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鸭瘟及其病毒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其多发生于鸭、鹅以及多种雁形目禽类中。第一次被报导荷兰的家鸭感染了鸭瘟病毒后,许多地区养的鸭子都有这种病例发生,我国也不例外。于是鸭瘟迅速传播并流行,导致了各地的鸭子发病,严重的引起死亡,从而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鸭  相似文献   

2.
鸭瘟的诊治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有些病鸭头颈部肿大,故俗称为大头瘟。1999年5月,宫南县虎园村李某饲养的1000只小鸭,61日龄时突然发生鸭瘟,死亡率达43%。经笔者及时诊治,病情得到控制。病原特性世界各地分离的所有鸭瘟病毒,都具有共...  相似文献   

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疫苗质量、免疫剂量、免疫程序、免疫状况、防疫意识、兽医检疫、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本文就鸭瘟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 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  相似文献   

5.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蛋鸭,15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羽,诊断为鸭瘟,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150日龄蛋  相似文献   

6.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09年9月某养鸭户从外地购得樱桃谷苗鸭1000余只进行饲养,不到1个月就陆续发病全部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初,我县长安镇新安村某鸭场饲养的番鸭雏苗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发病季节、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番鸭花肝病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伍盛敏 《动物保健》2011,(Z1):51-51
近几年来,急性鸭病的发生不但给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且还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急性死亡的鸭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总结如下。一、外观鉴别要点1.鸭霍乱、鸭副伤寒使鸡鸭都发病。2.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病于鸭。鸭瘟的成鸭发病多于幼鸭,鸭病毒性肝炎的雏鸭发病多于成鸭。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急性鸭病的发生不但给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且还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急性死亡的鸭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总结如下。一、外观鉴别要点1.鸭霍乱、鸭副伤寒使鸡鸭都发病。2.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病于鸭。鸭瘟的成鸭发病多于幼鸭,鸭病毒性肝炎的雏鸭发病多于成鸭。  相似文献   

1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21年4月一群268日龄种鸭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荧光PCR检测,诊断为鸭瘟.及时采取隔离、淘汰、鸭瘟疫苗紧急免疫接种,病情得到控制,结合该地区鸭瘟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鸭瘟疫情必须多方面措施综合防控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鸭群健康,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大棚养鸭的卫生防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当前饲养肉鸭情况看,养鸭的最大威胁同养鸡一样,也是鸭病。随着养鸭规模、养鸭区域的逐渐扩大,养鸭时间的增长,鸭的疾病不断增多。现阶段鸭的主要痰病为小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鸭瘟、流感以及大肠杆菌病等。这些鸭病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鸭群就难以保证健康,由此养鸭经济效益也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首要的问题一定要控制好鸭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皖西白鹅的鸭瘟病毒感染金光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鹅的鸭瘟病为一种地方性流行性传染病,由鸭瘟病毒引起,尤以雏鹅患病严量,可引起大批鹅发病和死亡。最近皖西某地白鹅发生了鸭瘟病毒感染,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风阳县某养殖户,饲养]80只皖西白鹅,包括育肥鹅...  相似文献   

13.
“蚬瘟”或者“蚌瘟”是由于维生素B_1缺乏引起的一种疾病。之所以称为瘟,是因为在不合理的饲养情况下会引起雏鸭较大规模的死亡。 一、发病情况调查 我县某乡发生大批雏鸭死亡,其中有些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全军覆灭”。我们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诊断。调查了9个专业户,饲养雏鸭2350只,发病2150只,死亡1325只,死亡率高达56.38%。经  相似文献   

14.
鸭2型疱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2型疱疹病毒,是一种可侵害番鸭、半番鸭等不同品种鸭的疱疹病毒科新成员,经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采用SDS-PAGE分析表明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带有14条,主要结构蛋白带有7条,其分子量分别为310、163、95、79、69、39、15KD,不同于鸭瘟病毒。依据鸭瘟病毒UL6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只有鸭瘟病毒核酸提取物可扩增出大约420bp的DNA片段,而鸭2型疱疹病毒核酸提取物、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提取物和正常细胞培养物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可见鸭2型疱疹病毒与鸭瘟病毒在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差异。本研究揭示了该病毒与鸭瘟病毒在结构蛋白和核酸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为该病毒的确切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银荣 《兽医导刊》2020,(6):117-117
鸭病毒性肠炎(DVE),也称为鸭瘟,是鸭,鹅和天鹅的主要传染性和致命性疾病之一。它由鸭瘟病毒引起,该病毒是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一员。鸭瘟具有全球分布性,迁徙水禽在各大洲之间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鸭子都容易感染。该病以猝死、血管损伤及继发内出血、淋巴器官病变、消化粘膜脱落、严重腹泻及实质器官变性病变为特征。由此所引发的高死亡率、产蛋下降以及孵化率低下造成了全球养殖业的巨大损失。尽管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和器官病变情况做出初步诊断,但有效的确诊方法还是需要借助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为了预防鸭瘟,最好在2周龄以上的肉鸭和种鸭上使用灭活和减毒疫苗。目前重组亚单位和DNA疫苗的研制成为了世界各国鸭瘟疫苗的主要研究方向。这篇综述描述了鸭瘟的流行病学,传播以及疫苗研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17.
取急性死亡的黑天鹅等水禽进行病毒分离 ,通过鸭胚接种、动物回归试验、病毒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血清学诊断、免疫预防试验等 ,证实分离株为鸭瘟病毒 ,揭示野生水禽完全有自然感染鸭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张婧 《水禽世界》2010,(3):42-4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本文就鸭瘟病毒的研究历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等研究进行了一次综合整理,希望为鸭瘟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蚬瘟”或者“蚌瘟”、“蜗牛瘟”是由于维生素 B_1缺乏引起的一种疾病。之所以称为瘟,是因为在不合理的饲养情况下会引起雏鸭较大规模的死亡。一、发病情况调查1984年8月,我县营仔区白沙乡发生大批雏鸭死亡,其中有些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全军覆灭”。我们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诊断。调查了9个专业户,  相似文献   

20.
新型鸭瘟的出现,不仅会对鸭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而且会对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最大程度上避免新型鸭瘟的出现,需要养殖人员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对鸭子的日常生活以及行为等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