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制约茶树叶片水势的部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贝折射仪观测法系统测定了在不同种植密度、修剪程度、品种季节下茶树叶片组织的水势。发现水势随叶片含水量减少、种植密度增大和修剪程度加重而降低,盛夏水势低于严冬。  相似文献   

2.
我场种植的茶树为云南大叶种及海南大叶种,以往从种植到试采需2~2.5年时间,通过5~6次的分段定型修剪才行。虽然每次都进行低位定剪,但由于品种特性仍会出现高脚树型,并且由于修剪掉大量枝叶,消耗  相似文献   

3.
根据许多研究者的资料,茶树修剪物质数量的变异与修剪类型、茶类采扎方法、老叶的采摘、施肥等情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不进行冬耕的土壤上,茶树行间修剪材料的动态与茶树郁闭程度有直接关系,郁闭茶园修剪材料的积累比稀疏茶园多得多。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下,茶树的生态条件是不同的,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为了确定茶树最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1942年  相似文献   

4.
投产茶园经一年的采摘进行适度的轻修剪,是一项重要的树体管理措施,这既是整柿树容、方便管理的需要,也是维持采摘面育芽能力,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刺激芽叶萌发的手段。关于轻修剪时期,有的学者认为茶树休眠期剪好,有的认为春前动前剪好。究竟那个时期适合我镇的气候与茶树品种,特别近几年“明前茶”在市场上畅销,在那个时期修剪才有利于“明前茶”生产?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陈荣不茶园初试,该园1982年种植福云6号品种,于1993年改变在春茶前修剪为10月下旬修剪,结实1994年他的茶园最早吐芽,比其他相邻茶园提早采摘.1994…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葡萄种植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但不少果园管理粗放,果园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粘重,养分不足,葡萄树势衰弱,生长期又正是高温多雨季节,病虫危害十分猖撅,造成严重损失,制约了我市葡萄的生产。树势衰弱及高温高温是病虫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围绕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增强树体抗病虫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一、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是防治葡萄病虫害的根本1、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应采取高篱棚架或水平栅架,提高架面;并进行合理修剪和及时打顶、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温室切花月季‘红色恋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切花月季‘红色恋曲’为试材,通过对2个不同修剪方式(剪枝、折枝)和不同修剪长度水平进行研究,选出适宜该品种的修剪方式及剪枝长度。[结果]最佳的折枝处理和剪枝处理部位位于距枝条基部20cm处,且折枝修剪处理较剪枝处理效果更佳。[结论]该品种在生长期中,折枝处理更利于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1993年开始进行春季改造试验,既保留了当年明前茶,又不影响树冠的恢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永泰县园艺场茶园1979年开辟,山地红壤茶园10O亩,种植福云6号为主,亩植3000-3500株/亩,行距l.sin,小行距30cm,株距20cm。当年套种印度研豆压青改造土壤。定植后经4次定型修剪。常年管理中耕除草结合追肥2至3次,亩施尿素20-30公斤,雨后撒施。每年停采后轻修剪一次。采摘标准按一芽二至三叶标准采摘。改造前年亩产50公斤,最高产量曾达13o公斤,树冠高1.4-1.Zm,上部多鸡爪技、细弱技。1993与1994年春连续改…  相似文献   

8.
正茶产业是云南德宏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统筹城乡、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目前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德宏州山区和半山区增收致富潜力较大的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德宏州在茶树机械修剪工作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修剪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来,修剪面积达57594.3亩,茶农从中得到实惠,茶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德宏州茶叶科技进步和茶叶产业的提质  相似文献   

9.
目前庭院成龄葡萄越来越多,为了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收入,现就庭院栽植葡萄的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架式、整形和修剪一般采用1×6米株行距的小棚架,每株留2个主蔓,每蔓每延长术留3个枝组,冬剪时以短梢修剪为主,每个枝组留2个结果母枝。处于下位的结果母枝可剪留2节,上位结果母枝可根据品种特性和需要适当长留。同时对枝组要回缩更新,使结果母枝尽量靠近主蔓,以保证枝组健壮紧凑,防止外移。2夏季修剪抹芽和定技株芽一般在嫩消展叶之前进行去瘦弱芽,保留一个健壮芽。凡是一个芽眼中出现2-3个新梢的,一般选留健壮的,由多年生…  相似文献   

