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设计一种集实木传送、图像定位与采集、实木板材表面识别与分选的智能系统,系统通过传送带运送实木板材,CCD摄像头获取板材图像,在触摸屏工控机TPC700-9190T上应用MFC与OpenCV编写分选程序对板材图像进行分析,识别结果通过STM32单片机控制电磁阀完成实木板材的分类。在图像定位与识别算法中,采用积分投影算法确定板材边界,动态采集板材表面图像;在颜色分类方面,利用L*a*b*空间颜色分量的均值、方差和斜度3个低阶矩表达颜色;在缺陷检测方面,提出了基于纹理填充的缺陷分割方法,通过获取纹理掩膜图像,然后利用板材背景颜色淡化纹理,最后应用加权阈值法完成缺陷分割,分割后计算缺陷面积、边缘灰度均值、内部灰度均值和长宽比等特征表达缺陷信息;在纹理识别方面,提出了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纹理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3层分解,得到1个低频子带、6个中频子带和8个高频子带,分别计算低频和中频系数矩阵的均值和方差,并与高频系数矩阵的能量组成22个特征表达纹理信息;最后设计SVM分类器,分别对颜色、缺陷和纹理进行识别。采用300个柞木样本进行实验,板材传送速度在小于1.5 m/s范围内,颜色识别准确率为100%;活节、死结和裂纹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2%、95.6%和93.3%;直纹、弯纹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9%、92.8%。实验结果表明,分选系统具有实时、高效、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实现农用车辆的自动导航.【方法】以LabVIEW图像采集以及模糊控制为主进行智能农业车辆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在NI vision assistant环境下利用灰度化、像素分布、边缘检测、路径拟合等算法进行图像处理以及提取导航路径信息.之后利用Labview环境下的PID and Fuzzy Logic Toolkit工具箱确定隶属度函数并设计出模糊控制规则,再通过去模糊化后对农用车辆转向采取合理的控制策略,使得农用车辆平稳快速地行使.最后利用MATLAB环境下Simulink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观察转向角信号对偏差角信号的跟踪情况.【结果】仿真表明,在周期10s下,幅度为10°的正弦波信号,对转向信号有着较好的跟踪能力,还可看出有较小的相位偏差,需要通过对控制器后续的控制策略优化来进行消除.  相似文献   

3.
根据公路路面实际裂痕灰度值比背景灰度值低,而路面非背景和非裂痕像素灰度值比背景灰度值高或低很多,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公路路面裂痕检测的新技术.首先使用改进的基于乘性模型的灰度校正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根据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计算得到原图像前景与背景的最佳阈值作为渡越点,构造一个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模糊处理,然后用Sobel算子对模糊后的图像边缘检测判断得到含有裂痕信息的区域,最后用图像分割算法区域分割出含有裂痕信息的图像子块.实验证明,新提出的方法在处理速度和检测准确性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能实时、自动检测出模糊图像的裂痕.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基于图像的甘蔗茎节识别算法主要有中值决策、列灰度及拟合的边缘检测方法、图像滤波方法以及图像分割方法等,传统方法的检测准确率偏低,难以满足识别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合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模型,对甘蔗的茎节进行分类识别。传统的PSO算法由于粒子群的趋同性,导致前期收敛很快,后期十分缓慢,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也就是常说的早熟。将混沌优化算法与PSO算法进行结合,改造判断解决早熟的收敛方法以改进CPSO算法。传统SVM分类识别模型采用单个核函数,而局部核函数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但不具备较好的泛化能力,相反,全局核函数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不具备较好的泛化能力。将局部核函数和全局核函数按照一定规则和条件进行混合,构造一种新型混合核函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甘蔗定位识别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采用机器视觉对竹片自动识别与颜色分选,研究了一种基于竹片图像颜色特征与纹路特征和Bayes分类器的颜色分类方法.首先,对灰度图像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再利用Hough变换对竹片进行边缘定位,并对倾斜竹片实施旋转校正,以确定待检测竹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根据竹片的位置提取竹片区域平均颜色特征及纹路特征,将其作为样本的属性特征,采用Bayes训练的颜色等级作为输出,建立特征参数与颜色等级之间的Bayes分类器,上位机获得分级信号后经串口通过下位机实现竹片的自动分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竹片颜色检测准确率达到91.7%,可为竹制品行业的竹片颜色自动在线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检测斜拉索PE保护层表面伤痕算法的设计。