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10多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扬州市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连续投入和整合资源等做法,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为高产丰收、调整结构.发展高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大投入、强化设施、提高标准、示范推动的有效措施.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借鉴云南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大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路。1宜良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启示宜良县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位于云南省宜良县北古城镇,地处宜良坝子的北部,南盘江沿岸,是宜良县优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2013,(9):31
记者16日从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获悉:据国务院日前批复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0.27亿hm2(4亿亩),其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成0.23亿hm2(3.4亿亩),通过统筹和整合资金完成0.04亿  相似文献   

4.
衡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近年来,衡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目标.把开发惠民富农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开发水平,创建衡南特色,努力打造一流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2014年,高邮市农发局按照省市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5000万元,总投资7000万元,新增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3333.33hm^2的开发规划;提出了项目管理、宣传信息、队伍建设创一流,年度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的争先目标。为此,全局上下要坚定信念,树立信心,精心谋划,真抓实干,着力"三个强化"抓推进。  相似文献   

6.
《农机具之友》2009,(5):3-9
江苏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中,立足省情,集中资金,连续投入,做大规模,把农业园区的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中,不断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途径,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路子。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机化》2013,(3):11-11
本刊讯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山东省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已于近日下达,1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将于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分析了内蒙古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和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农业综合项目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及滩涂开发配套项目,这些项目建设内大多数与水利工程有关联。乡镇水利站是基层直接从事农田水利事业一个职能部门,他们是乡镇水利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活地图"。为此,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发挥乡镇水利站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此有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邢冬梅 《南方农机》2023,(12):80-82
高标准来建设农田,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农田建设的积极作用,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此,笔者针对甘肃地区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特点,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此强化生态环境、落实生态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新沂市通过实施国家六期和七期农业开发以及三期世行项目建设中,立足实际,集中资金,连续投入,做大规模,把农业园区的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中,不断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途径.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沂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路子。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国家和江苏省相继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并且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还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细则》,为镇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我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即一方面低山丘陵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69%,基础设施薄弱,洪涝旱灾频繁,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治,农田小而分散,农户以小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邮农业综合开发提出“做大以安大公路为轴心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做强以双兔、日兴和红太阳公司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做美以神居山为中心的丘陵山区”区域开发构想。构想来自“十一五”以来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实践。其间,在安大公路沿线实施土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优质稻米、高邮鸭及特种水产业:在神居山丘陵地区实施基地项目,促进了食用菌栽培、种草养鹅和观光农业发展。构想体现农业综合开发突出重点、集中资金、规模开发的基本要求.把新时期与以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合起来,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有利于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开发成果集中展示。构想彰显“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强基增后劲”的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的重大前举措。各地在政策配套、资金保障、体制运行上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进,已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在思想观念、建设模式、推进机制上均未完全作出适应性调整。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醒,及早作出谋划,制定出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在规律的方案和模式并加以推进,才能确保其建设过程的科学和顺畅.也才能防止在造势上轰轰烈烈,在实际成效上却与中低产田改造并无二致的局面出现。  相似文献   

15.
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多年来隆德县始终把农田建设作为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然而,由于隆德县耕地地貌复杂,建设难度较大,专项资金补助标准不高,提升改造资金短缺依然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隆德县通过积极争取并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于此,就隆德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几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挖掘内涵、扩大外延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赵崇武 《南方农机》2022,(10):187-190
农田是农业的基石.笔者梳理了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在建设资金投入、配套政策和监督检查3个方面的成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址难、农田基础设施改善需求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低、农田建设队伍薄弱、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出现真空地带等制约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农田...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粮油、蔬菜、肉类、瓜果主要产区。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市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益开发,更新开发理念,强化政策措施,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建设一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新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TOPSIS和BP神经网络的高标准农田综合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我国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标准农田的识别是建设前选址和建设后评价的基础。本文以耕地图斑为基本单元,融合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从本底条件、空间形态、建设水平、生态防护等方面,构建农田综合质量多特性表征体系,采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进行初步评价,再以人机交互的方式选取各质量等级农田的真值样本,进一步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修正各特性权值,得到农田综合质量的精确评价结果,实现高标准农田识别。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特性表征体系的农田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精度达到96%以上;研究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耕地集中连片、道路通达、生态防护良好、具有农业现代化生产优势的东北部、中北部、西北部边缘和部分南部区域;当地已备案的高标准农田和未备案、有潜力的高质量农田区域均得到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20.
《农机具之友》2012,(1):49-50
2011年度,东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紧围绕省市目标要求,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典型为重点,立足高标准,坚持快节奏,努力提升项目区形象。一年来,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320万元。项目涉及安丰镇东光、同明2个行政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截至2011年12月底,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工程结算审计,拨付工程款8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