10.
周章添  谭小红  潘周光 《茶叶》2008,34(2):111-114
本文主要针对南方茶树主要种植在高山,且种植分散,目前对年龄老化的衰老的茶树的重修剪采用人工砍切方式.修剪劳动效率低下、修剪质量也比较低,对茶树生长十分不利.本文分析了现有修剪设备的结构特点,指出其在高山上修剪作业的适应性不足,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茶树重修剪机械设备,对修剪机所用刀片的材料、结构进行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设计.为茶树的重修剪设备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二足龄在圃茶苗离地15cm主茎粗和分枝数均优于一足龄在圃茶苗且差异极显著,不存在树势变弱现象;二足龄在圃茶苗的分枝高度随修剪高度的提高面提高;提出:二足龄出圃茶苗,一足龄时离地10cm在圃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二足龄移栽时离地2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三足龄早春离地40cm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四足龄早春再离地50cm进行第四次定型修剪。以期培养合理的丰产树冠。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摘     
目前苏联多采用柯尔希达新品种,并以单株种植。柯尔希达新品种的节间较地方普通种长。从1972年3月起,对二足龄无性繁殖茶树柯尔希达种进行定剪试验,分设两个处理。Ⅰ(对照),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10—12cm,第二次30cm;Ⅱ.第一次定剪  相似文献   

13.
修剪的目的有两个:(1)控制茶树生长和(2)刺激茶树生长。本文主要讨论修剪的第二方面,即刺激茶树生长。在阿萨姆的茶树,正常的修剪是一年进行一次,但是在象大古岭这样的地区,修剪则是根据茶园地势的不同而定的,一般为2—4年进行一次,也有长到7  相似文献   

14.
茶树树型修剪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茶树修剪时间的确定茶树何时进行修剪,要根据茶树的生育周期待.性、茶树根系内含物和茶树生理状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的。以我省、我区的大面积种植的福云6号为例进行分析。从3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这是茶树枝消生产旺盛的季节,而从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都是可供选择的修剪时期。据科研部门的研究表明,2月份茶树根部贮存的淀粉量等糖类物质最多,同时吸收的无机物也比较多。实施修剪后,切口的的愈合有比较丰富的有机物质作基础。春季气温逐渐上升,水温条件比较好,对修剪切口的恢复有好处。综上所述,在2月份春茶茶芽萌动之前…  相似文献   

15.
荔枝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品种混杂和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要使荔枝高产优质,就必须注意选择适宜品种,改进种植和栽培技术,并采用整形修剪、植物面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谈谈茶树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剪是茶树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茶叶优质、高产,保持树势健壮,延长茶树经济寿命关系很大。同时,也为茶园管理,实行机器采茶,提高采茶工效提供了条件。茶树修剪方法,按修剪程度及作用,可分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和定型修剪五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轻修剪和深修剪主要用于成年投产茶树,其目的是促进茶树芽叶发得多,长得好,并进一步调整采摘面,提高采茶工效。轻修剪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如果茶叶采摘及时,茶树蓬面整齐的,也可以隔年进行一次,每次修剪高度一般应比上次提高3~5厘米。当茶树由于多年采摘和轻修剪的刺激,树冠面上分枝过于密集,且多结节  相似文献   

17.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6,28(1):43-43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献摘要     
茶树常规、有机和生物动力农业种植方式的比较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为期3年的修剪周期内完成的试验清楚地表明,有机和生物动力农业种植方式获得的茶叶总产量显著低于常规农业种植方式,减产幅度达23%~37%,其中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减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生物动力农  相似文献   

19.
“福云六号”自1978年在我县引种成功后,目前全县已推广种植面积2000多亩。由于“福云六号”在我县自然条件下具有成园快、产量高、品质好 抗逆力较强的特点,推广后深受广大茶农欢迎。 俗语说:“良种要良法”。现就多年来试种 “福云六号”,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修剪:“福云六号”栽后一年可长60厘米左右,因此栽后第二年春一定要定型修剪,连剪三年。即第一刀留25厘米,第二刀留45厘米,第三刀留65厘米,三次定剪后可形成采摘面。如第三刀以采顶芽代剪,效果也很好。成龄树冠的修剪主要是修平,以利春芽发齐。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987年,研究了更新茶树的最佳修剪高度和打顶高度。修剪采用离地面30.0、37.5、45.0cm三个高度;打顶采用离修剪面15、20、25cm三个高度。研究表明:不同修剪高度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但在37.5cm高修剪可获得最高产量(815公斤/公顷);在茶梢生长高于修剪处15cm时进行打顶,由于适宜的叶片保留量,因而可获得874公斤/公顷的最大产量,进一步增加打顶高度会使产量下降,高于修剪处20cm进行打顶产量只有730公斤/公顷。(茶叶产量均为干茶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