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低产茶园是指单位面积内,茶叶产量相对较低的茶园。它主要包括衰老茶园和未老先衰茶园。就目前来讲,凡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千克干茶的茶园均属低产茶园。 对低产茶园的改造,主要应从改园、改冠及改植换种、改善管理等方面进行。其中,改园是基础,改冠及改植换种是关键,改善管理是保证。  相似文献   

2.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低产茶园成因,介绍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包括改树、改园、改植换种等措施,以期为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低产茶园成因,介绍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包括改树、改园、改植换种等措施,以期为低产茶园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玉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49-149,165
介绍了全椒县低产茶园的现状,并提出了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改树、改土、改管、改园技术。  相似文献   

5.
杨建敏 《农技服务》2009,26(7):120-121
低产茶园的改造是提高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改土深翻、改造树冠、改园换种等几方面介绍了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和改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的茶产业,提高白云乡茶叶市场竞争力,2015-2018年白云乡在省市县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重点茶区内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面积150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根据白云乡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白云乡茶园低产原因,提出改园保持水土,改土、改树、改品种以及加强改后茶园的科学管理等改进措施,茶园改造后茶叶产量、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9):64-65
茶叶产业是大别山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为了加快脱贫步伐,必须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为大别山区低产茶园的改造提供参考,从改树、改土、改园、管采等方面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包括栽培年份较长,树势衰老,或因管理不善,采摘不合理,以致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通过实行“改土、改树、改园、改管理”的“四改”技术,实现改良土壤性状,增加密度,加强管理,从而建设成为能合理利用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的高产优质茶园。  相似文献   

9.
分析山地茶园进行改植换种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实施退茶还林、建设标准梯层茶园、梯壁留草种草、园面覆盖等水土流失防止措施,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1低产茶园的成因自然低产,栽培年份长,树势衰老;1.2茶园基础差,缺株断行严重,行距大,茶丛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土壤结构差,养分少;1.3茶树品种质劣,混杂或盲目引种;1.4栽培管理水平差缺肥严重,营养不良、修剪措施不合理、采摘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力等。2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低产茶园飞改造技术措施可以综合为三改、两管、一合理。2.1三改:改树、改土、改园2.1.1改树:改树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树冠更新另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改园 主要包括坡地改成水平梯地,不规则单株改成条形合理密度种植。改梯地是改园的基础工程,目的在于提高茶园保水保肥能力,有利培肥土壤,达到长效高产。坡度在15度以上的茶地必须改成水平梯地,梯面宽1.5~1.8米,改梯地时实行生土垒埂,熟土覆面。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平阳县特早茶低产园改造技术,包括进行地改,提升茶园土壤地力;进行树改,利用茶树修剪技术;新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特早茶低产园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树体改造、园土改良、园相改造、改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以期为浙西衢江区茶树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稻田改种为茶园(以下简称为改茶)和山地砾质茶园(以下简称为山茶)的土壤理化和肥力状况进行检测分析,揭示了改茶和山茶土壤理化性状的表现特征及土壤障碍因素,提出了改茶土壤修复与培肥技术:一是在土表层和深层加入细砂与风化或半风化石等,加强土壤通气和透水性;二是在茶行间种植绿肥进行深埋,以便保证碳、氮比,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三是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园间积水;四是施用酸性肥料,改善土壤酸碱度的宜茶性;五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从而达到高产优质茶园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药剂封园的对象茶园,探讨封园药剂的选择、配制和药剂封园的时间,以为茶园药剂封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衰老茶园的常规改造方法是挖除衰老茶树,补栽新茶树。这种方法劳动力投入量大,从育苗至成园需4~5年时间。采用茶树嫁接技术来进行换种改植,可节省投入,一般能提前2~3年成园。茶园的嫁接换种改植就是将老茶树齐地台刈,用留下的枝干作砧木,将无性良种茶树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以培养新茶树。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衰老茶园的常规改造方法是挖除衰老茶树,补栽新茶树。这种方法劳动力投入量大,从育苗至成园需4—5年时间。采用茶树嫁接技术来进行换种改植,可节省投入,一般能提前2—3年成园。茶园的嫁接换种改植就是将老茶树齐地台刈,用留下的枝干作砧木,将无性良种茶树的接穗嫁接在砧木上,以培养新茶树。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改品种、改树冠、改土壤、改管理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金寨县东部山区茶园改良主推技术,以期为当地茶园改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包括园址选择、茶园规划、茶园建设等方面内容,并对常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换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为茶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母本园的建立和采穗母树的培育1、母本园的建立(1)新建母本园园地开垦、茶苗栽植以及幼龄期管理等按新建茶园技术规程实施,苗木选用原种无性系苗木或直接从原种园引进的一、二级母本良种苗木,要求品种纯度达到100%。(2)采叶茶园改母本园选择树龄3年生以上、长势良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母本园。2、采穗母树的培育(1)修剪于春茶结束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夏、秋茶留养不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