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复杂。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对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重要补充。消毒主要包括平时未发生疫病时的预防性消毒及发生疫病后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本文就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问题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预防管理滞后,猪的疫病种类也增多,疫情日趋复杂,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日益严重,疫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生猪死淘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养猪生产只靠传统饲养方式和疫病防治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疫病和解决疫苗、兽药滥用的系列问题,只有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依赖疫苗和药物,保持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养殖场的消毒卫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①打针吃药②注射疫苗③消毒。打针吃药,成本很高,且有许多因素可使效果不确切,甚至很多已失去治疗的意义,这是最被动的。当前,养殖的畜、禽、鱼因过多使用药物造成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而招致消费者拒食。其次,注射的疫苗,似乎太多了,诸如,后备母猪必打的疫苗就在10种以上;而商品猪场不会选择太多种疫苗注射。此外,保护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并且还有防疫负效应问题;如疫苗的应激,引发疫情等。何况还有许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疫病还没有制造出疫苗来对付它。第三个途径就是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4.
消毒工作是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同时,也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才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  相似文献   

5.
疫病和药残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疫病的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疫病治疗增加养殖投入,用药不当造成药物残留,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降低民众对畜禽产品的消费信心,疫病和药残对人类健康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消毒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动物、动物产品经过长途运输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依法对调运动物、动物产品及运载工具实施防疫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消毒措施在动物疫病防疫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公路消毒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地区间的宏观调控,没有隔离固定的消毒场地,消毒器材落后,消毒药液配制、使用不规范,重收费、轻消毒,消毒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因此,依法规范动物防疫消毒管理,采取相应对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家禽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与用疫苗免疫预防相比,消毒对鸡群更安全,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药物残留。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不能正确掌握消毒方法而影响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规模化鸡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给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病"和疑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鸡体表存活的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也是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的重要补充。本文就规模化鸡场的消毒作一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消毒工作是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同时。也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才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  相似文献   

10.
消毒是猪场日常管理中最平常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控制猪场疫病的一种手段。猪场疫病的频发与猪群的健康和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我们有没有科学的日常消毒及消毒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内在关系。想养好猪和控制猪场疫病的流行就必须合理地注射疫苗和科学消毒,只有把疫苗免疫与消毒、保健、饲养管理很好地结合才能够做好猪场对疫病的防御。消毒,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消毒的种类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2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的程度和饲养的密度越来越大,给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病”和疑难病如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等。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存活的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也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所产生缺陷的重要补充。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的消毒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养殖观念和疫病控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环境中的病原体总是可以突破精心设计的疫苗和药物控制防线,导致各种细菌和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时有发生,造成畜禽病死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由于动物疫病病毒的变异和新的动物疫病的不断出现,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养殖观念有了极大的变化,对疫病的控制有了新的认识。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疫病的发生,减少因遭受疫病而产生的经济损失。1畜禽生产需要消毒环境中的致病菌和病毒可以突破疫苗和药物防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种类增多,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动物免疫是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我国动物疫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是疫苗免疫预防疫病的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二是因为病毒病病死率高,危害严重,一旦发生,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提前免疫预防;三是疫苗免疫是消灭和扑灭疫病的重要工具,无疫区免疫隔离带的建设和发生疫情  相似文献   

15.
做好消毒防疫,提高养猪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防疫是兽医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为了防止外来的病原体传人养猪场内,采取消毒防疫措施可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确保安全生产,保证生猪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兽医卫生消毒与免疫接种一直被视为畜牧兽医保健体系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尤其是随着农户规模养殖的不断发展与《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的启动,兽医卫生消毒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关注,但这项不容易做到位的工作,确实存在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1畜牧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1.1许多畜禽养殖者在疫病的防治上,消毒意识较为淡薄。重视药物的预防、治疗和疫苗接种而忽视消毒药剂的使用,平时消毒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或在疫病发生时采取一些突击性消毒。1.2专业养殖场对有关兽医卫生消毒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各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畜禽疫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特点等都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疫病药物控制越来越困难,防控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建设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通过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畜禽生长处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来,而把好消毒关则是整个疫病防疫链中的第一关。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及时控制或扑灭疫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如何搞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2,29(7):132-132
消毒是猪场日常管理中最平常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控制猪场疫病的一种手段。猪场疫病的频发与猪群的健康和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我们有没有科学的日常消毒及消毒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内在关系。想养好猪和控制猪场疫病的流行就必须合理地注射疫苗和科学消毒,只有把疫苗免疫与消毒、保健、饲养管理很好地结合才能够做好猪场对疫病的防御。消毒,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消毒的种类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2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禽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防治,但对消毒还是认识不足,尤其是带鸡消毒。一些专业户只知道养鸡搞好疫苗免疫,鸡生病就用药治疗,而不注重利用有效的消毒措施来净化鸡舍的环境卫生,防制疾病。我们强调“防重于治”的原则,就是在用好疫苗免疫的同时,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通过有效的消毒措施来降低鸡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配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来控制疫病的发生,消除疾病隐患,使鸡群健康生长,提高养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带鸡消毒的好处 鸡舍虽在进鸡前已彻底消毒过,但在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