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竹子研究汇刊》2007,26(4):63-6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生产实践和研究开发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  相似文献   

2.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  相似文献   

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4.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5.
中国竹子博物馆竹子科技文化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竹子种质资源保存、竹子园林造景、竹文化及历史研究、竹子科研科普博物馆展示和经营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竹子博物馆竹子科技文化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竹子研究汇刊》2010,29(1):F0003-F000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  相似文献   

7.
《竹子研究汇刊》2007,26(3):63-6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生产实践和研究开发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  相似文献   

8.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  相似文献   

9.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0.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外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芽,茎尖或分生组织培养直接发育出新梢的报导在多年生单子叶植物中还很有限。然而,体细胞胚胎发生已为竹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与形态发生等方面以80年代以来的最新资料综述了国外植物组织培养在竹子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叶产业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面临着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国强有力的竞争,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就这一问题,运用FAO的统计资料,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单产4个评价指标,测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尼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茶叶在4个评价指标上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钻石”模型中国际竞争力的5 个决定因素,从要素禀赋、公司策略与竞争、关联产业、需求因素和政府行为5个层面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对策与建议。在对策与建议中,重点明确了政府在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的职能边界。  相似文献   

13.
从马王堆看中国汉代的"竹子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轪侯利仓家族的墓葬,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汉墓群,堪称本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竹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惊叹道:中国曾是“竹子文明”的国度。研究马王堆里的竹,可以惊奇地发现,随葬的竹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涉及面之广、工艺之精和价值之高,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用地下“竹子博物馆”来称呼它一点都不为过。据统计,马王堆出土的竹笋制品共计27个种类,800多件,其中竹简620多枚,涉及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工艺品、书籍、乐器、兵器、饮食和体育等领域。现依托考古发掘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试图透过马王堆里的竹,去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竹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南方发展林业经济的优势产业,本文论述竹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并对竹业发展及开发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冬和1988年冬二次从浙江引种六个笋用竹种1.56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发笋率达80%以上,新竹的秆基粗度已达到母竹的粗度,引种是成功的。本文分析了各引种环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类型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58块标准地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8竹1杉1阔、7竹3杉+阔、6竹3杉1阔+松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退笋产量、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大于纯竹林,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长指标大于纯竹林;8竹1松1杉+阔和7竹2松1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次之,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略大于纯竹林,但每株母竹出笋、新成竹数和退笋产量则低于纯竹林;6竹3松1杉+阔、5竹4松1杉+阔、4竹4松1杉1阔、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由于林分结构组成较差,其出笋、成竹各项生长指标以及每公顷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赣中毛竹纯林(MC)、竹阔混交林(ZK)、竹杉混交林(ZS)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阔叶林(KY)和杉木纯林(SC)为对照,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土壤结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ZK>MC>ZS>KY>SC;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阔叶林优于杉木林,毛竹林类型较差;>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94.43%~97.25%,土壤各层均为阔叶林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值大小排序为MC>ZK>ZS>SC>KY;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MWD和GMD存在差异,与毛竹纯林比较,竹阔和竹杉混交林0~60 cm土层中土壤MWD和GMD均值分别提高了3.38%、4.10%和5.04%、8.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壤结构指标关联度大小排序为KY>SC>ZK>ZS>MC,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林地资源合理经营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里的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同样也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仅通过中国佛教里的竹,深入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利用磴口县1954-2005年的降水、蒸发资料,分析该地区四季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气候以干旱为主,且持续时间长,最长达14a之久。冬季与春季以重旱为主,重旱频率分别为40.4%与36.5%;夏季以中旱为主,中旱频率为38.5%;秋季重旱与中旱频率一致,为32.7%。这种气候特点与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有关。以年代际划分,70年代春季干旱最为严重,80年代夏季干旱最为严重,60、90年代秋季干旱最为严重,60、80及90年代冬季干旱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