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压占等原因造成的临时用地损毁,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通过本次土地复垦工作,可以减轻铁路建设对土地损毁的影响,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改善沿线被破坏区的生态环境,保障沿线地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证金制度(或称执行保证金制度)是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之一,为了完善我国现行矿区土地复垦制度,有必要探讨保证金制度在矿区土地复垦管理中的应用。本文采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方法,在探讨矿区土地复垦目标及其实现度评价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复垦管理经验,对构建适合我国矿区情况的保证金制度经济模型进行了尝试,并模拟应用了保证金制度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3.
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本市开展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的政策意见》,提出将在推进小城镇改革试点中,在条件成熟的镇优先开展试点工作。《意见》指出,上海在条件成熟的试点镇建立增减挂钩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复垦多少,建设用地才增加多少。  相似文献   

4.
土地损毁程度分析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复垦方向确定、复垦工程措施制定的重要前提。煤矿开采造成的损毁土地具有位置集中、涉及地类多、面积大等特点,因此,正确合理的土地损毁程度分析对于提高复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例的研究表明,研究者利用ArcGIS软件可以准确高效的获取煤矿塌陷损毁土地的损毁程度情况,为土地复垦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生态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意义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态公路作为公路建设新理念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公路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公路内涵,并指出野生动物保护在生态公路建设中的意义以及保护对策,这对今后的生态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尹可 《畜牧市场》1999,11(12):40-41
全人类,尽管语言不同,肤色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土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母亲。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新的《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对国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土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切实管住管好土地,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国土管理部门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用地服务,推进土地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强化土地资产管理,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大力开发复垦土地,努力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  相似文献   

7.
以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为例,对荒漠类土地的特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退化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建设与治理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土地适宜性为突破口,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在通用的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的基础上,对建设模式作了精心设计,特别是在保护退化原生植被草原上创造陛地采用了带、团、鱼鳞格插入法,经过实践,建设效果和生态功能均有一定提高,从而为建设柴达木荒漠化草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业近几年发展蓬勃,以实现公路人文景观和谐为目的 ,在美学发展和环境恶化两者之间,产生了对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的探讨。公路景观是美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设计中赋予生态理念的做法越来越被相关部门所重视,这就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忽视公路景观设计与生态保护等问题。本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行和景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市政公路的建设中软土地基存在的危害也表现得越加明显,所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市政公路建设软土地基的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人工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人工种草复垦进行了研究。选用当地常见的草本植物,测定了植物的出苗率、盖度及越冬率等,观测比较了不同植物在人工种草原垦中的表现,评价了各种植物对矿区土地复垦的适用性。通过植物盆载试验,比较了排土场不同土壤的肥力状况,提出了矿区植被人工恢复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公路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它不仅关系到我国道路交通运输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生态保护水平的标准。由于技术水平、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公路建设对生态性越来越注重,公路架设在对安全性、质量性具有较高要求的同时,对其生态保护也愈加重视。现如今,生态环境、环保健康理念深入推进,公路生态工程技术也伴随而来,虽然我国对其生态意识的加强有了明确的认识,但是受到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使得公路生态工程技术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公路生态工程技术开展的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结合道路运输的实际,完善技术水平,提升生态工程建设科学效力,从而更好的做好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李青丰  曹江营 《中国草地》1997,(2):23-25,66
对露天煤矿排土场上植被的自然恢复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排土场上植物自然侵入过程中所形成的先锋植被的种属构成及群落特点等,并对当地原生植被和新形成的植被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煤矿剥离生土上的植被自然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形成的植被质量低劣;人工种草是保护矿山环境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属于国家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工程,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公路建设也会给公路建设区域的景观资源、视觉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策略,以期改善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促进公路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对公路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由于我国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公路的建设,进行公路施工技术的改进。强夯技术作为公路路基加固施工中重要施工措施,主要适用于一些沙土、砾类土以及低饱和度的粘质土、粉质土中。但是,在公路的实际施工中,强夯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晚,并且缺乏施工的经验,所以,就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自身技术知识的学习,加强施工灰量的监管。为了提高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对强夯技术在公路路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也随着产生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公路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这就对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发展研究现状,然后针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最后对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既肯定了现在技术也对未来质量控制的专业化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6.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践行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以往测绘技术难以全面有效的检测矿区环境破坏情况以及复垦区域的恢复工作。本文据此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现代测绘技术,如3S、GPS、GIS、DTM等对于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检测和提升环境保护的作用,是当前与未来测量人员科研和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荣堂  孙翔云 《草业科学》2003,20(10):13-16
根据多次考查和多年积累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和蔓延;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加剧;草原害鼠活动猖獗;草原载畜能力已超过临界放牧标准。现行的利用、保护对策对局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弊端较多,不足以治本。建议以“全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三大体系”、“八大工程”为总体目标,从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全局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指标、建设规模化的优质人工草地等措施,达到既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经济发展建设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出现了土地管理与利用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难执法、执法难和造成耕地资源与国有土地流失的问题仍时有发生,被国家土地督察发现要求整改的现象仍旧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明确的执法权力,土地执法难以到位,严重地削弱了法律应有的权威。因此,如何解决当前土地执法监察中面临的问题,打击违法用地,实现国家保护资源、保护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总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确保露天金属矿山土地复垦工作顺利进行,调整好矿山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达到矿山开发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目的,选取正确的复垦方向是必要的。依据对破坏土地的调查和预测、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土地复垦的要求和破坏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对于土地的复垦宜耕宜林方向进行探究,为矿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矿山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城市和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保障要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时期,土地需求十分强劲.在国家土地控制政策日趋严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双重压力下,正确处理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交织的矛盾,有效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用地保障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