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苗期不同追肥种类和追肥量对嘉定白蒜植株生长、蒜头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追肥中的氮、钾比例,可促进大蒜植株健壮,显著提高蒜头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使用专用掺混肥(BB肥)增产效果优于普通复合肥和复混肥,最佳追肥方案为专用BB肥40kg/6667m^2配合尿素4.6kg/666.7m^2,N:P2O5:K2O为10.1:4.0:8.0。  相似文献   

2.
番茄对肥料十分敏感,追肥时应掌握"一控、二促、三喷、四忌"的原则. 1控 番茄定植至坐果前的这一段时期,应看苗追肥,控制追肥量.若追肥过多且过于集中,易造成植株徒长,甚至引起落花落果.因此,一般都应控制追肥量,略施稀粪水或生化有机肥液即可,除非植株严重缺肥.  相似文献   

3.
一、追肥 小果番茄需肥量大,除基肥外,始花至结果期追施速效氮肥效果较好,但控制追肥量很重要。主要追肥3次,第1次在定植后14天左右,第2次在定植后35天左右,第3次在第1次采收后,视植株生长情况确定施肥量,一般每亩施7.5公斤左右为宜,以后随着植株长大,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  相似文献   

4.
一、蔬菜采用叶面追肥有哪些好处 1.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郝汉林 《农友》2001,(2):11-11
在进行棚室蔬菜生产时.遇到下列情况直考虑进行根外追肥:一是基肥的施用量不足,植株有明显地脱肥表现,而此时又不便于灌溉进行土壤追肥时:如营养生长盛期喷施尿素,盛果期喷施磷,钾肥等;二是植株根系受伤或植株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如幼苗移栽,冬季因灌水使地温骤然降低引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等;三是植株密度过大.根系吸收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6.
武森修 《新农业》2005,(1):36-37
作物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  相似文献   

7.
1989年4月-10月对5种不同追肥处理精养鱼池的浮游生物和不同水温下追肥后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肥追肥鱼池的浮游植物理平均为51.87-88.71mg/L,在适宜肥水指标内;以隐藻为主,蓝藻极少。浮游动物量为2.27-3.43mg/L,以轮虫为主。追肥的效应时间和肥效持续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探讨了追肥周期、追肥量、氮磷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铵是一种良好的鱼池用氮肥。  相似文献   

8.
一、蔬菜采用叶面追肥有哪些好处?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柯志强 《现代种业》2005,(5):10-10,17
油菜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和苔肥,巧施花肥。基肥占总肥量的60%,追肥占总肥量的40%。  相似文献   

10.
西瓜追肥的原则是:轻施提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结果肥。 西瓜幼苗根系分布范围小,对于深层的追肥难以吸收利用,应补施速效肥促进生长。根据我中心近几年的实践,在西瓜4-5叶真叶期于苗的一侧10厘米处开浅沟,每亩施尿素5千克,封沟后浇水。苗期追肥切忌用量过多,距根太近,以免伤根而形成僵苗。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蔬菜采用叶面追肥有哪些好处?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①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②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5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③叶面追肥可以促进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根部  相似文献   

12.
1基肥、追肥的合理配制 1.1基肥的配制和选用.大白菜播种前,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或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40公斤、氯化钾10公斤;也可直接选用氮、磷、钾各含15%的三元素复合肥60~70公斤为基肥,基肥一定要在播种前施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追肥施用后,能促进大白菜植株根系发达,显著提高其抗逆抗病机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确定延缓叶片衰老的追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嫁接苗/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等氮量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的影响及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特性。【结果】不同追肥处理,植株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花芽分化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采收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盛花期均以一次性追肥处理最高,三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一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在花芽分化期均以二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在果实成熟期均以三次追肥处理最高,一次追肥处理最低,且与三次追肥处理差异显著;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Ndff值差异显著,三次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和二次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三次追肥处理植株的总氮量、吸收的15N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结论】三次追肥处理能增强苹果叶片对氮的吸收调节能力,延缓生长后期叶片衰老,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蔬菜根际液体追肥的具体方法是.首先要配好多元素肥液.苗期肥液配方为氮0.1%,磷0,2%.钾0.1%.结果期采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的混合肥液。将配好的肥液装入一种根际追肥器里.苗期每株每次注入根际土中300毫升.共注射施肥1—2次.结果期根据植株长势注射施肥3—7次。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施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的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钾肥、叶面喷肥是转基因抗虫棉施肥技术的核心。重施基肥,增施钾肥,氮、磷、钾合理配施对转基因抗虫棉前期弱生长势的快速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干物质积累比对照提高15%~20%,皮棉增产8.4%~19.o%;追肥以初花期为宜,分别比盛蕾期和盛花期追肥增产7.1%和14.8%;叶面喷施KH:PO4及与尿素和硼肥的混合液2~3次,能明显减轻后期早衰,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用植株反射仪法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块茎形成期对氮素营养诊断的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植株NO3^-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6331.4mg/kg、4112.9mg/kg。这两个时期可以作为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的最佳时期,并根据植株硝酸盐诊断,建立了推荐追肥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任俊香 《河南农业》2011,(12):23-23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就是把肥液喷洒到作物的茎叶上,利用茎叶吸收养分的功能进行补充施肥。小麦的生育进入中后期后,植株逐渐由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生菜为研究对象,在基肥氮素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复合肥的追肥浓度对生菜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施用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生菜植株生长;发棵期,在低追肥浓度5%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4.02 g和3.18 g;产品器官形成期,在中追肥浓度10%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24 g和13.72 g。复合肥料1、2在低追肥浓度5%时产量最高,分别比次高产增产22.05%和30.85%。(2)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随着追肥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肥料1,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97 g/kg和38.08%;复合肥料2,肥料氮素利用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48.17%,植株全氮含量则在中追肥浓度10%时取得最大值4.02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植株的全氮含量差异不大。(3)不同追肥处理,复合肥料1在中追肥浓度10%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95 g/kg;复合肥料2在低追肥浓度5%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87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土壤的全氮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不同追肥浓度对10~20 cm中层次的土壤致酸作用较明显,此外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综合以上指标的测定,为实现生菜的优质高产,建议追肥浓度以5%~10%为宜,产品器官形成期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浓度。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基质栽培黄瓜化肥吸收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以蛭石∶鸡粪=2∶1为基质配方,研究了有机基质追施不同化肥对黄瓜产量及其N、P、K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处理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土培对照,化肥追肥量较大的高肥与中肥处理的黄瓜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基质栽培各处理的黄瓜植株主要器官N、P、K浓度以及吸收量随化肥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N与K利用率随氮肥和钾肥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P与之相反。氮肥和钾肥追肥量增加,基质中N、P、K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宋桂娇 《吉林农业》2007,(10):19-19
追肥的主要作用是用肥料来调节作物的长势和长相,满足作物生育中后期对营养的需要,促进植株更好地生长发育,以增强其抗逆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但追肥要掌握技巧。追肥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掌握各种作物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尽量做到在营养盛期进行科学追肥,这样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