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新杂交种综合评价(第二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0个玉米杂交种的综合生产力,其中铁单12和沈9708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锦试21和沈9708综合生产力较高。在参评的9项指标中,以单株根量和穗位叶面积两项指标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每增加一条根可增产玉米151.98kg/hm^2,每增加10cm^2穗位叶面积可增产玉米55.6kg/hm^2。  相似文献   

2.
2008年攸县超级杂交晚稻示范区面积711hm^2,采用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经分类测产验收,示范品种产量丰源优299达到9.32t/hm^2,天优998达到9.06t/hm^2。示范区平均产量比前3年晚稻平均增加1.39t/hm^2,增幅17.7%,比当年非示范区增加0.90t/hm^2,增幅10.7%,比全县晚稻平均单产增加1.03t/hm^2,增幅12.5%。按每100kg稻谷188元收购价计算,增加纯收入1936.4元/hm^2。在整个晚稻生长期间病虫害化学防治3次,比非示范区减少1次,农药成本减少255元/hm^2,增收节本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6个省区12个参试抗旱品种(系)2年新植丰产性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桂糖89/5的出苗率高,有效茎多,蔗产量和含糖量高且稳定性好,1/15hm^2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川蔗17号高1.383和0.134t,分别增加24%和15%;川糖89/103和川糖91/91两品种(系)的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突出,1/15hm^2蔗产量分别为7.919和6.960t,分别比川蔗17号高37%和20%,含糖量分别比川蔗17号高21%和27%。这3个品种(系)可作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坡地地区只种新植蔗不种宿根蔗农户的重要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氮、磷、钾三因素旋转回归设计,以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为目标,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藁8901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氮〉磷〉钾,氮肥是影响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指标的首要因素。通过藁8901产量和品质指标与氮、磷、钾三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进行多目标综合决策,模拟筛选出多个优化施肥量厦配合方案。入选方案的施肥量范围为N239.25~300kg/hm^2,P2O5 150~300kg/hm^2,K2O 112.5~225kg/hm^2。  相似文献   

5.
2001年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系),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生产试种试验。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鲜薯产量以龙薯9号产量最高,达3787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1.4%。其次为宁薯303,鲜薯产量31249.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8%,增产显著。薯干产量以金山291最高,达8200.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4.7%,其次是龙薯9号,薯干产量为7875.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8%,达显著水平。金山291淀粉率最高,达18.7%,晒干率最高,达30.8%,食味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鲜茎叶饲喂肉牛适口性一般,青贮后外观品质属中等偏上青贮料,饲喂肉牛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7.
对豫南稻区不同施钾处理在水稻、小麦和油菜三种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增加效果明显,其中稻田和麦田施钾124.5kg/hm^2处理,油菜田施钾186.75kg/hm^2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最明显。水稻、小麦、油菜分别在施钾146.6kg/hm^2、145.6kg/hm^2、183、6kg/hm^2时的产量最高,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869.3kg/hm^2、3517.1kg/hm^2、2424.2kg/hm^2。  相似文献   

8.
唐剑君  刘善臣 《作物研究》2007,21(1):44-44,47
2006年在东安选用临奥1号玉米品种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增加767.0kg/hm^2,节本增效1114.4元/hm^2,最佳化肥经济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0;72kg/hm^2,K2O 105kg/hm^2。  相似文献   

9.
旱地地膜小麦高产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播量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陕西省千阳、淳化、洛川三个不同干旱地区地膜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地的最佳农艺方案分别是:千阳县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9~10月1日,基本苗为272.8万~330.32万/hm^2,施氮103.1~167.0kg/hm^2,P2O5 82.5~133.6kg/hm^2;淳化县产量在450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31~10月5日,基本苗237.5万~320.5万/hm^2,施氮221.9~285.8kg/hm^2,P205177.5~228.6kg/hm^2;洛川县产量在37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5~9月27日,基本苗286.3万~337.7万/hm^2,施氮111.5~170.5kg/hm^2,P20589.2~136.4kg/hm^2。  相似文献   

10.
棉花水育苗不同育苗专用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杂66F1为试验材料,在湖南省常德的鼎城和澧县两个试验点,对4种不同育苗肥(棉花水育苗肥Ⅰ号,水育苗肥Ⅱ号,营养钵苗床肥和对照)作用下棉花的发芽率、成苗率、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动态以及棉花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水育苗肥Ⅰ号和Ⅱ号能够显著的提高发芽率、成苗率;缓苗期缩短5~7d;生育期提早4~5d;子棉产量比对照增加450~585kg/hm^2,比营养钵育苗肥处理增产285~525kg/hm^2;皮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50~210kg/hm^2,增产幅度为9.5%~14.4%,比营养钵育苗肥处理增加150~185kg/hm^2,增产幅度为9.9%~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