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籼水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12个中籼水稻品种(组合)进行区域试验,筛选出产量高、抗病力强、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的中籼组合(品种):中农2008、滁9507、协优009、庐优875、中籼2503(惟一的品质一等食用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2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产量、生育期、米质、抗逆性等因素的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我地的超级稻主导品种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D优527、协优9308、D优986、Ⅱ优7954、丰两优1号等。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逆性强等优点,可作我市超级稻主导品种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协青早A的特征特性及协优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了部分协优系列品种的特征特性,以为优质不育系协青早A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综合比较,选出适合本地栽培,高产、稳产、优质、高抗的杂交中稻组合。2a的试验表明,协优57、协优63、Ⅱ优838是取代汕优63较理想的组合,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6.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这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7.
1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组合) 相官镇地处皖东丘陵,属一季中稻区.近几年,我们主要选用米质优良的丰两优1号、D优527、协优332等中籼杂交稻和镇稻99,扬粳9538等高产优质品种.这些水稻不仅米质优,而且产量高,综合抗性水平好.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协优982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82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优质恢复系金恢982配组而育成的中熟晚籼杂交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协优982在浙江金华、缙云和江西、安徽等地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穗多粒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肥抗倒、米质较好等特点,是一个穗粒兼顾型的连作晚稻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9.
杂交早稻纹枯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三年多点试验,共鉴定早杂组合36个,明确了当前江西省大面积种植的早杂组合“协优49”、“优Ⅰ华联2号”、“协优华联2号”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抗性(与常规早稻品种相比),病情指数均低于30,且组合之间差异不大,具有中抗性质。文末还就杂交早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机制及其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Ⅱ优16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6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亚种间中籼迟熟杂交水稻。1999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该组合适宜在浙南海拔600m以下地区种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并已替代了汕优63成为当家品种。同时该组合制种产量高,穗发芽比汕优组合、协优组合低。我县近两年累计制种面积55hm^2,平均每667m^2单产214.3kg,最高达332.5kg,远高于我县杂交水稻汕优组合和协优组合的制种产量。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