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Google earth应用于湿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湿地调查普遍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的“3S”技术。即在GI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获取湿地类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所属流域、植被类型与面积等信息,借助GPS进行地面验证和辅助定位,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收集最新资料获取水源补给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保护管理状况等要素的数据。对遥感图像的要求主要是:时间相差一般不应超过2a,一般应保证分辨率在20m,云量小于5%。  相似文献   

2.
刘瀛 《辽宁林业科技》2020,(4):59-60,63
应用遥感影像区划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卧龙湖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湿地类型、湿地动植物分布情况等信息,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基础,为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美国IKONOS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运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情况,对江都市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获取了该市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平均海拔、植被类型及其面积、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动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分析了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保护与开发湿地资...  相似文献   

4.
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航拍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广州市的湿地分布、面积、类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总面积79 284.0 hm2,湿地资源呈现河流湿地丰富,大小河网纵横交错,湿地类型较多,分布不均等特点。从湿地管理机构、湿地类型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湿地管理法规、政策几方面分析湿地保护管理现状。针对目前湿地保护及管理中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围垦行为和水体污染等问题,提出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设,控制污染,促进湿地恢复,建立监测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遥感影像为依据进行现地核实,对昭阳区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昭阳区境内湿地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种类型,共140个斑块,面积4 940.15 hm~2;湿地植物类型有6个;湿地野生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金雕、苍鹰等310余种;分析湿地特点及分布规律。当前昭阳区湿地资源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系统抗干扰能力弱,还未实行生态补偿。藉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湿地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湿地资源具有湿地类型齐全、分布集中、湿地生物资源丰富等特点,指出当前湿地主要存在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过度围垦、过度渔猎、外来生物入侵、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制体系、大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域建设、建立湿...  相似文献   

7.
大庆湿地类型及物质生产价值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市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庆地区2007年LANDSAT TM遥感图形解译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大庆湿地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并选用市场价值法对大庆湿地物质生产价值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大庆湿地水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主要有动物产品和植物产品,经估算2010年研究区域范围内水产品总产值0.91亿元,芦苇价值为949万元,水稻价值295万元,大庆湿地物质产品总价值1.03亿元。  相似文献   

8.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湿地资源的类型和面积、受威胁因子、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保护区范围内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33.22万公顷,湿地综合受威胁状况为轻度威胁。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影像、地形图、GPS相结合的方法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江西省广丰县境内的湿地类型、面积、动植物状况、受危害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境内湿地类型共2大类4个类型,总面积2871.76 hm2,以河源湿地为主,境内的湿地类型退化较严重,由人为干扰和自然因素破坏严重引起。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10年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反映出辽宁省湿地资源现状,阐述了辽宁省湿地分布状况,揭示了辽宁省湿地分布呈现出类型多、面积大、区域差异显著、沿海多、内陆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SPOT-5遥感影像特征,对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部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进行森林旅游资源遥感调查。在对研究区内地质、地形、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处理遥感影像,建立了调查解译标志,并结合实地调查核实和纠正,对该区域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解译和提取。将旅游资源划分为3主类、8亚类、26种基本类型,分别对各类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研究,证明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一种直观快速的有效调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湿地现状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论述了长江三角洲湿地主要类型,针对长江三角洲湿地面临的围垦、污染、淤积和沼泽化、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等威胁因素,提出了如何缓解或消除威胁的建议,并针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趋势,提出长江三角洲包括湿地在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应用RS技术对南昆山森林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遥感技术,结合SPOT-5遥感影像特征,对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部的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进行森林旅游资源遥感调查.在对研究区内地质、地形、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处理遥感影像,建立了调查解译标志,并结合实地调查核实和纠正,对该区域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解译和提取.将旅游资源划分为3主类、8亚类、26种基本类型,分别对各类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研究,证明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是一种直观快速的有效调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广东粤西湛江、雷州半岛区城CBERS-02遥感影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遥感影像的方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和融合处理,采用遥感图像多源信息复合、人机交互解译与GIS技术相结合的解译方法,实现湿地信息的提取,提取的总精度高达83.5%,比单纯的采用监督分类精度提高20%,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为广东湿地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宣州区完成了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但统计的湿地为面积8 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未涉及小面积湿地斑块,调查结果未能全面反映宣州区湿地现状,也不能为地方政府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近期1∶10 000地形图为基础,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运用ArcGIS软件解译判读,进一步探明了小尺度湿地面积,对于我国小尺度湿地调查与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植物群落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红树林是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典型的湿地植被。为全面掌握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红树林植物群落类型与特征,根据遥感影像及无人机拍摄影像获取公园内红树林分布岸线及分布面积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判断红树林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边界;布设6条调查断面,设置样方进行红树林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红树林植物群落分布与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19种红树植物,包括5个群系15种群丛类型;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群系分布面积最大,具有原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公园兼具河口型和开阔海岸型环境,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红树林群落和演替结构。该研究结果可为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DCT与ELM的湿地类型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湿地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作为ELM的输入数据,将遥感影像进行FDCT变换分解,获得影像的高频曲波变换系数和低频曲波变换系数,选取高频部分曲波变换系数组合作为地物的纹理特征;采用连续可微的Sigmod函数作为学习函数。湿地类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湿地类型的自动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了86.7%,高于传统SVM方法 76.5%的分类精度,Kappa系数超过0.83,为湿地景观遥感动态监测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9、1999和2010年三期宝清县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GIS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宝清县自1989年以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宝清县近20 a间优势景观为耕地、林草地和湿地,三者斑块总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其他景观类型呈补丁状分布在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经历了从剧烈到减缓的过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大量林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向耕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林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斑块数量增加,使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多样性和异质性减少,引起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的降低。为防止人地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建议相关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湿地、林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生态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临沧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及现地核实的方法,对临沧市湿地资源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全市有湿地29 102.61 hm2,其中,自然湿地12 949.86 hm2,人工湿地16 152.75 hm2。分析全市湿地的特点有:湿地类型多,湿地面积小,人工湿地比重大,生态区位重要等。湿地保护中存在着湿地环境污染加剧,外来物种入侵,水电工程改变生物群落等问题,藉此提出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绍兴市上虞区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及分布特点,划分为三个湿地保护功能区,并分区对不同类型湿地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北部近海与海岸围垦湿地区主要为滨海湿地,通过减少过度围垦、加强鸟类栖息地重建、控制养殖塘污水等措施进行保护;中部平原河网湿地区包括中东部平原,以河流、输水河、养殖塘等为主,主要通过各类面源污染整治工程进行治理;南部丘陵河谷湿地区主要包括西南部低山丘陵及水库湿地,通过水源涵养林营建对湿地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