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46,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浸润性肺结核活动期和恶性胸腔积液三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血清IL 6的水平和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慢支急发期组 (n =38) ,肺结核活动期组 (n =31)和恶性胸腔积液组 (n =18)及正常对照组 (n =30 )的血清IL 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种肺部疾病组血清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肺结核活动期组血清IL 6水平最高 ,其次是慢支急发期组 ,而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IL 6水平最低 (P <0 .0 1)。结论 :测定血清IL 6水平 ,可作为这 3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7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B组(n=26),C组(n=26)。A组作单纯体位引流,B组作单纯超声雾化吸入,C组在体位引流前作超声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的痰液排出量、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以其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C组患者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血象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和B组缩短(P<0.01)。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能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使用抗炎、解痉、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乌体林氧气雾化对COPD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花(灯盏细辛)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n=32)及常规组(n=24),常规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20~3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结果: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Hc=4.1284,P<0.05)。治疗组患者的缺氧状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常规组明显。结论:灯盏花注射液(灯盏细辛)能较好地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效果。方法54例随机护理干预组(n=28)和非护理干预组(n=26),对两组的住院天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和不良反应作了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疗效明显高于非护理干预组,两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针对EPO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特点,可从心理、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瘘管、饮食护理及改善注射方式和改变注射部位等方面,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3例,随机分为PDCA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PDCA护理组患者给予PDCA模式护理,常规组术后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7 d营养指标变化;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PDCA护理组术后1 d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7 d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应用PDCA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小莉  王燕青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93-194,19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社区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于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心理、用药指导和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2组血压控制效果,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危险性认识和服药依从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改变了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达到减少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PaO2水平较对照组高,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V+SIMV较BiPAP通气模式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更为确切,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n=30)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0),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都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应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干预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喉癌全切喉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干预组(n=4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2)对照组(n=40)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40例均于5d内掌握套管护理技巧,而对照组只有25例(P<0.05);干预组有32例于6周形成食管音,而对照组只有12例(P<0.05);术后并发症干预组为0例,对照组有8例(P<0.05)。出院前两组均无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十二指肠破裂 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6 )和肠内营养组 (n=6 ) ,两组在术后早期分别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1周 ,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腹腔气和排便时间与第 1周腹腔引流量。结果 :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 ,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 .0 5 ) ,而两组第 1周腹腔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自行排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2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7),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创造适宜环境、做好护理观察,及时诱导排尿,常规诱导排尿措施无效后采用开塞露纳肛。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140例,导尿9例;对照组术后自行排尿74例,导尿7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以及脑侧支循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PWI结果分为脑侧支循环建立组(简称侧支组,n=37)和脑灌注不足组n=62),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为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干预组,n=38)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非干预组,n=24).侧支组与非干预组均按脑梗死常规处理;干预组则予脑梗死常规处理+尤瑞克林.所有人选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于分组后第10天评定疗效,3个月后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1)治疗前,侧支组的rCBV、rCBF值均大于灌注不足组(P<0.01),M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侧支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均优于脑灌注不足组及非干预组(P<0.05或0.01),与干预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干预组的疗效与预后均优于非干预组(P<0.05或0.01).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存在侧支循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脑梗死患者预后比未建立脑侧支循环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80例COPD合并P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服用依那普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肺动脉压(MPAP)、Tei指数和血气分析、肺功能和相关生物学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血清降钙素原(PCT)],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PAP、Tei指数、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ET-1、hs-CRP、D-D和PC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氧分压[p(O2)]、动态肺顺应性(CR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变化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12)。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PAH患者肺功能、Tei指数和相关生物学指标,明显提高COPD合并PAH的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44例,术后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使用医用量角器测量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变化;使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等活动范围较干预前明显扩大(P<0.05),综合组活动范围大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FACT-B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各项评分及总分略有提升(P>0.05),综合组各项评分及总分改善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阑尾炎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间本科室收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所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所有研究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如疼痛程度、出血量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 0。结论:阑尾炎采取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78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划序的形式划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3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联合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率,剖宫产及新生儿低质量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症改善率为94.87%,参照组病症改善率为76.92%,两组数据差值计算测得p0.05。实验组剖宫产4例,新生儿低质量2例;参照组剖宫产20例,新生儿低质量11例,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其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患者剖宫产率与新生儿低质量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89例行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5例及常规护理组44例。心理干预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常规护理组在化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使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OL-C30)评价患者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情绪积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情绪积极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并高于同期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情绪积极率较干预前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CD-RISC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并高于同期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后CD-RISC评分较干预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EORTC QOL-C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效果。方法 :3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组 ,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 :EN组氮平衡高于TPN组 ,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费用低于TPN组 ,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能耐受适量的EN ,EN可更好地提供营养 ,有助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且临床费用也较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