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常易发生混杂退化,出现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变劣的现象,造成生活力降低,抗性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基础复杂,棉花的经济性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大田连年种植易发生混杂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纤维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比试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本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种性逐渐退化,小麦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为了寻找适应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1~2003年本公司对外引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科学论证其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筛选出适应本地种植的高产、稳产、早熟、优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矮变1号等7个矮秆材料与平遥小白麦等10个品种杂交的F_1为试材,应用p×q交配模式的配合力分析法,对矮变1号等7个矮秆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及初步评价。研究表明,8582-201和矮孟牛-辐66是综合表现较好的矮秆材料,可在矮化育种中利用;矮变1号株高性状和穗粒数性状表现突出,值得重视并加以研究改良;水源86和Burt 937可用作矮秆多穗型亲本。  相似文献   

5.
花生品种退化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生产过程中,因引种、繁种、利用的不合理,常常会造成花生品种种性退化。花生种性退化后,不良植株比率增多,导致经济性状变劣、抗逆性下降、适应性减弱,尤其是病害加重,在生产上造成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要保持生产中花生品种的优良特性,就必须了解花生品种退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使花生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固有的优良特性,以实现花生的高产与稳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域气象条件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份甜高粱材料分别在哈尔滨和北京种植,以研究不同地域的气象条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日数、株高、穗长、单穗重和千粒重等性状变化很大;而茎粗、分蘖和含糖量性状变化幅度较小;相同品种在哈尔滨种植与北京种植相比,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穗变长、单穗重和千粒重增加,各性状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两个地域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的;茎粗和分蘖不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主要由品种本身特性及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7.
花后灌水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在池栽防雨条件下,研究了小麦花后不同灌水时期、不同灌水次数对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前限量灌水条件下(135 mm),花后灌水(45~90 mm)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虽然多数品质性状在花后不灌水(CK)条件下获得最大值,但灌1水未引起品质性状的明显变化;随灌水次数增加,各品质性状变劣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是选配玉米杂交种的基础材料,只有收集保存一定数量性状优良、整齐一致、配合力高的骨干自交系,即具有育种目标所要求的丰富的育种材料,才能配制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杂交种。同时一些好的自交系在生产上使用若干年后,往往性状发生变化,生活力衰退,最终导至杂交性状变劣,抗逆性降……  相似文献   

9.
60Co-r射线在小麦育种上性状改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60Co-r射线辐照小麦干种子诱导性状变异,异变个体中出现性状不遗传的有双穗和超矮秆变异等性状,可遗传的变异有熟期、粒色、多性状变异体.通过对多性状变异系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变异系较原照射材料带型差异明显,有丢失有增加,说明辐射效应的真实存在.根据性状诱变的规律,阐述了辐射育种在选择方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航天诱变对3个玉米自交系SP3株系在主要性状上与地面同源对照种子的变异情况,研究其变异规律,为其后代的选育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诱变后代主要性状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和平均值与对照进行对比,并对性状平均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3个玉米自交系SP3株系的多数性状均产生明显变异,为选择不同类型的种质材料提供了基础。其中株系株型性状变异偏植株变矮,叶面积变小,利于选择矮杆叶疏的变异材料;果穗性状变异较小,选择意义不大;而生育期和雄穗性状的变异差异较大。航天诱变处理对不同材料不同性状的诱变效果差异较大,应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选择适合的诱变材料,从中选择有利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就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有生物学混杂及自交系发生变异;二是人为因素,主要有机械混杂。据多年的经验及有关资料报道,用混杂退化(纯度低)的自交系制种比用原种(纯度高)自交系配制的同名杂交种,在生产上一般减产10%~20%。因此我们在亲本繁殖过程中,搞好自交系的防杂保纯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利用玉米杂种优势,以国审玉米品种伟育618及其双亲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效应,同时计算F1杂种优势指数、相对杂种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轴粗、穗行数、穗粗的遗传力较高,行粒数、穗长的遗传力较低;从遗传效应来看,除粒厚外,其余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为超显性效应,说明在选育穗部性状及籽粒性状等优良的杂交种时,更应该对双亲的轴粗、穗行数、穗粗等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选择。除考虑父母本的穗部性状和籽粒性状外,还要考虑双亲间的杂种优势。对各性状间的杂种优势进行比较,穗重和穗粒重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高于其他性状,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平均值大于籽粒性状,因此,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穗重和穗粒重也是重要的选择依据。对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分析表明,与籽粒性状相比,对玉米穗部性状的选择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苏禽绿壳蛋鸡开产性状、全期产蛋性状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选取具有全期产蛋记录的30只苏禽绿壳蛋鸡的3组性状的13个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苏禽绿壳蛋鸡的开产性状与全期产蛋性状的第1个和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为0.849、0.71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70.5%、28.6%;开产性状和体尺性状间的第1个和第2个典型相关系数也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性水平(P0.01,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0.749,分别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59.3%、36.6%;全期产蛋性状和体尺性状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相关系数为0.861,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77.5%。苏禽绿壳蛋鸡3组性状中其主要作用的性状有:开产日龄、开产体重、达平均蛋重时体重、平均蛋重、体斜长和龙骨长,3组性状中全期产蛋性状与开产性状间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柱头性状影响不育系繁殖与杂交稻制种产量。本文就柱头长、柱头外露率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柱头外露性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数量性状;柱头外露率的广义遗传力高,其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并存在基因间互作;花柱长,柱头长和柱头宽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通过选择高柱头外露率的保持系可选育出高异交率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段发平  黄志仁 《作物学报》1997,23(2):169-175
对大麦突变体0247弯秆矮生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0247的弯秆、矮性状均符合3:1的单基因分离,控制弯秆矮生性状是的一隐性主基因。弯秆矮生性状与单株穗数无明显相关,但对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及千粒重有显著的变劣作用,最后讨论了该突变体弯秆矮生性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株高的研究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工业大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影响大麻纤维产量的主要性状是鲜茎重和干皮重;影响大麻纤维品质的性状主要是纤维支数、断裂功和含胶率,其次是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汾麻3号较其余品种具有明显的纤维产量高和纤维支数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11个品种双列杂交14个组合为材料,对辣椒的13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发现辣椒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间优势差异较大,且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优势的表现也不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弱;杂种优势强的性状,不同组合间优势变异幅度较大,杂种优势弱的性状各组合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芽变是植物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表现上与原来不同。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芽变育种周期短,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一些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一旦发生可利用的性状变异,马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来源糜子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引42份糜子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性状、产量性状和抗逆性鉴定,两年的种植观察结果表明,该批材料生态类型丰富,优异性状较多,共鉴定筛选出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材料6份,具有特殊性状的优异材料4份,其中超大粒材料3份,超高蛋白含量材料1份;粮饲兼用型材料2份。为张家口地区在糜子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高油含量的海岛棉品种及最优花期,以中国新疆、埃及、美国、中亚海岛棉20个品种8个开花期所结的棉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学统计法和索氏抽提法,分析其物理性状以及油分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其间的关系。海岛棉的种子油分指数和种仁油分指数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性,变异系数均为12.86%;XH-36、XH-41、DJC-3、DJC-4、DJC-5、A-Za的棉子油分性状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这6个品种在7月5日的油分性状最优,其次是6月30日和7月20日。该试验初步筛选出6个高油性状的优质海岛棉品种,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棉子的物理性状和油分性状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棉子品质,且棉子油分性状受其物理性状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