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谢刚  海波 《齐鲁渔业》2007,24(8):38-38
好的水体是夺取养鱼高产的保证。如果水体中发生溶氧超标、金属超标、缺氧和种种污染,鱼类就会发生“毒水症”。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由于养鱼池塘经常施肥、用药、捕捞、遭遇涝灾等更易发生“毒水症”。鱼类中毒后短期内会造成大批死亡,造成严重损失。高温季节几种鱼类毒水症的防治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值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爆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爆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以达到防止养殖鱼类发生爆发性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好的水体环境鱼类才能健康生长,因此,调节和管理好水质十分重要。夏季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鱼类的排泄物增多,再加上高温、日照时间长,池塘水质很容易变坏,不但会影响池鱼的健  相似文献   

4.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注意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素芹 《齐鲁渔业》2004,21(7):31-31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如果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重视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可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水温高,水体溶氧极不稳定,鱼类活动力强,耗氧量大,拉网起鱼,风险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随着渔业的发展,"热水鱼"(水温较高的季节捕捞的各种淡水鱼)的捕捞愈加频繁,起捕量不断增加。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而又随时随地起捕"热水鱼"呢?现将捕捞要点介绍如下:一、拉网起鱼引发"热水鱼"死亡的原因与分析高温季节拉网起鱼,引发"热水鱼"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体溶氧量低、鱼类应激反应大、需氧量多、鱼  相似文献   

8.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问:近几年大宗淡水鱼高温季节一般会暴发哪些病害?答:夏季是养殖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鱼病暴发的高峰期。伴随高温季节的到来,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近年来,大宗淡水鱼类高温季节暴发的病害主要包括: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症、鲤疱疹病毒病、鲤鱼浮肿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  相似文献   

10.
<正>高温季节捕鱼,对鱼类的伤害很大,尤其是在大水体中,鱼类数量多,极易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为了降低捕捞对整个大水体鱼群的影响,并达到捕大留小、定量抽捕、均衡上市的目的,改进型定置张网应运而生。改进型定置张网在生产中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现已逐渐成为大水体在5-8月份捕捞鲢鳙鱼(俗称"热水鱼")的理想网具。一、结构用于捕捞"热水鱼"的改进型定置张网与普通张网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主要由翼网、八字网和箱网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多,既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季节,也是易出现暴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鱼类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其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耗氧量增加,而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藻类繁衍和微生物耗氧量也会大增,如控制不当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一般分为三点:①水质问题。大量投食造成鱼类排泄物剧增,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②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造  相似文献   

12.
张耀武 《科学养鱼》2005,(10):56-57
在池塘养鱼的生产中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尤其是精养高产鱼塘,鱼类放养密度较大,投饲、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因子也多,更容易发生鱼类浮头。浮头就是鱼类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活动,被迫上升到水面利用表层水进行呼吸,出现强制性呼吸的现象。泛塘是严重浮头并出现大批鱼类死亡甚至全部死亡的现象。它们能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正确分析鱼浮头的原因,识别鱼浮头的预兆,对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抢救池鱼有重要意义。一、浮头的原因1.缺氧造成的浮头缺氧引起的浮头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凌晨较为常见,主要是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缺乏。引起…  相似文献   

13.
六至九月,是鱼类增重的关键时期,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塘鱼吃得多,生长快,而鱼粪的分解和食场残渣的腐烂发酵也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病流行。特别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症”并发,死亡率可达90%以上。因此,在盛夏高温期,采用中药、西药和草药综合防治鱼类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成鱼养殖高产稳产的必要措施。一是坚持水体消毒,防止鱼病发生。高温期每隔半月用生石灰调浆泼  相似文献   

14.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4,(8):71-71
每年春夏季节,随着养殖水体温度升高,养殖水体理化因子日益多变,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生物滋生,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逐渐增多。如果养殖户片面追求高产,不考虑养殖水体的水源和水质条件,随意加大放养密度,将会导致水质恶化而引起鱼类泛塘和其它疾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主养花  相似文献   

16.
于世涛 《齐鲁渔业》2006,23(9):11-12
随着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加大和投饵量的增加,养殖水体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夏秋高温季节微囊藻危害频发,防治不当的池塘由微囊藻引起的死鱼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开封市城区拥有精养鱼塘面积933.3公顷,其中70%为集约化鲤鱼高产养殖池塘,面积近万亩,由于养殖密度高,单位水体载鱼量大,投饵量及鱼类排泄物多,残饵沉积,再加上有的养殖户不能及时清除塘底淤泥,造成底泥过厚,每到夏秋高温季节就会导致水质恶化,池水缺氧,鱼病频繁发生,给养殖户带来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是养殖水体最为关键的水质指标,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养殖水体的好坏。若含量超标,会造成鱼体皮肤、黏膜损伤,鱼的抗病能力下降,进而病害发生,甚至造成大规模的死亡。鱼的病害防治通常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措施,在防的措施上采取水体泼洒消毒剂、投喂药饵等方式,笔者认为这是鱼病防治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影响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超标会造成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等水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本文论述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理、毒性与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等,以期为安全有效地降解亚硝酸盐、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修复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