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稻田生态养鱼的试验.试验表明:稻田生态养鱼不但改善了稻田的通风、通气状态,稻谷长势好,水稻亩产量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增产15%,亩产量比未养鱼的稻田每亩增产85 kg,每亩增加水稻收入204元;每亩产成鱼63 kg,每亩增加成鱼收入1512元,比未养鱼稻田每亩增加收入1716元,增产增值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氮肥施用时期对免耕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绥阳县现有稻田面积1.4万hm2,常年稻田油菜种植面积为1.3万hm2,油菜籽平均单产为2 145 kg/hm2.稻田免耕栽培油菜能达到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近年来,绥阳县免耕油菜面积逐年扩大,为了探讨稻田免耕栽培氮肥施用技术,取得切合实际的试验数据指导大面积油菜生产,特设置该试验.  相似文献   

3.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阿维菌素在黑壤、红壤、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进一步研究阿维菌素在稻田水土中的迁移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阿维菌素均表现为很强的吸附特性,同时发现,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土壤中粘粒含量相关,粘粒含量越大,土壤对阿维菌素的吸附率就越高.由稻田水向土壤迁移的试验可以看出,从水中迁移到土壤中的阿维菌素的量很低,与吸附试验有较大差别,而稻田土壤向稻田水释放试验与解吸附试验相似.因此,农药阿维菌素直接施用在水面时比施用在土壤上的污染范围大.  相似文献   

4.
昭通市植保植检站在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开展了稻田养鸭种养结合试验示范,以降低稻田稻飞虱及杂草的发生.试验表明,稻田养鸭可明显控制稻飞虱及稻田杂草的发生,同时减少水稻上农药的使用量,保障昭通市水稻生产及环境安全,稻田养鸭区比对照区(CK)水稻产量增收1678.35 kg.hm-2,增产21%,农民收入增加19641.75...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水稻遥感估产技术经济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研究从TM资料中提取稻田信息的可行性,为水稻遥感估产提供提取稻田信息的遥感技术.试验先选用动态聚类、最大似然法和逐步分类法进行稻田信息提取.再经波段比值法和地形因子分层分类的后处理,在特定的试验区内,其面积精度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稻田进行施用磷酸二铵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可促使禾苗田青快、早分蘖、早够苗、早露田,从而使稻田增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土壤Cd活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重金属污染土壤Cd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田渗漏液的DOC含量,提高了土壤Cd的活度.稻田渗漏水DOC的浓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增加了Cd随稻田渗漏水的流失,使得稻田土壤Cd全量、有效态Cd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部分处理降低幅度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由于较多的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使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秸秆还田0.5%处理的水稻植株Cd浓度、累积量最高,分别为45.10 mg·kg-1、1 858.1 μg·pot-1.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采用稻田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一是集约利用耕地、时间、空间和农作物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二是选用的双孢蘑菇新品种"2796"经稻田栽培试验,该蘑菇抗性好、产量高,每平方米菇床产鲜菇7.5kg,按8元/kg计算,667m2稻田产值可达2.35万元.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探讨低洼易涝地区开展稻田养鱼的可行性,摸索利用低洼稻田进行养鱼生产的科学方法,研究低洼稻田养鱼的综合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淮河行蓄洪低洼湖区寿县建设乡红旗村进行了深沟双埂稻田养成鱼套养鱼种试验,采用田间栽秧、沟田养鱼、埂上种植其它农作物等综合利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耐低氧、适应性强、食性杂的小型鱼类,常见于底泥较厚的湖汊、池塘、沟渠、稻田等浅水水域,喜栖于静水水域的底层,适合稻田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鳅,每667平方米可产鳅鱼80千克左右。1.稻田选择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旱涝保收的稻田均可养殖  相似文献   

11.
精克草星Ⅲ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克草星Ⅲ(乙·苄)系新型稻田复配除草剂,既对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又能兼除阔叶杂草.为了解精克草星Ⅲ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淹水条件下厌气性细菌数量高于其他灌溉模式的数量,好气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总量以浅、湿、干间歇灌溉的最高,原因是由于该灌溉模式的土壤湿度适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2014年,通过不同施药时期的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了丙嗪嘧磺隆及其与氰戊草酯或双草醚混配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估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中稻直播后10d施用丙嗪嘧磺隆,其对水稻安全,且能有效防除稗草、莎草和阔叶杂草,但对千金子基本无效.鉴于直播中稻田千金子发生危害较重,施用丙嗪嘧磺隆防除直播中稻田杂草时,还需加入氰氟草酯等对千金子高效的除草剂,以确保有效控制稻田杂草危害,从而为水稻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免耕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环保生态型农业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摸清免耕稻田养鸭对稻田杂草、虫害的防控效果,试验设养鸭区和未养鸭区,试验结果稻田养鸭不仅能提高经济收入,而且还能很好地防治田间杂草和病虫,降低生产成本,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区稻田土壤氮磷淋失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壤氮磷淋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亚热带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陶土头定位观测法比较研究了施肥对稻田土壤氮(N)磷(P)淋失特征的影响.2010-2011年连续近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施肥会显著增加稻田土壤N、P的淋失.稻田土壤N的淋失形态有显著差异(P<0.05),水稻生长期(4-10月)淹水条件下淋失形态主要为NH4+-N,而闲田期(10-翌年3月)非淹水条件下则主要为NO3-N.这与土壤通气状况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研究区10-12月(闲田期)稻田P的淋失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是稻田土壤P淋失的主要阶段.控制土壤N、P累积是降低稻田土壤N、P淋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稻田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早熟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在贵州6个低热区稻田冬种进行的免耕覆盖和翻犁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免耕覆盖较翻犁种植方式平均增产10.34%,增收440.22元/667m2,投产比高,薯块商品性更好.由于费乌瑞它在贵州低热区域稻田冬种免耕覆盖栽培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在贵州省低热区域的冬季稻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稻瘟灵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湖南和浙江两省水稻田为试验对象,用气相色谱检测,研究了稻瘟灵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稻瘟灵在环境样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g.结果表明,稻瘟灵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oe-;稻瘟灵在湖南省和浙江省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81、5.29 d,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8.
茭白田养殖是稻田养鱼的延伸,系利用茭白与鱼(虾、蟹、蛙)共生原理,达到互相利用、互相促进,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茭白田养殖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在稻田养殖的启示下,2002年在黄岩区澄江临西村茭白田内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田套直播油菜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稻田套直播油菜的栽培特性及其配套技术,1999~2001年度实施了双低优质油菜应用于稻田套直播轻型高产高效栽培的试验研究和丰产示范,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省近年来试验示范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米.至2002年镇江市示范面积已有2000亩。常州市从2003年在新北区孟河镇试验100亩,并开展稻、鸭品种引进试验,稻田放鸭与不放鸭的对比试验,稻田施用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水稻生长中期搁田与不搁田对比试验,稻田放鸭子不同数量对比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