶贫的发展形式。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分析旅游价值链和观鸟旅游价值链的构成要素,结合百花岭观鸟旅游特点,根据价值链中不同要素的组合程度和重要性的分析,讨论百花岭观鸟旅游基于价值链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当地观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同等条件区域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在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也给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通过调研,我们依据经营范围和管理模式两个维度对目前江西省农家乐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当前江西省农家乐旅游项目的总体特点。从农家乐旅游对乡村物理生态环境、生化生态环境和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着手研究,试图探析生态问题存在的内在原因。并从构建生态友好型农家乐旅游项目出发,在政府引导、监督等多方面提出了开发与经营管理农家乐项目的对策建议,为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管理者以及农家乐旅游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术文化也可称是无形资产,是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对其开发的是否合理对武术文化资源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武术文化旅游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即层次分析法,以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估,得出各个对应指标的权重。结论显示:通过AHP法对河南少林功夫、太极拳等武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总体得分较高,说明其融合开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了河南省武术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深度融合开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旅游扶贫的核心是让贫困人口有所受益和发展,这有赖于制度设计的精准化和扶贫政策的供给创新。【方法/过程】通过对原中央苏区县旅游扶贫模式的调查,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及文献调查法对农户(贫困户)的受益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从旅游扶贫的基础、关键与保障等三个层面提出旅游扶贫应强调产业的成功开发、农户的参与及能力提升,以及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这对现有旅游扶贫方式方法的转变创新及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CVM法的凤凰古城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条件价值法(CVM法)对湖南省凤凰古城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改善的支付意愿(WTP)平均值为37.5元/人,忍受环境损失的受偿意愿(WAC)平均值为125.03元/人,WAC与WTP的比值为3.334;每年旅游扶贫生态绩效总经济价值中WTP为13 125万元,WAC为43 760.5万元;CVM法适应于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经济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带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扶贫。各地要抢抓发展契机,挖掘农业景观、乡村风貌、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风格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一是要以丰富产品层次为先导,推进融合发展。坚持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对于贫困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旅游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脱贫途径被广泛采用.棣花古镇的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科学评价旅游扶贫绩效的基础上完善进一步工作计划.文中在参考国内外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