首先,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对原始图像进行灰度化和滤波处理;其次,运用边缘检测、边界跟踪及Hough变换获得了拉索轮廓的连续边界;然后,利用原始的灰度图像和基于拉索轮廓的掩模板,获得了无背景的拉索表面图像;最后,通过基于图像间空间差分的伤痕检测算法,获得斜拉桥拉索表面伤痕的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从爬升机器人采集的图像中提取出斜拉索PE保护层表面伤痕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在6GF–4型林果无损检测与分选成套设备中,设计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柑橘糖度在线检测分选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传输装置、光谱采集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分选装置。系统在柑橘果实运动状态中采集其光谱信息,并通过所建立的果实糖度模型进行同步计算,根据所得糖度值对柑橘果实实现在线分选。在光谱采集装置中设计了双透镜式光路,可改变投射于柑橘果实上的光斑大小,通过研究比较试验参数积分时间和光斑尺寸大小,得出系统的最佳采集参数为积分时间100 ms,光斑尺寸设置为小,样本移动速率为5个/s。建立的SPXY–CARS–PLSR柑橘糖度在线检测模型校准集和预测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8和0.836,校准集和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3°Brix和0.418°Brix。使用未参与建模的25个柑橘果实样本进行外部验证集的在线检测和分选,结果在1°Brix的误差范围内,检测糖度的准确率为92%;当样本分为4个等级时,系统分选正确率为92%;当样本分为3个等级时,系统分选正确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8.
根据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γ射线穿过不同物质时衰减不同的原理,设计了煤矸石分选系统.该系统由给料系统、检测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构成.通过γ射线强度的探测装置,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识别,最后执行系统对煤矸石进行分选.  相似文献   

9.
甘蔗尾茎泊松比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甘蔗断尾机构的设计及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动力学仿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精密型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对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6节甘蔗皮、芯、节部位进行拉伸试验,并用电测法与力学分析得出各组分的泊松比参数。【结果】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节甘蔗皮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028,异性面泊松比为0.233;第5节甘蔗芯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174,异性面泊松比为0.271;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6节甘蔗皮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001,异性面泊松比为0.238;第6节甘蔗芯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223,异性面泊松比为0.289;甘蔗节同性面泊松比小于0.305,异性面泊松比为0.344。【结论】甘蔗尾茎内部不同部位的同性面泊松比存在显著差异,异性面泊松比差异不大;甘蔗尾茎生长点以下第5、6节皮、芯同性面泊松比有显著差异,异性面泊松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物料颜色分选过程中的图像高速采集与处理问题,采用TMS320F28335为核心处理芯片,以FPGA实现图像数据传输与缓冲,分析并改进图像处理算法,并通过分选执行模块执行分选,设计了基于DSP的色选机分选控制系统。经试验验证,该系统能达到设计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埃及两个不同地区种植的4个有潜力甘蔗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方法]于2009~2010、2010~2011年度分别在埃及卢克索省El-Mattana研究站(上埃及)和米尼亚省Mallawi研究站(中埃及)进行了两个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3个重复,对4个有潜力的甘蔗品种G95-21、G98-28、G99-160和G99-103的新植蔗分别在不同时间,即(植后)10、11、12和13个月收获,并分别调查农艺性状、甘蔗产量和糖产量.[结果]在(植后)13个月收获时,甘蔗品种G99-103和G95-21的茎高、茎径、茎重、蔗糖分、蔗汁纯度、出糖率、蔗产量以及糖产量最高,且以在卢克索省种植的甘蔗大部分农艺性状表现更优.品种、收获期和种植地点的第一和第二交互顺序显著影响所有甘蔗的农艺性状.[结论]在埃及中上部地区种植甘蔗品种G99-103和G95-2,且在12和13个月株龄时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  相似文献   

12.
