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型肉鸭皮脂、腹脂与屠宰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天府肉鸭GM、GLL、樱桃谷肉鸭CV和狄高肉鸭TC四个商品代肉鸭作材料,分析了肉鸭皮脂、腹脂与屠宰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7周龄时,四个组的皮脂重、皮脂率分别为:585.0克、27.01%,553.4克、29.26%,598.0克、28.41%和652.0克、31.89%。皮脂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3%、6.94%、10.63%和11.60%。母鸭的皮脂率、腹胀率高于公鸭。  相似文献   

2.
三个肉鸭新品系及其杂种的肉用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测定了天府大型肉鸭G、M、L三个品系和其余种GM、GL以及樱桃谷肉鸭观系商品代(CV)、狄高肉鸭商品代(TC)的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七周龄体重GM(2965.0克)位居于各组之首,GM组的体重表现出高度杂种优势(P<0.01);七周龄胸肌重GM(208.0克)和M(210.0克)、CV(208,4克)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高于其它各组,但腿肌重显著高于其双亲和其它各组.GM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八周龄的杂种优势比七周龄明显增加,特别是胸肌重。七周龄皮脂率GM组(27.8%)最低.GM的饲料转化率七周龄(2.62:1)和八周龄(2.80:1)也表现最优。GM用于生产全胴体的适合屠宰期不得超过七周龄,而用于生产分割肉则要养至八周龄.GM的各项肉用性能已达到或超过从国外引进的樱桃谷肉鸭SM系和狄高肉鸭的水平,可以用于生产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大型肉鸭C、G、M、L四个品系及其杂种CM、CL、GMGL,狄高肉鸭商品代TC,组成九个组合。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天府大型肉鸭父系c优于G,母系M优于L。四个杂交组中以CM最好,6、7周龄体重均居各组之首,料肉比都低于其它三组,胸腿肌率在6、7周龄都高于CL、GM、GL,而皮脂率在6、7、3周龄低于各组.因此,CM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两系配套组合,可用于大型肉鸭的商品生产。肉鸭单位面积胸肌纤维数与胸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活重、瘦肉率也吴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天府肉鸭新品系及其杂种肉用性能、胸肌纤维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大型肉鸭C、G、M、L四个品系及其杂种CM、CL、GMGL,狄高肉鸭商品代TC,组成九个组合。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生长性状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天府大型肉鸭父系c优于G,母系M优于L。四个杂交组中以CM最好,6、7周龄体重均居各组之首,料肉比都低于其它三组,胸腿肌率在6、7周龄都高于CL、GM、GL,而皮脂率在6、7、3周龄低于各组.因此,CM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两系配套组合,可用于大型肉鸭的商品生产。肉鸭单位面积胸肌纤维数与胸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活重、瘦肉率也吴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建昌鸭和天建杂交肉鸭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分别用建昌鸭,天建杂交肉鸭(天府肉鸭×建昌鸭白羽系)进行了蛋氨酸需要的研究。以期确定蛋氨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可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饲喂基础饲粮的肉鸭血浆尿酸以及血浆游离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鸟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在后期饲喂高蛋氨酸水平的饲粮,可降低七周龄肉鸭的皮脂率,提高腿肌率。以体增重为主,综合考虑血浆尿酸、游离氨基酸和后期屠宰性能指标所确定的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天建杂交鸭前期(0—3周)0.390—0.441%、后期(4—7周)0.221—0.250%,建昌鸭前期(0—3周)0.310—0.374%、后期(4—7周)0.300—0.370%。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1至21日龄肉鸭体脂重分配的作用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饲养、屠宰试验和有关指标分析,探讨了甜菜碱对21 日龄肉鸭体脂重分配的作用效果及其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机理。276 只1 日龄樱桃谷肉鸭分成对照组和甜菜碱组两个处理,每个处理138只,每组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组46 只肉鸭,公母各半。基础饲粮相同(甲硫氨酸和总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30% 和0.66% ),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菜碱的日粮,甜菜碱组饲喂含800 m g/kg 甜菜碱的日粮。肉鸭饲喂到21 日龄时称重、屠宰。结果表明,甜菜碱对21 日龄肉鸭体脂具有显著的重分配作用,它分别降低了鸭的腹脂率、皮脂厚和肝脏粗脂肪含量,提高了鸭胸肌中粗脂肪含量和肌间脂肪的厚度。肝脏、肌肉、腹脂和血清样品分析结果揭示,甜菜碱似通过降低脂肪生成酶的活性(P< 0.01),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活力,促进肉碱的合成,加强肝脏、尤其是肌肉组织中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从而发挥着重新分配肉鸭体脂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灭鼠剂0.04%诱鼠克和0.005%溴敌隆,进行灭鼠试验。采用插洞投饵法投饵,开洞堵洞灭洞率法评定灭鼠效果。其结果诱鼠克毒饵杀灭率为80.79%,溴敌隆为83.79g.洞内毒饵消耗率分别为85.88%和94.80%。  相似文献   

8.
