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土地制度史"课程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土地制度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更高层次理解当前的土地制度及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中国土地制度史"枯燥无用。要想改变这种认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和揭示中国土地制度发展历史规律,在历史的观照下增强"中国土地制度史"课程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解剖当前的土地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姜博  赵映慧  雷国平  宋戈  袁兆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44-145,149
从学科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了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指出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全国农业类高校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全国一流水平大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进而提出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学科建设应重点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增设学科点方面倾斜,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小虎  孙茜  张合兵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83-184,194
针对理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围绕"注重能力、强化实践、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采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理工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土地资源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为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课题组尝试引入"目标驱动式"与"比较式"教学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以学生为本",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教材与教参体系,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教学法培训,可有效地改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综合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加剧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土地问题因此倍受关注,加强土地管理便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也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梳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历史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并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各院校开设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差异化问题非常突出。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科研以及教师队伍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规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学  黄盛玉  刘金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70-16472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究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问题。提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建设动态目标;严格专业设置标准,规范主干学科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培养口径、调整专业教学结构,特别是实现面向职业资格的专业教育;改革办学模式。建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的规范、指导与评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竞争异常激励,市场需要具备土地资源管理综合理论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沈阳建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转变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对高等教育新的挑战,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和社会需求导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研究和修订,制订出了"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2.
尹国伟  王文生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27-16928,16935
通过翻阅大量与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了该问题的由来、对该问题的已有观点,最后给出了笔者对于该问题的看法:该问题是对农业信息化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表述,而这种表述以及对表述的解读却能够影响看待该问题的视角及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白孔雀》的环境景物描写、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结构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 :劳伦斯的《白孔雀》受到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安全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家安全”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变化性。“国家安全”是时代矛盾的产物。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单一安全”的主导地位逐渐为“综合安全”所取代,这在理论研究和政治现实中都产生了重大意义。基于这些原因,国家安全的维护也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三农”问题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农业信息化,即“五化”的关系。认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生命,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产业化的农业企业在规模和量上的积累构成城镇化的雏形,城镇化则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知识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业"核心期刊"与农业"数字化期刊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在我国建立农业“核心期刊”和农业“数字化期刊群”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过程中 ,运用了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把握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分析事物以及辨证否定的唯物辨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以国产717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结合以对苯二酚—甲醛线型聚合构形成的一类"蛇笼"氧化还原树脂(全文将其简称为HSR树脂).我们主要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化原性能和其应用,对它们形成蛇笼结构的可能性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胡适承继杜威实用主义,重视“行”,更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知”即“思想”的价值层面。其“思想”论,说白了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里有杜威的影响,更有胡适自己的创新,“思想”论的意旨也是很明显的:为再造文明之故,“思想力”的训练在胡适看来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