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犊牛育肥技术模式犊牛育肥就是利用牛的生长发育特点,从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育肥,犊牛经8~10个月育肥,体重从150~200千克,达500~550千克。1.犊牛的挑选。选择肉牛品种杂交改良牛一代或二代公犊。四肢强壮,头较大;腹围大,结构匀称;食欲旺盛,精神状态好;无疾病,无肠炎和肺炎病史。2.育肥技术。可以采取均衡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5%精氨酸盐酸盐对321头黄母牛进行控性试验,试验组145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26头,其中母犊75头,占59.52%;对照组176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18头,母犊44头,占37.29%。试验组母犊比对照组高22.2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格斯犊牛补饲畜用营养舔砖的对比试验,公母犊试验组在试验期内头均增重24.6kg、18.3k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kg和6.57kg;公母犊试验组日增重为0.794kg、0.591k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252kg和0.218kg,经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在增重效果上均有显著提高(P<0.01);因此,补饲畜用营养舔砖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4月10日~20日产犊的560头母牦牛,犊牛分别在8月30日和10月10日出栏,2005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的公犊牛低11.04 kg(28.7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低10.62 kg(29.66%),差异极显著(P<0.01)。2006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的公犊牛高8.66 kg(22.8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9.45 kg(27.19%),差异极显著(P<0.01)。2007年试验组的公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11.77 kg(39.8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犊牛胴体重比对照组高10.50 kg(40.11%),差异极显著(P<0.01)。2006年试验组的产犊数比对照组的产犊数多149头,多63.68%,差异极显著(P<0.01)。2007年试验组的产犊数比对照组的产犊数多55头,多22.63%,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母牛产后3—5天内分泌的奶叫初乳,它营养丰富,每升含40克脂肪、40克乳糖、160—170克干物质(其中60—80克为含氮物质)。初乳富含抗体,犊牛食后可增强抵抗力。一头母牛每次产犊后的初乳量约60—70升,大大超过新生犊牛的食量,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浪费掉。近年来法、美等国都推广将剩余的初乳贮存起来,用于喂犊牛,两头母牛的初乳可以喂一头犊牛(4—5周断奶),这样就能大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粉增强剂对饲喂奶粉犊牛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28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奶粉,试验组饲喂90%奶粉+10%奶粉增强剂。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在6~8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对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0~10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体高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期试验组公犊的体高变化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公犊、母犊10周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体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2.25,发热率比为1:4.5。综上可知,在奶粉中添加奶粉增强剂可提高犊牛日增重,改善犊牛体尺,降低犊牛哺乳期的腹泻和发热情况。  相似文献   

7.
郭思凡  曹杰 《中国乳业》2021,(10):61-66
选取健康新生荷斯坦母犊80 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0 头/组),试验组给予黄芪多糖5 g、银黄3 g,连用7 天,对照组不给药。第7天时测定免疫指标并观察3 周内母犊腹泻、肺炎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提高8.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降低13.7%;T细胞淋巴亚群分布改善,CD4/CD8值提高6.6%;试验组犊牛血清总蛋白(TP)、IgG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28 g/dL和0.24 mg/mL。犊牛疾病低风险牧场,用药7 天内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15.0%(P<0.05);犊牛疾病高发牧场,8~21 天试验组犊牛发病率显著降低35.0%(P<0.05),肺炎发病率显著降低30.0%(P<0.05)。说明黄芪多糖、银黄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犊牛免疫力,降低腹泻及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浅析犊牛新蛔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异尖科新蛔虫属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黄牛和水牛)的小肠内,引起犊牛肠炎、下痢、腹部膨胀和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分布极广,我省流行较为严重,初生犊牛感染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近年来随着我州肉牛、奶牛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水奶牛的开发,水牛冻精改良步伐的加快,杂交犊牛存栏数增加,摩本杂交犊牛增加很快,该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给肉牛、奶牛产业化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犊牛梭菌性肠炎是幼犊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出血性肠炎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本病常见于1—2周龄的幼犊,肥胖牛犊更易发生,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犊新蛔虫病是由无饰科大型线虫犊新蛔虫(Neoascaris vitulorum)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所引起肠炎、腹泻、腹痛等胃肠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各种牛只都可被侵袭,对水牛犊的危害尤为严重。该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广泛流行,感染率高,危害性大。长期  相似文献   

