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体受到创伤、炎症或感染等刺激时,血浆中一些蛋白的浓度会发生瞬时变化,这类蛋白统称为急性期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论文综述了动物APP的种类、功能及其调控机制,介绍了它用于动物健康状态评价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指出APP经进一步研究,有望成为动物健康评价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急性期蛋白(APPs)是指在感染、创伤、炎症等应激原的作用下,机体内浓度发生变化的蛋白。研究表明,血清APP浓度变化可为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国外已将其应用到屠宰动物的健康控制和肉品的安全评价。论文对APP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57-2160
为研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后猪肝组织急性期蛋白表达变化,选取6头健康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头,保证饲喂条件一致)。每头猪采血后,应激组滴鼻感染APP,对照组滴鼻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4 h后对两组猪进行采血、剖杀,分别取肝组织冻存,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采用ELISA试验测定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急性期蛋白CRP、HP、SAA、Apo-A1、ITIH-4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应激组和对照组猪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在攻毒前无明显差异(P0.05);攻毒4 h后,应激组猪血清中皮质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攻毒后,应激组猪肝组织SAA 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Apo-A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CRP、HP和ITIH-4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APP感染后,机体可通过调节SAA和Apo-A1表达量来参与应激调节。  相似文献   

4.
<正>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早在1930年被发现。机体在受到外源性刺激(感染、创伤等)时,会引起一些促炎因子(IL-1、IL-6、TNF-α)释放,促进肝脏合成CRP。由于CRP变化非常灵敏,影响因素较少,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1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s)机体在受到创伤、感染等刺激时,会出现急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期蛋白及其在奶牛乳房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属于血液蛋白的一种,检测其水平可作为一种估计动物机体对疾病的先天性免疫反应的方法。当炎症、感染和创伤发生时,动物血清急性期蛋白浓度会增加或减少25%以上,它可以作为判断预后、评价治疗效果、衡量动物健康和诊断疾病方面的定量标记物。就像直肠温度一样,虽然不能对疾病进行特异性诊断,而且影响因素较多,但在机体受到病理损伤时,却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可以分析其血清和乳汁中急性期蛋白的水平,监督乳房组织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不同应激处理对猪血细胞参数和急性期蛋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模拟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不同应激条件,探讨应激类型与猪群血液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s)浓度的关系,为评价猪群健康状态提供试验依据。利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Pasteurella multocida vaccine,PMV)、猪乙型脑炎活疫苗(swine 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SJEV)及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别模拟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及炎症状况的应激状态,研究不同应激状态下猪的行为学、血细胞参数及APPs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LPS处理后仔猪出现呕吐、发烧和呼吸急促等现象。PMV处理后48 h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和单核细胞(monocyte,MO)数量显著升高(P<0.05),LPS处理后24 h NEUT数量和处理后48 h MO数量显著升高(P<0.05);SJEV处理后48 h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含量和处理后24 h的血小板(platelet,PLT)数量显著降低(P<0.05);LPS处理后24和48 h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数量、HGB含量和PLT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T)浓度在PMV处理后48 h和SJEV处理后72 h显著升高(P<0.05);主要急性期蛋白(major acute phase protein,MAP)浓度在PMV处理后72 h以及LPS处理后24、48和72 h显著降低(P<0.05),SJEV处理后24 h显著升高(P<0.05);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浓度在PMV处理后72 h、SJEV处理后48 h,LPS处理后24、48和72 h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正相急性期蛋白HPT浓度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模型下显著升高,负相急性期蛋白Apo-A1浓度在本试验的3种感染模型下均显著降低,这初步证明了血液HPT和Apo-A1浓度可以作为评价猪只健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犬C-反应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犬的一种主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在机体受到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等刺激时,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会诱导肝脏合成CRP,其在24~48 h内可升高100~1 000倍[1],升高程度与组织的损伤程度有关.国外已经对犬CRP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还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8.
检测急性期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s,APPs)水平可作为估计动物机体对疾病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对APPs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动物应激中的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APPs经进一步研究,有望成为评价动物健康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索3种评价猪群健康的急性期蛋白(APP)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采集表观健康猪和表观患病猪各31头的血液,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触珠蛋白(HPT)、主要急性期蛋白(MAP)与载脂蛋白A1(Apo-A1)的含量。结果表明:猪血清MAP浓度与HPT浓度显著正相关(r=0.999;P<0.01),与Apo-A1浓度低度相关(r=0.252;P<0.05)。提示机体MAP浓度与HPT浓度密切相关,为临床检验及实验室分析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员研究了在野外条件下用唾液样品替代血清急性期蛋白(APP)定量检测猪呼吸和繁殖综合征(PRRS)感染猪。检查了100头不同年龄猪唾液珠蛋白(Hp)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60头猪来自有慢性  相似文献   

