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云南红梨系列品种35,95-2,32为试材,对其生长发育中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梨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在生长发育期间生长特点呈单S形曲线,即在开始生长时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减慢,最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2.
赵升文 《云南农业》2009,(12):38-39
云南红梨是目前梨类产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系之一,品质优良,外观美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笔者就鲁甸引种云南红梨6年来的成功实践,对云南红梨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探索和总结,希望对促进云南红梨在鲁甸及其他区域的种植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云南各州市,特别是在昆明水果市场上,红梨以其色红味香,果形端正、质脆、汁多、味甜略带酸等特点。深受厂大消费者喜爱,成了水果市场上的新宠。红梨出了名,安宁的红梨更出了名,红梨成了云南的又一特色水果,这与昆明安宁红云园艺场场长张力的努力和他对红梨产业的执著是分不开的,因为近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红梨的种植推厂,被誉为云南红梨的开创者和推广者。  相似文献   

4.
昆明红梨又称滇臼红梨、云南红梨,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果树育种专家王宇霖研究员用云南地方品种“火把梨”的花粉与日本“幸水梨”杂交获得种子后,带到新西兰播种,从实生苗中选出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祥云县1959年建站以来的气象历史数据,结合2005年以来刘厂镇等乡镇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数据和祥云县内各云南红梨种植基地的红梨品质、产量情况,开展云南红梨生长的日照、降雨、温度、需冷量等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祥云县年平均气温14.0~17.0℃,极端最低气温-7.0℃以上,年降雨量500~1 000 mm,年日照时数2 200~2 630 h,海拔1 600~2 100 m,缓坡地、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灌溉和交通便利的区域适宜种植推广云南红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牟定县蟠猫乡云南红梨生产现状,分析了蟠猫乡云南红梨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将云南红梨产业培植成蟠猫乡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之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牟定县蟠猫乡将云南红梨产业培植成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科技措施,如何进行牟定县蟠猫乡云南红梨产业化开发,实现云南红梨的商品率和附加值,现作一些个人浅谈: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06,(3):62-62
昆明安宁红云园艺场位于安宁市西郊11公里,距昆明43公里,基地面积1160亩。其中母本园36亩,红梨苗圃基地80亩,挂果梨2000株。该场提供的红色梨是目前云南乃至全世界最好的优质高产特色梨品种之一,于1998年该场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前所长,中国育种专家王宇霖教授共同合作,在新西兰用云南的火把梨与日本优质梨杂交育成。2001-2002年再次引入该场的红香蜜、红酥脆、红味美思等红色梨品种,株株长势健壮、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红色梨具有色红味香,果形端正、质脆、汁多、味甜略带酸、耐贮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微型组合冷库是一种新亮点农业机械,于2007年列入云南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在中国红梨之乡——云南安宁得到了推广运用,作者介绍了这一新亮点农业机械在红梨保鲜贮藏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安宁红梨     
《农家科技》2011,(11):24
<正>云南安宁红梨2003年从新西兰引进,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其父本是中国云南的火把梨,母本是日本的幸水梨,最开始是在新西兰的一个果树研究所培育出来的。目前红梨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每亩2000千克以上。安宁红梨除了丰产以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体  相似文献   

11.
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了解乌鲁木齐北郊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规律,为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仁用杏龙王帽和优一为试材,于杏树落花末期开始,每隔10 d,每品种随机采摘10个发育正常的果实,观测果实、果核与杏仁的鲜重、纵横径、干重的动态变化.[结果]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期可分为果实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果核及杏仁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快速生长和缓慢生长两个阶段,果核的快速生长与果实的快速生长时期一致,杏仁在果实与果核即将缓慢生长时开始快速生长发育,3周后,生长变缓慢,持续至果实成熟;果实、杏仁的鲜重和干重质量动态曲线呈较明显的"双S"型曲线.[结论]果实发育约需90 d,生长发育动态呈"双S"型曲线;杏仁在快速生长期即将结束前,干重积累量较少,而其开始缓慢生长时,干重开始明显积累增长;调控果肉、果核与仁的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对杏仁的产量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调查结果表明,移栽稻田蜘蛛在分蘖期缓慢增长,拔节到齐穗期迅速增长,齐穗期后呈稳定增长,直播稻田蜘蛛消长曲线与移栽稻田一致,仅迅速增长期比移栽稻田迟10~15d,稳定增长期迟5~10d,移栽稻田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直播稻田。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用药时,由于田间环境和各种蜘蛛的发育阶段不同,对水稻后期蜘蛛种群优势种比例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草莓果实从谢花后3d到成熟期间生长发育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纵、横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平稳增长;果实重量和体积在白果期前缓慢增长,然后快速增长;果柄的长度与粗度在幼果期增长先快后慢,之后基本停长;含糖量在果实发育后期呈上升趋势;含酸量从谢花后3d开始增加,到半红期达到最大,然后再下降;“石莓4号”的维生素C含量从幼果到果实成熟一直增长,而“达赛莱克特”在白果期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再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高度对白肋烟茎叶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达州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700 m,1 000 m,1 300 m)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株高、有效叶数、叶面积、茎围等生长发育动态均符合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的变化规律,海拔高度对各指标的变化模式有显著影响。在海拔700 m条件下,茎秆、叶片进入快速生长期早,生长速率高,茎叶生长主要集中在移栽后40~60 d,移栽后68 d即进入打顶期,之后茎粗继续增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烟叶生长发育变慢,表现为进入快速生长期变晚,生长速率降低,特别是在1 300 m高海拔地区,出叶晚,茎叶生长慢,烟株打顶期比海拔700 m处理晚15 d,砍收期晚30 d,不利于正常成熟和晾制。  相似文献   

15.
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分析,以便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呈典型的"S"型曲线,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表现为定植至定植后18 d缓慢生长,18 ~39 d快速生长,39 d后又缓慢生长,单株果数的快速增长出现在定植后45~65 d;5个测定指标的日增长量均呈抛物线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株高在定植后18~39 d,茎粗在定植后13~18 d,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单株果数日增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定植后13、39和45~55 d.说明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植株合理的生长发育动态是取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黄瓜的4个生长时期分别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取样并测定土壤的无机阴离子含量,研究了无机阴离子NO3-、SO42-和Cl-在土壤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阴离子在垂直方向的含量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NO3-下降缓慢而持续时间长,SO42-和Cl-开始下降幅度大,后变得缓慢.土壤阴离子在垂直方向的运移变化比水平方向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08~2009年对Neilson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促进果实膨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eilson脐橙果实生长曲线呈大抛物线形;2008年6~9月果实纵径月增长率分别为37.55%、31.11%、17.19%和10.95%,同期横径月增长率分别为26.22%、45.42%、13.32%和21.36%;2009年果实纵横径的月增长率分别在6、8和11月出现3次高峰,纵、横径月增长率分别达到20.0%、17.0%、14.5%和20.06%、21.75%、15.49%;果实自12月着色成熟~次年3月,酸含量缓慢下降,果汁、全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缓慢提高或保持稳定,果实风味浓、酸甜适中,是一个适宜留树保鲜的晚熟品种,但留树时间不宜超过3月。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两种球花报春植物滇北球花报春、滇海水仙花为材料,初步研究了两种报春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两种球花报春播种后不同生长期的株高、冠幅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叶数变化趋势不同,滇北球花报春的叶片数量先升后降,滇海水仙花的则持续增长;滇北球花报春需经过冬季低温后于次年3~4月开花,而滇海水仙花当年12月即能开花;滇海水仙花在开花的同时进行匍匐茎无性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