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尤其是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筛选和培育抗锈基因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上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运用。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已命名和暂命名的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来源、染色体定位、分子标记研究及基因克隆状况,回顾了我国抗性品种与生理小种对抗的演变,并从抗条锈病基因抗性表达的发育期、遗传方式、抗性状况、在生产中出现的频率及遗传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加以评价,为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浅析了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都在10%-30%。2005年9月,省植保植俭站对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开展普查,发现卢氏县自生麦苗上存在大量的锈病孢子,鉴定为条锈和叶锈混生。小麦条绣病在河南不能越夏,怎么调查中出现了条锈孢子。为彻底搞清楚条锈病能否在户氏县高寒山区越夏,我们开展了小麦条锈病在户氏县越夏规律研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麦条锈病是我区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年来连续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小麦条锈病特征特性,分析鲁山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并提"以种植抗锈良种为主,药剂和栽培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对指导我县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锈病根据其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6.
防治小麦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业 《新农业》2011,(7):20-20
小麦是河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3200多万亩。受综合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河北省连续两年偏重发生,因此必需对小麦锈病的防治高度重视。1.危害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常造成严重损失。小麦3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其次为秆锈和叶锈。  相似文献   

7.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等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条锈病病原为条锈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通过对临夏广河县小麦大田的调查,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国内现有小麦品种的抗条锈性及品质状况,对40个小麦品种(系)的品质参数,以及反映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量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小麦品质与抗条锈性的相关关系,同时筛选了影响小麦品种抗条锈性的主要品质参数。结果表明:(1)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与小麦条锈病普遍率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是影响小麦条锈病的最主要自变量,加强小麦品种稳定时间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小麦品种(系)的抗条锈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麦锈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区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根据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1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是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菌源地和生理小种变异的策源地之一,在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大区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四川省连年大发生,已成为影响四川省小麦生产安全的第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新的条锈病小种的出现,许多小麦品种都丧失了抗性。从几个方面分析小麦抗条锈性分化的原因,以期制定出相应的抗病措施,防止条锈病的爆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是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越夏桥梁地带。小麦条锈病是庆阳市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1985年、1990年、1991年、2002年四次大流行,特别是1985年的特大流行造成全市小麦减产19万t,部分地方造成颗粒无收,至今人们记忆犹新。认真搞好这一地区的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是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治理小麦条锈病的重要内容,也是庆阳市植保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3.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俗称为“黄疸”、“黄筋”,其中条锈病是小麦的重大病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20~30%。据估计,1950年和1964年小麦锈病大流行时,分别减产120亿斤和60亿斤。解放后30年来的经验证明,防治小麦条锈病必须贯彻“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药剂和栽培防治为辅,土洋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而种植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65~1976年十二年间,小麦条锈病在我  相似文献   

15.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它分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条锈病在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文山州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文山州小麦条锈病呈始见期早,发病重,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广,北部县份发生程度重等特点。文山州加强小麦条锈的监测,重视综合防治工作,结合好"一喷三防",提升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一般减产都在10%~30名.2005年9月,省植保植俭站对小麦条锈病越夏情况开展普查,发现卢氏县自生麦苗上存在大量的锈病孢子,鉴足为条锈和叶锈混生.  相似文献   

18.
选用2008—2018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16个小麦品种,在绵阳通过田间自然诱发,评价小麦抗条锈性,意在选择较抗条锈病小麦品种,为四川小麦生产降低条锈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对小麦几个生育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川育26、川麦59、川麦67、绵麦51、川育23、西科麦9、绵麦112表现为中抗,绵麦367表现为中感,其他品种均表现为高抗。不同生育期小麦的抗条锈性表现不一致,部分小麦品种的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病情指数存在差异性,且各抗性组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川育26、川麦67、川育23、绵麦112、绵麦367抗条锈性减弱,且绵麦367出现感病,已不适合于该地区,其他品种依旧表现出较好抗条锈性,同时生产上及时防治条锈病才能减缓病情加重、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是武山县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2万公顷左右。其中川区水浇地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县小麦面积的30%左右,产量占50%左右,在武山县粮食生产中有着重要地位。由于武山县地处全国小麦条锈病疫源区之一的甘肃省天水陇南地区,条锈病是川水地小麦生产的最主要威胁,条锈菌在当地周年循环侵染,生理小种变异速度快,新品种抗锈能力持续年限短,品种更新更换速度快,积极引进推广抗锈新品种是当地小麦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2015年我们选择去  相似文献   

20.
广元既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冬繁区也是越夏区,开展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能够减轻小麦条锈病在陕南、甘南、川西北和川中片区的流行危害和防治压力。研究通过建立小麦条锈病生态控制示范区和观测圃试验站,开展了小麦-胡豆套作、小麦-油菜间作、不同小麦品种混播、药剂拌种以及药剂防治示范,同时进行四川省主播小麦品种抗锈性筛选。2008至2014年间,在广元市小春粮食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铲除自生麦苗、合理品种布局、强化病情监测与预报、推广药剂拌种、适时药剂防治以及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技术3.85×106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