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嘉兴市嘉北公社木桥港大队第7队顾昌明1979年冬和1980年春,在自留地上种了880株桑树,折合面积0.55亩,1980年中秋饲养0.5张蚕种,茧款收入50元.1981年全年养蚕2张,茧款收入383.30元(不包括副产品收入)扣除成本费71元,净收入312.30元.1982年全年饲养蚕种2.5张,茧款收入369.89元(不包括副产品收入)扣除成本费20元,净收入349.89元.1983年因承包了集体的桑地,成绩不计.  相似文献   

2.
<正> 茧丝绸是中江县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1995年全县有桑树2.5亿株,小桑园4.5万亩,制合格蚕种19万张,养蚕农户28万户,发蚕种35万张,产茧15.6万担,收购鲜茧14.2万担,年产干茧2750余吨,蚕农茧款收入5700余万元。全县目前有蚕茧收烘站五十个。其中:国营茧站40个,乡办代收烘蚕茧站10个。全县从事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3.
江津市李市镇五斗五社现有养蚕农户42户,养蚕人口160人,耕地面积141亩,其中田76亩,土地65亩,有桑树12万株.1997年养蚕186.5张,产茧5595公斤,产值67140元,单产30公斤,单张收入360.00元;户平养蚕4.4张,户平产茧133.2公斤,户平收入茧款1598.57  相似文献   

4.
<正> 蓬溪县下东乡青莲村四社农民申群孝,全家四口人,其中主劳2人,承包旱地10.7亩,现有间作桑园10.7亩,桑树6500株。95年春季养蚕8.5张,产茧302.6公斤,茧款收入3782.5元,单产35.6公斤;夏季养蚕8张,产茧291.2公斤,茧款收入2329.6元,单产36.4公斤;秋季养蚕9张,产茧337.5公斤,茧款收入2937.5元,单产37.5公斤;晚秋养蚕5张,产茧160.6公斤,茧款收入1314.9  相似文献   

5.
<正> 子洲县砖庙公社美谷界大队民兵连长马宏明,家中只有夫妻二人,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后,一些青年民兵都愁没事干,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他看到一些社员靠养蚕发了家,就动员青年民兵学养蚕,包桑树,并带头买了一张蚕种饲养,在他的带领下,全队大部分民兵包桑树、买蚕种、今年,全队17名民兵养24张春蚕。他还组织青年民兵登门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养蚕技术,仅用一月时间,共收蚕茧1420斤,卖给国家收入  相似文献   

6.
<正> 王炳莲同志,是我省有名的养蚕能手,她从二十七岁开始养蚕,合作化前养自制土种抽丝年平均收入生丝二斤左右,五五年开始养改良蚕种,五八年养蚕一张,产茧105.7斤,创我县历史单产最高水平,受到省、地、县和国务院的奖励,被树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被省蚕研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她今年已经74岁。人老志不衰,承包大队桑园5亩,养蚕一张,产茧91.1斤,收入179.1元,她是如何创高产的呢?  相似文献   

7.
刘新民 《四川蚕业》2003,31(3):47-47
羊鹿村共 1 0个社 ,3 2 3户 ,养蚕户占3 0 0户 ,农业人口 1 0 88人 ,总耕地 1 1 4 1亩 ,其中旱地 677亩。该村从 1 999年至 2 0 0 1年连续三年育苗 2 0 0亩 ,栽一步成园桑 650亩 ,有桑树 65万株 ,人平栽桑 584株。实现了旱地桑园化 ,嫁接良桑化 ,修枝养型标准化 ,养蚕蚕台化 ,上蔟纸板方格化。该村1 999年养蚕 2 83张 ,2 0 0 0年养蚕 42 0张 ,2 0 0 1年养蚕 781张 ,2 0 0 2年养蚕 1 2 0 0张 ,三年连续增长 4 2倍 ,2 0 0 2年产茧量达到3 6万公斤 ,收入茧款 3 6万元。全村人平产茧 3 3公斤 ,人均茧款收入 3 3 0元。 2 0 0 2年全村总收入 2 40…  相似文献   

