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调节环境温度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奶牛的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当牛舍温度超过30℃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的散发,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季节应该采用遮阳、通风、喷水等方法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高温对奶牛的危害,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牛棚的温度。牛棚采用排风扇或给牛洗澡的方式降温,两者交替使用,对于减少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和保持产奶量有着很大的帮助。盛夏炎热天气时,每天挤奶后,也可用水向牛体喷雾降温,来增  相似文献   

2.
<正>1降低牛舍环境温度采用遮阳、通风、喷水、洗牛等方法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以减少高温对牛的危害。在夏季高温时节,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光照较强,加上奶牛汗腺不发达,当牛舍内温度高于30℃时,就会使其体表热量散发受到阻碍,影响新陈代谢。因此,夏季要经常打开门窗或通风孔,使空气流通顺畅,牛舍温度降低。牛棚可以采用淋浴和安装排风扇的方式进行降温,也可以选择二者同时交替使用,这样能  相似文献   

3.
挤奶技术     
《黑龙江动物繁殖》2002,10(1):39-40
牛棚在奶牛生产中 ,牛棚发挥着重要作用。强风、大雨和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均会引起奶牛食量的变化 ,从而影响奶牛生产。牛棚必须有挡风和遮阳篷等设施。奶牛的饲养管理细致周到地饲养管理奶牛能直接保证牛奶品质和奶牛的健康。奶牛及牛棚必须保持干净 ,在工作时尽可能保持安静 ,特别是在挤奶时候。饲料和水喂养奶牛必须用充足的优质饲料和水 ,使奶牛保持良好状态 ,从而能产出品质优良的牛奶。对这方面进行改进将使你的奶牛更健康、产奶量更高。疾病为了预防疾病 ,如乳房炎 ,必须定期对奶牛乳房进行检查。坚持不懈的检查和护理 ,包括与乳房有接…  相似文献   

4.
<正>保持良好的通风通风是奶牛饲养的关键,有助于牛舍内气体的相互交换,因此在牛舍里要设置通风系统,使牛舍内外的气体环境和湿度等相对平衡。犊牛舍通风不良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所以牛舍一定要注意通风良好。保持适当的温度只有保持了适当的温度,才能降低奶牛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通常将大型牛舍的温度控制在5℃~25℃。如果牛舍温度控制不好,将会影响到奶牛的食欲,使产奶量受到影响。保持牛舍地面的整洁不管是放牧、散养还是栓系的奶牛,通常每天都会在牛  相似文献   

5.
创造良好生产环境,为奶牛的高产、稳产创造适宜条件。牛舍、运动场要符合奶牛的生理需要,牛舍冬季要保温,防止寒风侵袭;夏季通风要良好,以利于防暑降温。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和干燥。有的牛舍是利用旧房改造的,环境卫生差,奶牛长期拴系在阴暗潮湿的牛棚内,而运动场一到雨季就成”泥塘”,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的奶牛,产第二胎后其肢蹄开始变形,乳房炎发病率高,发情不明显,卵巢机能恢复迟缓,胎位不正,易发生难产、胎衣滞留等,有的奶牛产第四胎后即被淘汰。因此,牛场必须设置运动场,因为阳光和运动有助于增进奶牛健康,提高产奶水平,也是延长奶牛利用年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1保持通风换气冬季要保持牛舍内的空气清洁与干燥。牛舍内的通气孔,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换气不良的牛舍,舍内温度上升,空气中尘埃较多,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有毒微生物也增多,这种环境继续保持,则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不振,适应性下降,特别  相似文献   

7.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位农艺师瓦兹姆的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在夏季欲保持和其他季节一样的产奶量,就必须给奶牛降低体温。夏季奶件的体温会由平时的38.6℃上升到40℃,要使其日产奶量保持在22.7 45.4千克,则加大奶牛自身的新陈代谢。夏日在拥挤的牛棚里等候挤奶的奶牛恰如盛夏人们在生有火炉的房间里,穿着大衣喝热水的滋味。  相似文献   