11.
机体在发生感染或损伤时,瞬即可出现一系列反应,称为急性期应答(APR,acute phase response)。这类反应有局部性和全身性两方面,都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凝固反应、细胞向发热部位游走及激素分泌增加。本文论述对寄生虫侵袭过程的急性期应答的检测,并分析了其对感染转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人医临床上,急性期蛋白(APPs)作为诊断炎症、感染和创伤的生物标志已被广泛报道。但在兽医临床上,尤其在诊断犬猫疾病方面提及的并不多。文章通过综述急性期蛋白在犬猫不同疾病血清中浓度变化情况,旨在为犬猫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筛选可靠指标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驴血液中主要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填补APP在驴上的空白并为驴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集70头驴颈静脉血后对血液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急性期蛋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幼年临床病驴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极显著高于幼年健康驴(P0.01);幼年临床病驴谷草转氨酶、尿素、磷含量显著高于幼年健康驴(P0.05)。成年临床病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总蛋白、尿素、肌酐和葡萄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年健康驴(P0.01);而成年临床病驴嗜酸性粒细胞(P0.01)、血红蛋白(P0.01)、血细胞比容(P0.01)、血小板(P0.05)低于成年健康驴。C-反应蛋白(CRP)在健康驴与临床病驴血液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临床病驴血液中触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年健康驴(P0.01);幼年临床病驴血液中α1-酸性糖蛋白(α1-AGP)、SAA含量显著高于幼年健康驴(P0.05)。说明健康驴和临床病驴血液中SAA含量差异明显,不受年龄限制,其对健康状况的反应最为灵敏,因此SAA可作为驴血液中主要APP用于驴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不同程度奶牛乳腺炎乳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主要通过测定乳汁体细胞数( somatic cell counts,SCC)对奶牛乳腺炎进行诊断[1],但SCC 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不能及时地反映出奶牛乳房的炎症状态.已有研究表明,奶牛患乳腺炎时奶中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的含量变化明显,在奶牛乳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2].因此,本试验通过检测不同程度奶牛乳腺炎乳中最为敏感的App[3]: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浓度变化,研究乳腺炎发病程度与其之间的联系,为日后寻找和筛选一种在乳腺炎早期实时诊断和普遍适用的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期蛋白(APPs)是一类在一般情况下浓度较低,急性期反应(APR)时浓度急剧升高或下降的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不同的APPs在不同动物体内的浓度升高倍数不同,导致不同动物的主要APPs不同。常见的主要APPs包括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A蛋白(SAA)、α1-酸性糖蛋白(AGP)、微管结合蛋白(MAP)等。文章对采用APPs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实际生产中某些疾病的防控与诊断,以及动物体日常健康情况监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7):32-35
旨在研究妊娠后期营养限饲蒙古绵羊对其胎儿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蒙古绵羊(经同期发情受孕)24只,在妊娠90d时选择6只母羊进行屠宰,其余18只随机均分为3个营养水平组:(0.175 MJ/kg BW~(0.75)·d,RG1组)、(0.33 MJ/kg BW~(0.75)·d,RG2组)和自由采食组(0.67 MJ/kg BW~(0.75)·d,CG组),妊娠140d时,对每组6只母羊进行屠宰。结果:RG1组胎儿肝脏重(P0.01)、肝脏中IL-1β、IL-2、INF-γ干扰素、结合珠蛋白和铜蓝蛋白显著低于CG组(P0.05),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CG组(P0.05),IL-4、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淀粉样蛋白A差异不显著;RG2组胎儿肝脏重、肝脏中IL-1β、IL-2和TNF显著低于CG组(P0.05),而C反应蛋白极显著高于CG组(P0.01)。结果提示,妊娠后期营养限饲蒙古绵羊严重限制了其胎儿肝脏生长发育,且结构和功能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RG1组严重影响了胎儿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且机体适应性调控系统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期蛋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来标注动物的健康状况。血液中这种蛋白的存在可以指出病原菌的存在。那么对于养猪生产,这种方法的可选择性和可行性意味着什么?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s,APPs)是一种血蛋白,在组织受损、感染和应急的情况下这种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发生改变。APPs水平的改变是生理变化的一部分,发生在有机体应对外源入侵所做出的快速普遍反应过程中,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急性  相似文献   

18.
奶牛隐性乳腺炎一直困扰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是造成奶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乳汁体细胞数(SCC)和加州乳腺炎测试法(CMT)被认为是反映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但在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检测奶牛乳汁中的急性期蛋白(APP)含量、酶活性和乳成分变化,也可用于诊断奶牛乳腺早期感染。论文综述了APP、酶活性、乳成分在奶牛隐性乳腺炎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冷应激对雏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作者以公雏鸡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慢性冷应激处理(12±1℃),通过对下丘脑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改变,诱发氧化胁迫,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0.
急性时相蛋白APP是与感染性炎症紧密相关的一类特异性蛋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CRP、SAA、PCT、HP、AAG、CER、Eg、PA、leptin、ALB、P-FN等多种正负性急性期蛋白与感染性炎症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比检测体细胞、血沉、酶活性与含量变化等方法更加准确和可靠,可作为感染性炎症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