徐林  邓展云  刘晓静  陆建勋  李鸣  贤武  刘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3-19974,19999
[目的]研究了不同种植期(冬植,春植)对不同品种甘蔗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桂糖21、桂糖26和桂糖27作为参试甘蔗品种,调查了不同种植期不同甘蔗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产糖量和蔗糖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冬植蔗在甘蔗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于春植蔗,冬植蔗与春植蔗产量和含糖量间差异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冬植蔗蔗糖分均高于春植蔗。除桂糖26外,桂糖21和桂糖27冬植蔗产量和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春植蔗,差异性显著。[结论]甘蔗冬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广西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蔗农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大小,采用295户蔗农样本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对广西蔗农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蔗农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1.61~1.84hm2/户,是目前蔗农平均种植规模的1.66~1.91倍。蔗农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甘蔗是否种植于坡地和是否雇工生产对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甘蔗种植行距、甘蔗地是否通机耕路和家庭纯收入对蔗农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认为,推进甘蔗适度规模经营应该重视改善甘蔗生产条件,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5%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上的总体防虫效应、速效性、持效期等,为其在粤糖60号大田生产上配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粤糖60号为供试甘蔗品种,设5%杀单·毒死蜱药剂处理,与常规农药3%呋喃丹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采用沟施、撒施覆土方法进行杀单·毒死蜱防治粤糖60号易遭受的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粤糖60号种植时和大培土时每667m2各施用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6kg,对甘蔗螟虫、绵蚜虫、蓟马和地下害虫金龟子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减少品种遭受虫蛀茎为害,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粤糖60号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注意因虫选药、科学合理用药,尤其是螟虫、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块种植该品种推荐配套使用5%杀单·毒死蜱进行防治,以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景福  赵进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69-8870
根据彩色农业图像的特点,以蔗苗为研究对象对OHTA颜色模型的三分量图进行分割试验,发现I3分量图的分割效果比I1、I2分量图的分割效果要好,更加适合干蔗苗图像分割。在I3分量图中,比较了3种阈值分割方法效果,试验结果发现Ostu法与直方图双峰法分割结果更为接近,比迭代法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甘蔗不同施氮方法与产量及糖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壤土土壤最优施肥方案下不同施氮方法对甘蔗一些生理性状乃至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拟在探讨壤土甘蔗生产的适宜施氮时期和施氮次数 ,为甘蔗生产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前期重施氮肥 ,施氮次数减少至 2次或 1次 ,各生长时期的生理性状都有利于蔗茎产量的形成和蔗茎蔗糖分的积累 ,对提高蔗茎产量、蔗茎蔗糖分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03-2287的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表现,为其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点桂糖03-2287和对照新台糖22号(ROC22)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桂糖03-2287第1、2年新植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100.00和106.67t/hm^2,兮别较对照增加10.58、12.47t/hm^2;从11月到次年2月份,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3.46%和13.77%,较对照低0.43和0.4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3.31、14.70t/hm^2,分别比对照增加7.5%和10.3%。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113.37t/hm^2,较对照高23.8%;平均蔗糖分为13.99%;平均含糖量为15.81t/hm^2,比对照增加19.6%。在生产试验各试点中,桂糖03—2287的甘蔗产量均比对照ROC22高,平均较对照增加9.6%。[结论]桂糖03-2287在新植和宿根中,较当前的主栽甘蔗品种ROC22更为高产、稳产,单位面积产糖量更高,新植蔗的蔗糖分比ROC22略低而宿根蔗无明显差异。应属一个中晚熟优良甘蔗品种,可在广西甘蔗生产上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甘蔗剪切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刀片几何角度对甘蔗断面形态的影响。通过编写VUMAT子程序,将Hashin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失效准则应用于甘蔗剪切过程的仿真。仿真包括甘蔗剪切过程的断裂形态、剪切过程的最大剪切力、刀片楔角、后角和间隙对剪切断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断裂形态仿真结果与已有的试验和仿真结果一致,最大剪切力为270 N;刀片楔角从30°减少到5°,可使甘蔗的上下断面都趋于平整;刀片具有正的后角,会使下断面平整;2 mm刀片间隙的存在,导致甘蔗下部断口接近静止刀片一侧出现撕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