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对校园文化研究进行了总结,将校园文化概括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从文化的角度对校园景观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功能协调、空间耦合、景观外化、行为引导、公众参与五个方面,并以哈密师范校园景观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景观规划,以物质文化层面的校园空间与景观形态为直接对象,融揉贯通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校园改造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兰州商学院榆中新校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商学院榆中新校区的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设计理念,通过营造独特的绿地景观空间,创造出一个文化内涵丰富、景观优美、生态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晨  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2-17994
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校园规划格局和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格局进行了分析,将水景观类型分为面状水景、线性水景和点状水景,然后依次对各区域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江安校区水系景观整体参与度较低、各水景观独立性较强、后期维护及季节性处理不足等问题。建议各段水系统一设置明确的标识系统,取若干节点深化设计,加强辨识度;水系景观进行整体化设计,提出策划概念并加设休憩活动空间;定期进行后期维护,在补种植物时注意体现出四季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贺莲花  刘红杰  柯善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9-4750,4808
解析了校园文化景观的内涵和功能,认为校园文化景观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能对其产生激励功能和感染作用。以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为例,分析了花溪校区的环境特点和新校区的建设情况,以及校园文化景观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以组团功能为依托,凸显学校精神,展现学校风格与学科特色,进而增加校区人文关怀,激励学子并使其健康向上,延续校园文化的传承性。以期完善花溪校区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弥补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缺陷,提升学校精神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科技学院新东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校园总体规划和规划设计理念,具体探讨了以水景设计为中心的一心点缀、两轴贯穿、多园环绕、各区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从集水、渗水、净水方面探讨了校园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问题。认为设计中突出水景的流动,空间的连续以及功能的多变,形成了教学与生活相衔接、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大学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GIS在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保护已经成为新的热点。在概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和GIS软件的功能特点后,探讨了GIS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保护中的分析应用,探索性地提出在大尺度的景观规划和保护中引用GIS进行空间地形分析和数据库管理,以期利用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弥补传统的二维园林设计软件中忽略竖向环境因子及其他复杂环境条件的缺陷,提高乡村景观规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中学校园景观规划原则、重要性的基础上,以作者曾经就读的中学,即郑州市中牟一高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建筑区、宿舍区、操场等特色景观的规划,绿色植物、园林小品等要素的融入,运用寄情、寄景、构图等艺术手法设计充满意境的和谐校园,并渗透环境与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关系,营造出多元化校园,促进学生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对当代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寻求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点,创建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景观环境特点,以求更好地体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针对性、策略性及前瞻性。在创建有形的校园景观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氛围。  相似文献   

9.
王卉  王文 《河南农业》2019,(17):32-3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优化乡村历史面貌,而且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有效保护区域特色景观的前提下,塑造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景观特点、问题、规划原则、规划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连洁  李瀚金  杨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61-9962,9977
以山东教育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基地概况,突出了其基于山东历史底蕴和齐鲁大地文化精华的规划目标、理念与主题,指明了其依地就势造景、突出校园文化、体现场所精神,并讲究植物多样性的设计原则,从"一核、三轴、五区"的布局角度阐明了总体布局构思,并详细介绍了5个分区,最后分析了植物景观的构建。强调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以期营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园林式校园。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休读空间是高校校园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休读空间尤具特色。其不仅能改善校园环境,还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西南大学崇德湖滨水休读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区位、地形、空间、驳岸和景观构成要素5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了高校校园滨水休读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对今后的高校滨水休读空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刚  朱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22-18025
围绕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水的景观特性以及人的亲水性,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阐述了水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强调水体能够活化、界定空间;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可塑性效果;水景能够调节小气候。结合实例,从水景的空间设计、尺度设计、文化性、生态性,以及滨水空间的设计、水景与其他校园环境要素的结合的角度,对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展开探讨,并就水面环境维护、水系管理、利用水景的生态效益论述了校园水景的维护和管理要点,进而探讨了生态型校园水景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提升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祝彩虹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36-37,49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能否体现特殊的人文和地域特色,是衡量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农业院校因其独特的专业特征,在景观设计上应有鲜明的特色。以安徽农业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从农业实验、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等方面阐述了"农业实验园景观"设计思想,旨在为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倡导建设生态宜居校园,营造物种丰富、景观富有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方法】以北京农学院为案例,运用景观设计学基本原理,采用对比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校园植物景观机进行研究。【结果】整理与归纳了北京农学院校园木本植物种类,论证特色农林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途径。【结论】从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公共空间、科研教育四个角度剖析农林类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提出农林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范利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80-9382,9447
以当今大学校园的大批兴建为背景,在论述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意义及作用、影响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有绿色生态性校园、地域人文性校园、知识研究性校园。最后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例进行了举例说明,重点阐述了校园的分区规划和科技成果应用规划。  相似文献   

16.
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绿化能够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同时能够为园林专业提供现场教学的场所,具有服务教学的功能。笔者调查了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组成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沈阳大学北校区绿化树种现共有85种,隶属28科49属,其中乔木55种,灌木28种,藤本2种。在调查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树种的规划原则,最终提出沈阳大学新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投资和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众多高校对其环境进行更新和提升。而植物景观作为改善学习环境品质,彰显校园文化气质的重要部分,在更新过程中备受重视。但由于现有评价体系的适宜性不足及设计方法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在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方面无法发挥最大效益。基于植物景观评价法(PLE),通过定量验证,科学合理的构建了一套适合于校园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避免了主观因素确定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同时,以此为基础,采取权重客观赋值与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的植物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测评。以量化数据为依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法及雷达测度法分析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更新优化措施,以期为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景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兴起,地方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更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地方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生态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其他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皖西北高校校园景观为例,分析生态城市背景下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用多维的观点加强与地方城市的生态建设相衔接、发挥“生态核”景观的作用、创造和谐型与节约型的校园景观空间、紧扣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