“雨帅”是从“金丝小枣”中选出的抗裂果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1克。果实红色;平均单核重0.34克,核内不含种仁:果肉质地致密,汁液少,风味较甜,干制品质上等;可食率96.9%,脆熟期鲜枣可溶性总糖含量24.7%.可滴定酸含量0.19%,维生素C含量4350毫克/千克;全红脆熟期制干率58%左右,干制红枣可溶性总糖含量65.5%,可滴定酸含量1%,千枣肉质松软.黄褐色;在河北省献县.果实于9月下旬成熟,是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橘小实蝇化蛹深度和浸水对蛹期及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有效防治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对该虫化蛹深度和浸水对其蛹期和羽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蛹龄24h浸水时间为12、24、36、48、60、72h和对照(CK)的蛹期分别为11.2、11.9、12.3、12.8、13.5、14.2、10.5d,羽化率分别为84.4%、73、6%、71.0%、74、2%、70.0%、44.8%和97.0%;蛹龄48h浸水后的蛹期分别为11.2、11.5、12.0、12.2、13.0、13.4和10.2d,羽化率分别为96.2%、90.3%、86.6%、81.5%、78.8%、70.9%和100.0%。浸水和土壤高含水量可以使其蛹期延长,每浸水一天,蛹期则延长一天。蛹浸在水中72h造成死亡率增加。橘小实蝇化蛹多集中在土表下2~5cm处,各深度的化蛹率与羽化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日龄樱桃谷鸭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公母各半.1组饲喂基础日粮, 2、3、4组饲喂基础日粮+5、10、15 mg/kg大豆异黄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鸭添加组中10 mg/kg剂量组的屠宰率升高(P>0.05),皮脂率、腹脂率分别降低17.62%、45%(P<0.05);15 mg/kg剂量组腿肌率和瘦肉率分别升高15.72%、11.04%(P<0.05),皮脂率降低8.05%(P<0.05);公鸭添加组中5 mg/kg剂量组腹脂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65%(P<0.05).母鸭添加组血清TG、TC、LDL-C、HDL-C的含量和LPL活力均无显著变化(P>0.05);公鸭添加组5 mg/kg剂量组的LDL-C比对照组提高了4.39%(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水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栽培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水稻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论文旨在探明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方法】于2010-2011年在贵州省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不同生态稻区,以当地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设计精确定量施肥模式(accurate fertilizer,AF)与常规施肥模式(conventional fertilizer,CF),通过对两种施肥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同施肥模式的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精确定量施肥模式以斯坦福(Stanford)方程为基础,根据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计算总施氮量,各阶段的施肥量根据目标产量的阶段需氮量确定。精确施肥模式的总氮按照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30%﹕20%﹕35%﹕15%施用,常规施肥模式氮素总量按基肥﹕分蘖肥﹕促保花肥为20%﹕60%﹕20%施用。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取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成熟期考查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结果】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点的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4%-48.0%,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常规施肥模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穗数增加8.1%以上,穗粒数增加2.5%以上,群体颖花量增加14.3%以上,而结实率和千粒重两种施肥模式的差异较小;比较分析两种施肥模式的穗型大小,精确定量施肥模式较常规施肥模式穗粒数小于100粒的小穗比例降低、100-250粒的大穗和250粒以上的特大穗比例增加,小穗比例减少了36.7%-100%,大穗比例提高了2.2%-11.4%,特大穗比例提高了23.3%-94.9%;在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方面;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拔节前有所降低(4.2%-11.8%)、抽穗期显著提高(4.2%-13.9%);粒叶比明显增大,其中颖花/叶为9.3%-32.7%、实粒/叶为12.8%-35.7%、粒重/叶为10.1%-36.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拔节前有所降低,拔节至抽穗期提高了9.8%-50.8%,抽穗至成熟期提高了26.9%-62.7%。【结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贵州杂交籼稻产量,其途径主要通过控制拔节前的群体生长,促进拔节后的群体发展,适度减小拔节前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扩大拔节后尤其是抽穗后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控制晚生小穗数量、促进大穗形成,提高穗粒数和粒叶比,实现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的高积累,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以零世代和一世代高、低脂系肉鸡为素材 ,个体记录高、低脂系母鸡产蛋性能 ,屠宰测定零世代 54周龄母鸡腹脂重 (率 ) ,探讨肥度性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 ,并研究零世代、一世代高、低脂系产蛋性能选择效应。结果表明 :在限饲条件下 ,腹脂重 (率 )与开产日龄、产蛋量表型相关很弱。腹脂重 (率 )与蛋重呈负表型相关趋势 ;零世代高、低脂系产蛋性能差异不显著。一世代低脂系比高脂系早开产 6.7d,低脂系 4 0周龄和 54周龄产蛋量显著高于高脂系 ,表明对血浆 VLDL浓度的选择使产蛋性能产生了有益的间接反应  相似文献   