8.
朱德高 《四川蚕业》2020,48(1):17-19
蚕桑是富顺县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9年底,全县有桑园面积2.4万亩(1600hm2),其中果叶兼用桑0.3万亩(200hm2),栽桑养蚕镇乡14个。年养蚕1.5万张,蚕茧单产达到39kg/张,蚕茧综合均价为41元/kg,张种养蚕收入1600元,蚕农售茧收入2400万。我县自贡裕民蚕种场年生产蚕种10万张,居全省普种生产第三位,蚕种产值550万元。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自治区15个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89年全县有桑园4560亩,饲养蚕种1.6万张,产茧325吨,收购(即丝茧和原种茧)255吨。桑园比上年增加1960亩,养蚕种增加1倍,收购量增1.42倍,并出现有常乐平心、阳月、火星三个村公所年产茧超50吨;有莲北村新联队,火星村苫西头队,阳月村西头队三个生产队养蚕户均收入超4000元,人均收入近千元,有王瑞辉等19户养蚕收入超万元;有新联队大面积186.4亩亩产茧143.25公斤;有王瑞奎等7户亩桑产茧超200公斤,其中:王瑞奎种桑3.8亩,亩桑产茧234.4公斤。  相似文献   

10.
<正> 射洪县北部山区的潼射乡北寨村4社樟树桠的穷山沟里,出了1名吨茧专业大户谢怀金。他家除爱人范国芳外,还有2女1男全家5口人,全是初中文化,承包耕地5亩,其中田0.8亩,有自留山和宽地埂计15亩。他开垦后全部栽成桑树,现已投产。1991年四季养蚕34张,产茧1089.7公斤,单产39.35公斤,养蚕收入9454.60元,张平产值278.07元,人平收入1890.90元,比三年前——1988年养蚕4张,产茧  相似文献   

11.
我家今年承包生产队桑园五亩二分,纯交队一千三百六十二元,面积,上交任务重,投资要多,没有专人和技术是不敢承包的。我家六日人,五个劳动力,安排三人负责养蚕,如陈新春专门饲养小蚕,我们边学边干,不断摸索养蚕的技术,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在县、社养蚕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夺得了可喜的收获。全年收入茧款3230.50元。人平收入茧款540元,平均亩桑产值621元,平均亩桑产茧336斤,共购进蚕种38张(其中蚕种带菌损失9张)实际售茧  相似文献   

12.
<正>荣县栽桑养蚕的历史悠久,清末《荣县志》中即有记载。荣县现有桑园2700hm~2,养蚕4.2万张,产茧1500t,蚕农茧款收入达到5000万元,是广大蚕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荣县从2014年开始与气象部门合作,通过气象预报与桑树生产情况相结合,摸索各季蚕种最佳出库时间,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目前养蚕布局形成了"双轨制",大面积生产全年仍养春、夏、伏、秋和晚秋5批蚕,养蚕大户和蚕业家庭农场则养8批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四川蚕业》2009,37(1):48-48
横梁子村有11个社,1120人,354户,耕地1852亩,其中旱地1125亩,原有桑园21亩,年养蚕52张。在我市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的大行动中,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组织全体村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把蚕桑业作为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2008年,全村一次育苗200床,夏栽一步成园1014亩,新老桑园总面积达旱地面积的92%,做到了旱地桑园化,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蚕桑专业村。2008年秋利用新栽桑树订购落实晚蚕种120张,收入茧款8万多元。该村计划到2010年全村发种2500张,蚕农茧款收入达1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两户园地     
<正> 罗先锋:系南部县的第一个蚕桑专业大户。他敢于大胆承包养蚕致富。他家住南部县的碾垭乡11村8组,全家三口人,两个劳力,有“小桑园”3.5亩。现有桑树2400株。他还包了邻近组户的零星桑叶来养蚕,1985年养蚕10张,收入茧款1615元,共育931张,收共育费5,586元,全年蚕桑收入7,201元,人平蚕桑收入2,400.33元。他家承包土地4.5亩,1985  相似文献   

