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拱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在近几年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早春甘蓝-番茄-大白菜间墩菜豆拱棚四作四收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既保证了早春甘蓝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够在夏季采用防雨防虫措施,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拱棚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秋季拱棚黄瓜的生长期短.一般在90~110天。由于这茬黄瓜前期处于高温多雨,后期温度偏低、病虫害危害较重等不良的生长环境条件下,所以生产上栽培难度较大。但它在深秋冷凉季节解决淡季蔬菜的供应却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秋季拱棚黄瓜的栽培现状,我们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和实践.提出了秋季拱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出口的大葱通用标准是植株完整、紧凑、无病虫害,叶肥厚、叶色深绿、蜡粉层厚,成品叶身和假茎长度比约为(1.2~1.5):1.假茎长40cm,横径2cm左右,洁白、致密。以手握大葱假茎基部,能保持植株挺立5秒以上,假茎不弯曲、不折断为好。出口大葱要求周年均衡供应,生产上结合日光温室(冬暖大棚)、拱棚等保护设施能够实现周年栽培周年供应。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是柔软多汁、甜酸适度、富含Vc上市最早的水果珍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我国各地多采用露地育苗、保护地定植等栽培方式,重茬连作现象较多.导致多种病虫害发生较重,明显降低了草莓品质和产量。近年来,菜农采用拱棚草莓的高效栽培技术,在大幅度提高产值效益的同时.因其形成了特殊的环境条件,加重了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为此,我们初步探讨出拱棚草莓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配合选用草莓优良抗病新品种及其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望取得比较理想的产值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沈慧 《山东蔬菜》2004,(4):31-32
近年来,各地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和春用大棚(包括单斜面大棚和大拱棚)更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保护地栽培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反季节(时差)蔬菜,以满足供应,提高效益。但是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往往茬口雷同,作物类别单一,品种特性近似,结果又造成上市时间集中,出现了淡季中的旺季,效益依然不高。  相似文献   

6.
大棚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是姜科宿根植物,块茎含有辛香浓郁的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具有健胃、祛寒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种传统中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味品。生姜可以加工成姜粉、姜油、姜糖、姜片等食用品,种植生姜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如江西、山东等地。生姜喜温,不耐霜冻,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因此,在生姜生产中许多地方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既可提高地温,又可提高气温,从而可以提早播种生姜,又可以延迟生姜的收获,在生姜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的防治、肥料和调节物质的施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生姜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提高大棚生姜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户种植生姜的积极性,现把大棚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冬季设施栽培韭菜已成为北方韭菜生产的主要模式。为明确冬季不同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发生规律,并探究影响其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系统调查了山东地区冬季3种主要的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周年发生动态,同时监测了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分析其与韭蛆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韭蛆在小拱棚、中型拱棚和日光温室韭菜中,发生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小拱棚中,韭蛆危害最轻,仅扣棚初(12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复苏形成1个危害高峰;中型拱棚韭蛆危害次之,除扣棚初越冬幼虫危害外,2月底为1代幼虫危害盛期;日光温室中,自扣棚后韭蛆每月可发生1代,为害最为严重。设施韭菜掀棚后进入露地养根期,春秋季韭蛆危害较重。棚内温湿度监测结果显示,5 cm土壤温度日光温室中型拱棚小拱棚,温度是影响不同设施条件下韭蛆发生危害差异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基本可满足韭蛆正常的生长发育。研究为山东地区不同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发生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中普遍栽培极受消费者欢迎的瓜菜。从品种选择与育苗、整地与定植、定植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提出了西葫芦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以促进西葫芦瓜丰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小拱棚甘蓝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以历城区仲宫镇、长清区城关镇袁庄、商河县张坊乡西小王村等为中心的较大面积的春季小拱棚甘蓝生产基地,产量、产值逐年上升。小拱棚栽培比日光温室(冬暖大棚)投入少,产出快,投入产出比高,且用工少,效益较高。就目前而言,大力发展小拱棚甘蓝不失为一项解决部分地区“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定植、定植后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设施草莓栽培技术.阐述了节水滴灌、温湿度控制系统在设施草莓生产中的作用.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了草莓的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1.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是采取人为方式建设适宜葡萄生长环境,在栽培过程中认真筛选品种、场地,并运用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花果管理技术保障葡萄栽培质量的一项常用技术措施。使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可以人为控制葡萄的成熟时间,使葡萄提前或延后上市,满足大众对葡萄的实际需求。文章分析了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要点,期望能为农业种植户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季炎热多雨和病虫害严重,造成种菜困难,从而导致夏季菜市场紧俏。近几年,利用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大拱棚夏季闲置时期,采用降温、防虫、避雨等保护设施种植越夏菜,效益显著,获得了丰收。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萝卜又称春萝卜,以鲜嫩肉质根供食用。“红顶白”水萝卜在郯城县种植历史悠久.栽培形式多样,日光温室、大、中、小拱棚均可种植。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或加工成各种食品,是深冬和早春深受欢迎的一种速生蔬菜品种。下面将其品种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生姜采用宽窄行栽培,间种大豆技术是高产高效的一项间套式栽培技术,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以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应用面积从0.8hm^2示范在两年期间发展到66.86hm^2,占种姜面积的48.3%,且产品品质优,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丘市大拱棚蔬菜面积已达3300hm^2,根据历年春节马铃薯价格高.加工出口货源短缺的特点,我们示范推广了马铃薯大拱棚秋延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02年推广面积已达133hm^2。据2002年多点测产。平均每666.7m^2产量为3017kg,高产地块可3821kg。商品薯经冬季低温贮藏,于翌年1—4月份销售.平均每666.7m^2收入4000元左右。主要栽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熊光奎 《耕作与栽培》2004,(5):8-8,F003
分析了贵州省果树设施栽培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技术对策。指出:贵州设施果树栽培必须选择适宜发展的地区、适宜的品种,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以解决好贵州省冬季温度高、日照时数短、湿度较大、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属于“花中四君子”,在世界多个区域广泛种植,是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在菊花栽培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较多,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技术要点落实不到位,会降低菊花栽培质量及产量,影响其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病虫害也是影响菊花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多变,病虫害发生概率大大提高,给菊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菊花栽培技术要点,提出了菊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以期可以为菊花栽培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666.7m^2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地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春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属马铃薯二季作区。近年来,随着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及推广,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春马铃薯中小拱棚及地膜覆盖栽培有了很大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益。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早熟丰产,成本较低。一般666.7m^2产2000kg左右.产值达1500元。为进一步提高商品薯的效益,现结合试验示范结果.将春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与常规栽培比较试验得出:两优培九的强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增产4.87%,有效稳增加5.2%;对照品种汕优63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则比传统栽培减产8.8%,表明强化栽培适于超级杂交稻,还讨论了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中国的可行性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