11.
用乳免疫球蛋白制剂防治新生犊牛胃肠炎BypcROBBB新生犊牛肠炎是农场中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原学因素很多,防治有困难,其中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是首要因素。怀孕母牛的不良饲养管理以致分娩出孱弱犊牛,分泌非全价的初乳,因此在不良的卫生条件下引起犊...  相似文献   

12.
初乳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不能供人食用,较好的利用方法是用来饲喂犊牛。我们吸取国内外这方面的经验,结合徐州市奶牛场产犊较集中、初乳阶段性增多的特点,对初乳进行发酵,代替常乳饲喂犊牛,现将试验结果介绍于后。一、材料及方法用出生时间相近的6头犊牛分别称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将7天内所挤的初乳,倒入50升  相似文献   

13.
新生犊牛肠炎是养牛业的大敌,给养牛场造成严重的损失。如美国从1969~1970年有500万头犊牛发病,死亡60万头,损失3,600万美元。荷兰1969年因犊死亡损失650万盾,1970年损失900万盾。所以,法国对本病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在两个奶牛农场共进行两次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犊各30头,试验组母犊饲喂5天初乳期后改用代乳粉,其精料、粗料两组均相同,试验期分33天和77天。试验组喂代乳粉期间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有所提高,断奶后试验组的日增重反而比对照组高。表明犊牛代乳粉的营养价值完善,不但完全可用来代替全乳饲养母犊,而且还可以促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为培育高产奶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头犊牛还可节省饲养成本210元左右(饲喂到断奶)。  相似文献   

15.
犊牛及成年牦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见于1月龄左右的幼犊。以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特征,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般呈地方流行性,给我县犊牛的繁殖和犊牛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们在临床诊疗中。共诊疗这方面的病例多起,治疗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氟哌酸是一新型喹(酉若)酮类抗菌药物。它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很好的杀菌作用。我场应用山东省济南市齐鲁制药厂生产的氟哌酸胶囊(每粒含氟哌酸100毫克)治疗从出生至60日龄的哺乳腹泻奶犊牛,每次喂给1000毫克,再加入鞣酸蛋白30克混合灌服,每日2次。病情严重者每月3次,同时配合使用庆大霉素40万单位肌肉注射。治疗患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的哺乳期奶犊牛20头(经化验证实),死亡2头,治愈率为90%。治疗其他肠炎40头,死亡3头,治愈率为92.9%。死亡者多为出生体重小,生后10天以内生长发育不良的弱犊。多数患病的哺乳期奶犊牛在服药3次后病情即好转,患埃希氏大肠杆菌的病犊大约在服药5次后见效。。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20年国内外奶牛营养科研工作的进展,80年代以来北京和天津地区少数奶牛场所用犊牛饲养方案,其奶量约为350千克或200千克,犊牛料为250—300千克,50—60天断奶。而在科研领域早在1963年戎易教授等曾用100千克全乳,30天哺乳期首先培育了公犊;1965—1974年作者用1334克全乳,30天哺乳期,287千克犊牛料的方案成功地培  相似文献   

19.
犊新蛔虫病是由蛔虫科的犊新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内,引起肠炎、下泻、腹部膨大和腹痛及消瘦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1987年至1990年,大肠杆菌肠炎一直对我场犊牛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新生犊牛患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我们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对治疗药物进行了筛选试验。一、病犊症状初生至10日龄内的新生犊牛息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生后第2天至第5天。病程约2~3天。新生犊牛抵抗力弱,肠炎呈急性发展。犊牛突然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体温生高至39.5℃~40.5℃,腹泻,稀薄的大便中带有肠粘膜并混有血液或凝血块,小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