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正1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饲料产业的发展,我国畜产品的主要产量和饲养数量都已经名列前茅,成为当之无愧的畜牧业大国。肉类产品、蛋类产品和牛奶产品已经名列世界前茅,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同时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资讯导航     
2005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肉类同比增长5.6% 2005年全国各地围绕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主题,努力克服重大动物疫病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国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国实现肉类总产量7650万吨,同比增长5.6%。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省正阳县是全省优良生猪第一大县,生猪生产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被河南省政府确立为畜牧强县、畜牧业发展重点县,被农业部确立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为国家肉类的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正阳县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对正阳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正阳县持续调优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畜牧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民对于高品质肉类的需求,所以国家以及地方将发展有机畜牧业作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祁连地区发展有机畜牧业不仅能够合理的利用祁连地区较为辽阔的草原资源,为牧民提供创收途径和产生大量就业岗位,更可以减少因现代畜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以及为国内市场提供过更高质量的肉类。当前我国的有机畜牧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现今发展有机畜牧业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如何在解决有机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的同时抓住机遇是本文的讨论中心。  相似文献   

5.
新鲜牦牛肉的货架期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肉类保藏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肉的消费需求.肉类保鲜已成为肉类科学新的研究内容.牦牛是生活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牛种.青海省现有牦牛490万头,占全国牧牛头数的37.7%,是青海省畜牧业主体畜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资源依托.牦牛的发展直接影响青海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而牦牛肉的开发加工是关系到牦牛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扭转了肉类、禽蛋和奶类长期供应短缺的局面,畜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世后国际问的贸易准则,对肉类、禽蛋和奶类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中国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现状、地位和战略1.进入21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中国畜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肉、蛋、奶等大宗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和改革开放初期比,肉类总产量增长了6倍,禽蛋总产量增长了近10倍,肉类总产和禽蛋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肉类已达到47kg,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0kg多;人均占有禽蛋达17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目前,畜牧业已由家庭副业逐渐转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4%,上升到31%左右,四川、吉林、北…  相似文献   

8.
2002年 ,各地紧紧围绕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加强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工作 ,认真实施农业部《畜牧业行动计划》 ,围绕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继续保持了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2002年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形势2002年全国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奶牛、肉羊、肉牛草食家畜生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一 )生产持续发展一是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长。据行业统计 ,2002年前三季度 ,肉类总产量5089万吨、禽蛋1779万吨、牛奶800多万吨 ,肉类…  相似文献   

9.
湖北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猪居六畜之首,是湖北省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值占湖北省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猪肉消费也一直是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占据我省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75%以上。"猪粮安天下",确保我省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牧业生产和肉类消费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5年,全球肉类需求以500万t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对此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那么伴随肉类需求的增长,中国畜牧业又呈现哪些变化特点?在新形势下,中国畜牧业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已先后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畜产品生产大国。一方面我们看到畜牧业发展的成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肉类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际 《中国家禽》2002,24(21):1-3
我国肉类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畜牧业、肉类产量大幅度增加,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彻底摆脱了肉源紧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推进以肉、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采取招商引资建龙头、扶壮龙头带基地的方式,与河北香河肉类加工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鸡西华香清真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并借助这一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优质肉牛的产业化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国畜牧业发展总体情况长期以来,兽医药品行业为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兽医及药品行业的保障,中国畜牧业不会走到今天。我国畜牧业发展总体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五点:1.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肉类产量8 706.7万吨,禽蛋产量2 893.9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3 841.2万t,居世界第三,人均肉类占有量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生猪定点屠宰构思谈李有龙,吕志福(杭州市农业局)肉类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其卫生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在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和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把好肉类卫生质量关,防止疫病传播尤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疫情接连发生暴露了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弊端,特别是对我国肉类和肉类产品出口造成重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越来越得到关注并形成共识。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卫生安全日益重视以及动物疫病对肉类和肉类产品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不断加大,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也出现了新的趋势,迫切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发展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显著成就,畜牧业和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条件不断改善、生产方式转型成功,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肉类、奶类产品的需求呈现迅猛增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深入探究其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策分析,期待可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1发展绿色肉类加工业的必要性1.1绿色肉类加工业在我省绿色食品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快发展。可以肯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的普及,肉类产量和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超市需求的快速发展,绿色肉类加工业将在我省未来的绿色食品产业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2绿色肉类加工业是带动畜牧业向产业化发展的“龙头”,必须加快发展。我省畜牧生产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低、加工滞后、产品附加值低、养殖规模比较小、经营分散、优良畜禽种群少等问题。尤其是加工业严重滞后,极大地制约着我省畜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畜牧业持续十二年稳步增长,肉类生产发展很快,预计“七五”末肉类总产量达73.4万吨,比“六五”末肉类总产量50.46万吨,增长45.46%;预计“七五”末畜牧业产值17.2亿元(80年不变价),比“六五”末畜牧业产值12.3亿元,增长39.8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由“六五”末22.5%,上升到“七五”末的25%;“七五”期间畜牧业累计产值90.63亿元,年  相似文献   

20.
李凯年 《猪业科学》2003,20(4):18-21
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大国,肉类出口潜力很大,具有竞争优势。国家把畜牧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许多省份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并且寄希望于肉类出口。我国入世后,虽然肉类进入国际市场的门开得更大了,但是门槛却越来越高了。从2002年年初起,欧盟、日本等国就先后对我出口肉类进行封关和提出空前苛刻的检验检疫要求,使我肉类出口全面受阻。据统计,2002年,我国肉类出口不到47万吨,其中,冻家禽28.2万吨,比2001年减少19.5%;鲜、冻牛肉1万吨,减少45.3%;鲜、冻兔肉不足1万吨,减少72.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