15.
<正> 岳池县齐福乡五村八社罗昌荣,凭着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承包土地上栽桑养蚕,走出了一条蚕—粮—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成为我县产茧超吨茧、收入逾万元的“蚕桑状元”。 罗昌荣全家六口人,劳力两个,承包耕地八亩,现有桑树11000株,其中密植小桑园4亩,良桑率达95%。1995年养蚕35张,产茧1139公斤,养蚕收入10023.2元,加上良桑穗条、蚕沙、育桑苗等收入,  相似文献   

16.
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桑蚕重点户黄盛欲,种有桑1.5亩,其中杂交桑1.2亩.在搞好桑园培肥管理,特别重施猪尿粪的同时,建成专用蚕房两间,上簇室和贮桑室各一间,场地很宽.1985年饲养蚕种9张,按技术要求消毒防病,鲜叶饱食,蚕壮茧大,产茧197.6公斤,收入634元,平均张产值70.40元.在本屯六家养蚕户中,养蚕收入比较高,但是,由于没有使用较好的簇具(用竹枝、芒基草),茧质仍不十分优良.如当年8月5日养两张蚕,卖茧45.5公斤,其中下茧7.4公斤,占16%.而上茧也有杂质,卖价不高.根据县技术人员的介绍,1986年他第一批蚕就一次买方格簇200个,全部用方格簇,上茧率和茧层率大大提高.他还想出在上簇室地上先铺一层灶灰后挂簇,接住蚕粪尿,采茧后扫去灶灰,减少地面病菌污染.1986年6月20日养蚕一张,产茧35.2公斤,下茧不  相似文献   

17.
陆川县马坡镇,靖西村陈屋队陈基龙户,是我县、地区种桑养蚕致富的先进典型.他全家有21人,其中劳动力11人,承包田13亩,四年来,蚕业收入达77356元,人均收入达3683元.生产持续发展,收入逐年增加.84年试种杂交桑2亩,养蚕12张,产茧665.2斤,收入1250元;85年扩种到6.5亩,养蚕5张,产茧307.5斤,收入599.62元,小蚕共育657.5张,收入6083元,播杂交良种桑种子20斤,出圃75万株,收入6000元.代收蚕茧费,9900元,合计收入22582元;86年桑园面积6.5亩,养蚕4.3张,产茧276.7  相似文献   

18.
<正> 养蚕二十七产值二千七地处山区的陇县枣林寨村村民阎宏定,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桑园15.4亩,1984年养蚕24张,产茧1142斤,收入2061.44元;1985年四期养蚕27张,产茧1553.6斤,总收入2756.22元。其中养春蚕6张,收入706.23元;夏蚕8张,收入861.44元;早秋蚕8张,收入850元;中秋蚕5张,收入338.55元。平均亩桑产茧100.9斤,产值178.98元,除去蚕药、蚕  相似文献   

19.
<正> 略阳县是省、地蚕桑基地县之一。1990年有桑园1.47万亩,其中成片桑园6000多亩,全年养蚕8396张,产茧23.56万公斤。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根据省、地要求,全县规划到2000年,桑树要达到6000万株,面积6万亩,养蚕4万张,年产茧100万公斤;“八五”末,累计栽桑达到3万亩,养蚕2万张,产茧50万公斤。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县政府制定10条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蚕桑生产。一、允许农民个体户或联户在不破坏山林的原则下,利用荒山荒坡营造成片桑园,谁栽谁有,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20.
赵毅 《四川蚕业》2007,35(1):4-4
柏垭镇羊鹿村现有农户655户,农业人口1997人,耕地面积2223亩,其中旱地1362亩,有桑园面积1155亩,养蚕农户348户。2006年全村养蚕2000张,茧款收入160多万元,人平茧款收入800元,是全市蚕桑专业第一村。羊鹿村1999年养蚕仅240张,到2006年发种2000张连续6年发种、产茧、茧款收入翻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