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州县是全国的金槐之乡,近年来金槐槐米销售旺,价格好。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更有效率地种植金槐,本文将全州县金槐嫁接苗育苗技术进行详细叙述,望能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以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经济有效的金槐高产措施,为广西金槐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断根、肥料种类、多效唑组合对金槐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正交组合的大枝数均小于对照,中枝数均高于对照;中穗数和小穗数均有所增加;冲梢率基本为零,可有效地降低金槐的冲梢率;开花整齐度较好,花序紧凑度均有所提高;4个组合均可提高金槐的鲜重和干重。冬季对金槐进行全断根处理后,根施农家肥(10.0 kg/株)和多效唑(50 g/株)可有效防止冲梢并提高产量。[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金槐的高产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新种改种柑桔、金槐园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种植。同时,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在新种改种柑桔、金槐园中套种嫁接西瓜等其他瓜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已经被广大种植户所接受,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根据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出新种改种柑桔、金槐园中套种嫁接西瓜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选种、栽种、施肥、苗期管理、座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为新种改种柑桔、金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槐树生长及内源激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年生金槐大田试验和金槐种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和施用方式下金槐的生长性状与内源激素的特征.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金槐的株高净增加值、地径净增加值及生物量等指标都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金槐根冠比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水平的氮肥处理中,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金槐细胞分裂素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  相似文献   

5.
从幼树期管理和成年树管理2个方面,介绍了金槐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金槐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幼树期管理和成年树管理2个方面,介绍了金槐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金槐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州县金槐病虫害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全州县的金槐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州县金槐病害有6种,虫害有14种;总结了金槐病虫害的发生与分布特点.分析了影响病虫害发生与分布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西金槐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技术要求,对广西金槐栽培生产的基地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开展研究.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最佳指标和方法,制定了广西金槐的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4年嫁接金槐为材料,研究了留枝长、留枝短、留枝多和留枝少4种修剪方式对金槐槐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经济有效的管控措施,为广西金槐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修剪方式金槐萌发的中枝数基本相同,枝条总数所表现的规律与小枝数的规律相同,其多少顺序为留枝长留枝少留枝多留枝短;留枝少、留枝长方式总的槐米穗数基本相同,留枝多、留枝短总的槐米穗数基本相同,且后者远小于前者;留枝长的冲梢率最高,其它3种修剪方式后期的冲梢率基本相同;4种修剪方式处理后槐米开花整齐度和花穗紧凑度都较差;留枝长、留枝少的槐米鲜重和干重基本相同,留枝短、留枝多的槐米鲜重和干重基本相同,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留枝少的修剪效果稍优于其它3种修剪方式,该修剪方法为金槐高产较为合理的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氮肥种类、施用量和多效唑施用对金槐二次槐米性状的影响,为实现金槐二次结米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设置施加氮肥(高氮和中氮2种复合肥)+叶面喷施不同次数的多效唑(1,2,3次)和施加不同量的氮肥(高氮和中氮2种复合肥)2组处理,统计其结米枝数量、花序长、成熟一致度、花序鲜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施加高氮复合肥处理的金槐二次槐米的花序数、花序长、结米枝长、花序平均鲜质量都优于中氮处理;随着多效唑施用次数的增加,二次槐米的性状指标呈降低趋势;随着高氮、中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花序数、结米枝数、开花一致度、花序长等指标呈降低趋势;金槐采摘完一次槐米后,及时补充0.5 kg左右的高氮复合肥、喷施一次350倍的多效唑溶液,可有效提高二次槐米的产量和质量。该方法可作为实现金槐二次结米的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续第11期第29页)永州市冷水滩区道地药材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以冷水滩区高科技工业园区为核心,分布于黄阳司镇、牛角坝镇、普利桥镇、花桥街镇、蔡市镇、杨村甸乡等6个乡镇,规划面积1.6万公顷。集聚区种植各类中药材总面积3333公顷,品种主要有青蒿、银杏叶、桑叶、金槐、山苍子、金银花、太子参、丹参等,年产中药材3万余吨;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近百家,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江都市江平公路新收费站西侧,成片的紫薇、红花草、金槐、香樟、广玉兰等花卉和苗木,形成了两条别具特色的园艺长廊,令过往行人赏心悦目。这儿就是蒋思玲的万紫千红园艺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金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金槐株高增长量、叶面积和主根长逐渐降低;基径增长量、叶长宽比、根鲜重和根冠比逐渐升高;300~500 mg/L范围内主根直径逐渐升高。多效唑处理对金槐生理的影响为: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在375 mg/L时达到最大值;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多效唑浓度为500 mg/L和750 mg/L时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随多效唑浓度升高而升高;750~1 500 mg/L多效唑处理后金槐幼苗抗性最强。综合考量,多效唑可通过调节金槐生长和生理过程进而提高其抗性,合理的喷施浓度以75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芸香苷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金槐槐米芸香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及加工方法对槐米中芸香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槐米于花蕾较饱满、黄绿色、部分花蕾顶端出现花舌时采收芸香苷含量最高;加工方法以蒸后晒干较优.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种植玉米的这一领域中的种植方式也有了新变化。传统的玉米单株种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于玉米生产的需求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玉米双株种植这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打破了玉米单株种植方式的自身局限性,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增加了玉米之间的种植空间,增大了玉米与玉米之间种植的密集性,有效的改善了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蚕豆价格不断上涨,传统种植技术生产效率不高,影响了蚕豆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机械化种植势在必行。该文主要概括了甘南州蚕豆种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寒区蚕豆机械化种植效益,探讨了机械化种植发展建议,给有关种植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种植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生活应用到科学技术的方面越来越多。当前,小麦的种植也从以前传统的人工种植转化成了科技种植,采用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同时,关于小麦种植技术的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种植技术。机械化种植及小麦种植的新技术为小麦的种植、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小麦种植户带来了便利。而随着小麦机械化种植及小麦种植新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麦种植户对此都加以应用,因此,有关小麦采用机械化种植方面的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下面主要是对于小麦种植机械化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种植区域广,种植产量高,对于我国的粮食产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故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稻种植过程的分析,介绍了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提出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借以促进水稻种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种植。在当前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背景下,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创新,取得了进步,种植产量和效益逐年增加,有效缓解了我国的粮食供需压力。水稻种植品种较多,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各有差异,要提高种植效益就必须要做好种植技术创新,实现各个环节的管理优化,保证产量和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种植效益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