13.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AF494042株ORF5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扩增出PRRSV河南09分离株(HN-09)的ORF5基因,经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后,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在艾维茵商品代肉仔鸡日粮中(8~52日龄)添加1×10(-6)和5×10(-6)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sulph,简称特布他林),结果:①52日龄鸡的平均体重和饲料效率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而按处理比较鸡的存活率较对照组高了4.3个百分点(P<0.05)。②试验组公鸡,每公斤净体重(活重减去全消化道内容物重)含腹脂、皮下脂和肠脂的总量(以下称合计量)由49.46g降低到43.75g,减少了5.71g(P<0.05),其中皮下脂肪减少了6.13g。与此相反,试验组母鸡每公斤净体重脂肪合计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78g。③日粮添加特布他林,使母鸡每公斤净体重内脏器官重(心、肝、脾、肺、肾和胰脏)增加9.11g,对公鸡内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及肝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17.3 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实用饲料G0、G50、G75和G100,其中,G0为对照组(国产菜粕用量35%),G50、G75和G100为分别用印度菜粕替代G0饲料中50%、75%和100%的国产菜粕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为诱食剂,饲养周期为43 d。【结果】印度菜粕替代水平升高可导致罗非鱼的末均质量、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升高,其中,G100组差异显著(P0.05)。全鱼体成分和血清常规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丙二醛(MDA)、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G100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溶菌酶(LZM)含量比G0显著升高(P0.05)。随着印度菜粕替代水平的升高,奥尼罗非鱼肝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逐渐加大。【结论】生长阶段在17~70 g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印度菜粕替代国产菜粕的水平不宜超过75%。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蜀丰108两年盆周山区区试产量结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蜀丰108亩有效穗数、穗平实粒数二者对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线性效应,千粒重未达显著水准;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以亩有效穗数最大,为0.6814,每穗实粒数次之,为0.4270,千粒重最小,为0.1281。高产栽培必须在增加穗数的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粒重,力争实现亩有效穗22—26万,穗平实粒92—103粒,千粒重25.35—26.77克的产量结构夺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仁率山楂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种仁率分别为10.70%、18.50%、29.00%、41.70%、77.00%、80.00%、86.00%和86.20%的山楂品种聂家峪2号、甜水、西丰红、徐州大货、大金星、益都红口、秋金星和山东红面楂,其花粉量分别为每花药44133.2、52933.2、46923.5、41563.2、52364.0、57693.2、39200.0、62400.0粒;除甜水和大金星之间的花粉量差异不显著外,品种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山东红面楂的花粉量最多。在采用5%琼脂+100μg/g硼酸+10 g/L蔗糖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4 h后观测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7.50%、81.50%、51.40%、68.50%、70.20%、62.30%、85.10%和56.20%;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聂家峪2号的花粉萌发率最高。8个山楂品种的种仁率与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还观测了不同培养时间和4种培养基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证明观察花粉活力时间以培养4 h后的观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生育期相近、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的5个品种(品系)共3个类型大豆种子形成发育过程中单粒种子的蛋白质及脂肪的毫克数,新鲜种子与干种子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变化的研究发现:(1)同一品种单粒种子蛋白质和脂肪毫克数的积累形式相同,但类型间存在差异;(2)不同大豆品种新鲜种子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均随种子的发育而呈增加的趋势;(3)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烘干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高蛋白大豆中呈增加的趋势,而在高脂肪大豆中则保持相对持平趋势;烘干种子的脂肪含量,在高蛋白大豆中无明显增加,而高脂肪大豆则持续增加。兼用型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变化分别与高蛋白大豆和高脂肪大豆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