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 芦笋育苗结束后,要按栽培目的分别进行绿芦笋栽培和白芦笋栽培,本讲着重讲述绿芦笋的定植及当年田间管理;采收嫩茎开始年及以后每年的田间管理;绿芦笋小拱棚栽培;嫩茎采收后的各种老化与保鲜加工。  相似文献   

2.
芦笋根据培土与否及笋体的色泽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和对两种芦笋的营养价值比较,绿芦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绿芦笋除国内鲜销外,大多被企业收购后速冻加工出口,各地在大规模发展芦笋生产时,也多是作为这些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3.
以直接冰温贮藏为对照,将低温驯化处理与冰温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冰温贮藏前低温驯化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驯化可延长绿芦笋贮藏期10d,并提高绿芦笋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绿芦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升高及电导率的上升;对照组贮藏30d时的电导率升至30.36%,而低温驯化处理贮藏至40d的电导率为28.79%;同时,抑制绿芦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保持了绿芦笋的硬度;并提高了绿芦笋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推迟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增强了绿芦笋对过氧化物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芦笋可分为白芦笋与绿芦笋。富阳自1986年开始引种芦笋,以采收白芦笋为主,1993年开始逐渐转为采收绿芦笋。  相似文献   

5.
保鲜绿芦笋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多年生作物,其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绿芦笋,可供鲜食。绿芦笋香脆鲜嫩,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由于绿芦笋嫩茎含水量较高,存放1~2天后,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绿芦笋密植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设施芦笋种植面积不到20hm2,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绿芦笋及其速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长,为绿芦笋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志斌等采用有机土壤在日光温室进行冬季绿芦笋密植促成栽培,是出口创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3种秸秆覆盖物对大棚绿芦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崇明地区种植芦笋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目前栽培面积已占上海郊区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但是,大棚种植绿芦笋存在着棚内温度高、湿度小,有机质含量少,容易产生大棚土壤盐碱  相似文献   

8.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0.6%高分子壳聚糖(HMC)和0.6%低分子壳聚糖(LMC)对4℃条件贮藏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测定了绿芦笋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木质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0.6%HMC处理显著降低绿芦笋失重率,抑制嫩茎硬化,延缓维生素C和叶绿素降解,降低细胞膜渗漏;使绿芦笋贮藏期从21d延长至35d。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7,(12):66-67
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管理。根据芦笋是否出土可将其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笋等方面介绍了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鲁东南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绿芦笋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芦笋做为一种多年生明星蔬菜,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除大量白芦笋加工制罐出口外,绿芦笋鲜食也有逐渐兴起之势。吉林省栽培芦笋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芦笋的逐步了解和认识,到1991年10月份的统计,全省已栽植绿芦笋40亩左右。长春、浑江、吉林、四平、白城和扶余等市均有少量绿芦笋在早春上市。从而,结束了吉林省无芦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蔬菜》2003,(8)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绿芦笋生产基地,位于大杜社村,紧靠京津塘高速公路,距北京城区只有20 km,交通十分便利。基地现有绿芦笋种植面积230 hm2,计划到2004年发展到667 hm2,成为京都最大的绿芦笋生产基地。2002年5月,该园区获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建设生产办公室授予的《北京市食用农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科技含量高的美国一代绿芦笋杂交种阿波罗和地王。注册商标为“田阳”。预计2003年绿芦笋年产量可达150 t,2004年年产量可达300 t,2005年年产量达400 t,2006年进入成园盛产期,产量可达1 000 t。绿芦笋的供应时段为每年的4…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江苏泰州地区绿芦笋的栽培水平,作者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开展了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研究。该文从地块和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苏中地区绿芦笋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要种好绿芦笋,先要选对品种。现将适合浙江省作绿芦笋栽培的二个优良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温室绿芦笋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芦笋是一种高效益绿色经济作物,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抗旱耐寒,适应性强。一次定植可连续采收10—15年,省工省力,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个很好的种植项目。以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著称于世,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随着温室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的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绿芦笋茎枯病的危害。在我国北方地区芦笋生产季节短,鲜芦笋供应市场时间集中,仅两三个月时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邵中庆 《西南园艺》1998,26(4):37-38
绿芦笋营养丰富,鲜美芳香,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畅销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早春芦笋,量少、质优,更受消费者亲眯.为了使绿芦笋提早出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1996年进行了绿芦笋保护地早熟栽培技术研究.其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16.
左会学 《吉林蔬菜》2013,(12):15-16
芦笋又名龙须菜、露笋,学名石刁柏,芦笋食用部分是嫩芽,有白笋、绿笋之分,绿芦笋是受阳光照射长成的,白芦笋是通过人工培土、软化栽培的,绿芦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白芦笋。芦笋质地鲜嫩,风味鲜美,纤维柔软可口。芦笋中含有丰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能阻止致癌物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形成,防止造成基因突变,刺激环腺苷的积累,抑制癌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阻止癌细胞分  相似文献   

17.
芦笋的贮藏特性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茎尖,味道鲜美,脆嫩爽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生产上栽培的芦笋根据需要分为绿芦笋和白芦笋。对春天刚出土的嫩茎不进行培土的芦笋由于阳光照射产生叶绿素而变成绿色的为绿芦笋;而在嫩尖刚露头时就进行多次培土,茎尖未受阳光照射保持白色的称为白芦笋。绿芦笋可供鲜食、冷藏和远销出口,白芦笋一般用  相似文献   

18.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小亚细亚、南俄罗斯一带。芦笋以嫩茎为产品。因栽培方式不同,产品可分为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白芦笋一般用于加工制罐,绿芦笋可直接供食用,作  相似文献   

19.
全州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州县2013年引进绿芦笋品种试种,3年来,其宿根生长良好,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芦笋的播种育苗、选地整地、种植、田间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与培土、支架、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嫩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绿芦笋在全州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州县的绿芦笋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芦笋俗称“龙须菜”,学名石刁柏(AsParagusoficinalis),系百台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其嫩茎作蔬菜食用。芦笋原产于欧洲,我国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沿岸也有野生种的分布。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后已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芦笋分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产品形式,只要条件适宜,即有芦笋可采。白芦笋为培土软化后采得,绿芦笋则不需培上,两种芦笋风味各有千秋,但绿芦笋栽培管理更简单,营养价值更高。芦笋在热水中水后凉拌或炒食均可。因其风味独特、甘香味美而风靡世界餐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低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