8.
夏季炎热多雨 ,气温过高 ,造成奶牛热应激现象极为普遍 ,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为防止高温天气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可采取如下措施。1 降低高温对奶牛环境温度影响早晚要及时打开门、窗、防风帘 ,保持牛舍通风干燥。牛舍内安装排风扇和高压喷雾降温装置 ,加大蒸汽散热及对流散热 ,以降低牛舍内温度。在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 ,运动场周围可种植阔叶树木遮阴。屋顶铺上青草或干草减弱其吸热能力 ,避免阳光照射下舍内温度快速升高。奶牛运动场要搭建凉棚 ,防止阳光直射。2 改进管理措施 ,降低高温对牛体影响经常清…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地区进入"三九"天后,也就是12月下旬到次年的元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较强,时常伴有持续降雪,气温大幅下降,最低气温达零下20℃以下。降雪造成规模奶牛场的牛棚倒塌、奶牛乳房冻伤、雪后乳房炎严重暴发的报道多的数不胜数。因此,提醒广大养殖场一定要高度重视因天气突变可能造成的危害,早作准备,尽快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养殖损失。1要及时清扫牛棚棚顶积雪,防止积雪压塌牛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寒冷季节半开放式蛋鸡舍采用侧风机横向通风对内环境参数的影响,试验利用环境检测箱监测了半开放式蛋鸡舍内外温度和舍内H2S、NH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鸡舍内温度低于20℃时,为减少鸡舍的温差并降低鸡舍有害气体浓度,可采用横向通风方式定时通风换气,使鸡舍内温差控制在2℃以内、有害气体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场址选择 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水源丰富、饲草饲料资源充足的地方为宜,为减少疾病传播,应远离集市、交通方便.奶牛舍最好是座北向南,通风、冬暖夏凉.运动场也要保持干燥,排水良好.因为潮湿可使奶牛易患肢蹄病、腐蹄病,重者常导致奶牛卧地不起产生褥疮或肌肉缺血性坏死而被迫淘汰.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鸡舍往往会由于密闭性差、供暖不足、进风口不良及定时钟设定不合理等原因,致使不能采用最小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的通风,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探讨一下怎样做好冬季的通风管理。1如何进行通风如果舍内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就要启动最小通风系统,这时候一方面先把温度升起来,保持地面垫料及鸡舍温度稳定使鸡群舒适。另一方面无论外界温度如何,鸡舍都要有一定的新鲜空气进入,保持舍内  相似文献   

13.
正为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奶牛生产性能,贵港积极探索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技术,通过在荷斯坦奶牛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奶牛技术及新工艺,降低奶牛疾病暴发率,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使用,同时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机械通风等新工艺降低奶牛热应激,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及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养殖奶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荷斯坦奶牛(广西农垦  相似文献   

14.
1牛舍环境 1.1保温: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冬春季节尤其是北方异常寒冷,因此牛舍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8~16℃.在冷空气侵入,气温突然下降的时候,要及时关闭后窗和通风孔,确保牛舍的温度.特别对怀孕母牛、泌乳高产牛的牛舍要适当加温,保证舍内温度在16~20℃,新生犊牛的舍温要保持在35~38℃.  相似文献   

15.
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生产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湿度也是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时,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的环境压力。此时应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38℃,湿度为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38℃的温度和80%的湿度对奶牛是致命的。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仅为人的10%,因此,较容易产生热应激。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进行散热,如给牛体喷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利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散热。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因此必须保证牛舍的快速通风。处在热应激下,奶牛的采食量会下降8%-12%或更多。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4~24℃。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热调节机能开始失调,呼吸增加,心跳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此外,热天是微生物繁殖的旺季,青草难以保鲜,青贮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引起霉菌中毒或其它消化疾病。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热天完全可以养好奶牛。1减少湿度,增加排热降温措施牛舍和拴牛的地方,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相对湿度大,牛体散热受阻增大,所以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无泥泞,牛舍通风要良好,门帘早晚要打开,中午挂上竹帘,有条件…  相似文献   

17.
加强通风和喷雾降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白花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适宜温度范围44~211℃,产奶最适宜温度10℃,当环境温度自21℃升高至35℃,产奶量将大幅下降,乳的组成亦发生变化。合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达35℃以上,极端最高温度达40℃,奶牛长时期处于这种环境中,高温引起热应激反应,散热困难,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增加散热的能量消耗和体蛋白质的分解,造成内分泌活动和酸碱平衡失调乃至死亡。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我场在夏季采用强制通风和喷雾的措施,可提高奶牛单产达20%的显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喷雾设备111 加压泵…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场地选择、牛棚搭建、饲料调制及疾病的防控,各个环节都要科学合理,才能保证奶牛的营养均衡,生产品质优良的奶牛及其制品。本文介绍了健康养殖的饲养步骤与疾病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舍温控制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奶牛的新陈代谢。一般适宜奶牛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6~20℃。进入冬季后要注意牛舍的防寒保暖,特别要防止贼风侵袭,气温突然下降时,要及时关闭牛舍的窗户和堵塞通风孔。当夜间气温降至0℃以下时,应将牛赶入圈舍过夜,以防冻伤乳头或过多消耗体能。另外,要及时清除圈内的粪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避免低温、潮湿给奶牛造成不利  相似文献   

20.
潘越博 《中国家禽》2002,24(11):30-30
1预防 1.1改善鸡群管理条件 1.1.1改进和加强通风依据饲养规模确定合理密度,防止拥挤,并且采用合理的通风换气系统,增加氧含量,减少尘埃、有害气体对鸡呼吸器官的刺激. 1.1.2温度控制低温提高了代谢率,增加了氧的消耗和血流量,加重了心脏负担而致病.有条件时采用恒温器控制风扇和由定时钟控制的正压通风系统来保持适宜的温度,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