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两山一水生态旅游圈的开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综合法、SWOT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伏牛山、武当山(两山一水)及其周边旅游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建设该旅游圈具有明显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同时旅游圈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但丰富,而且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基础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劣势在于区域经济发展落后,跨区域发展协调难度大。但是,国家对水源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支持,不断建设的交通网为本旅游圈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提出发展该生态旅游圈一体化、点-环-圈、整体联合促销的发展战略,设计了6类旅游产品21条旅游线路,并针对开发的劣势和挑战提出:政府要积极发挥在生态旅游圈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培育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合理定位市场,联合宣传促销,开发特色产品,建立区域品牌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2015,(8):1
<正>近年来,辉南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融入长白山旅游圈,充分挖掘县内旅游资源,着力塑造全国生态旅游大县的品牌形象,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攀升。辉南县重点打造以龙湾群为核心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区,以辉发古城为中心的历史遗迹文化旅游区,以楼街朝鲜族乡为主体的民俗乡村旅游区,以庆阳镇为主体的兵工遗址旅游区,以样子哨镇为  相似文献   

3.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705-1708
茶资源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重要、最宝贵的生态、经济和文化资源,在加快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发挥着巨大作用。采用SWOT分析方法,凭借大量数据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鄂西茶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即依托生态旅游,带动茶资源开发;整合资源,培植优势茶品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色,阐述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包括山水格局并存、人文与自然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并进.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分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考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6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旅游构建的具体方式,力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黄河滩地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5.
赵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8):132-134
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精品少等问题,制约着山东省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保观念不强,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欠缺,山东省既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生态旅游开展中,找出二者的耦合关系,建立二者的耦合发展路径,以文化促进生态旅游文明,用文化塑造生态旅游精品,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山东省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和山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广州市城乡旅游资源方面阐述了广州市构建生态旅游圈的条件优势,并分别以从化市和增城市近年来城乡旅游产业互补共生生态蒯建设为实例,针对未来发展趋势,从项目实施带动、企业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城乡旅游产业构建互补共生生态圈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漪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2000-2000,2002
近年来,中国农业旅游不断升温,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相对落后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据此,提出了当今农业旅游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即资源分散、设施与服务落后、旅游需求随季节波动大及推广营销力度不够,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了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玉泉营葡萄山庄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一个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居民休闲娱乐、科技知识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生态观光庄园,同时以玉泉营葡萄山庄为例,指出了宁夏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宁夏玉泉营葡萄山庄的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夏的生态旅游业规划及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旅游业逐渐发生改变,旅游业已经由传统过渡到生态、休闲、创意等发展趋势,旅游更为注重回归生态、注重参与和体验,以及旅游所带来的文化感受。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特别是广西,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特色的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新时代,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下,广西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昭平县生态旅游农业具备的优势条件、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昭平县生态旅游农业创新理念及新的发展对策,以建立农业生态园为载体,整合农业观光,农家休闲等城乡特色资源,实现景区旅游和生态旅游农业有机结合,提高旅游资源经营水平、生态农业水平,进一步发展昭平农业,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浙江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措施及典型案例,指出了西宁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从突出高原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以创意设计突出特色,以及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等4个方面提出了西宁市高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梅州市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梅州市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梅州市市情,总结了梅州市建设和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农业的优势,为该市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长湖湿地的概况和研究现状,结合湿地的研究理论和长湖自身的特点,提出了长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列举出长湖湿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方案,分为特色专项、观光、人文历史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产品4个系列,其中观鸟、垂钓、"农家乐"等都是长湖非常有特色的旅游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为发挥河南省著名革命老区卢氏县的山水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探明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路径及产品类型,推进卢氏县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首先分析了卢氏县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人文历史与文化及经济发展与产业基础等三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其次,提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以及建设“洛河流域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长廊、杜关河流域越夏有机蔬菜休闲采摘长廊、老鹳河流域原生态产品挖掘展示长廊及淇河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科普教育长廊”,即“四条长廊”的总体布局。基于此,进一步提炼休闲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类型,即休闲观光游、养老度假游、美丽乡村游和红色革命游,并集中规划和设计四种模式的重点建设产业项目,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最后,提出规范土地有序流转、落实惠农政策、发挥科技兴农作用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等四点对策建议促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昌都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与区划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昌都地区1 506个旅游资源单体的调查资料,对其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形成1个2级区划体系.第1级有6个资源区;第2级有14个资源区.对6个1级资源区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后认为:昌都地区的旅游功能应定位为以欣赏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生态观光游和领略康巴文化、体验康巴风情、参观特色建筑、感受宗教文化为主的文化观光游,以及具有专业目的的宗教朝拜、礼佛、科考、探险、民俗采风、节庆专题旅游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绵阳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结合四川省绵阳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了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绵阳市在开发乡村旅游中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并提出了以城乡道路为骨架,依托“北部自然生态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中部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生态观光旅游区”,构建绵阳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提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加快促进绵阳市乡村旅游价值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该研究运用空间分布、积聚效应、连接度和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对天水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天水市旅游资源存在空间联系较弱,旅游网络不够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能力差等特点,进而结合实际提出优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俊 《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0-102
以遵义市长岗镇为例,分析其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优势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绿色生态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良好;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欠佳,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人才严重缺乏。结合长岗镇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发展双轮驱动的具体路径,即深挖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探索市场化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红色资源的旅游价值、加快绿色生态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郊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长沙市的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研究利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新时期下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坚固的经济基础、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丰富的资源优势是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迟缓,缺少多方面的宣传,缺乏品牌观念、专业管理人才,管理与服务质量欠缺,以及游玩项目单一与发展不充分是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与此同时,良好的政策环境、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给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带来机遇;环境与公共资源遭到破坏,盲目建设以及周边休闲农业发展给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带来挑战。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沙市应该从政府多部门联合管理,深度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增强从业者素质和提高服务水平方面推进城郊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