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受主要气候生态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5个不同生态点分期播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点与不同播期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在6个小麦品种中,淀粉含量与面粉筋力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南京与姜堰两地在提高小麦品质时产量水平相应降低,而徐州、泰安与保定三地可以同步增加产量与蛋白质含量,但面粉筋力与烘烤品质不能保证相应的提高。晚播与早播、适播相比,蛋白质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产量与其它品质性状都有所下降。随着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以及日较差的增大,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的相关系数减小;灌浆期间日较差越大,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以及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性均由负相关逐渐趋向于正相关;随灌浆期间的总日照时数增加,淀粉含量与沉淀值间的相关系数增大,由负相关逐渐变为正相关。因此,在小麦生态育种和调优栽培研究中,需要重视不同生态环境因子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和围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具匠心的东方文化特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挖掘茶文化与围棋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我国茶文化与围棋文化融合发展体现在品茶与下棋的历史文化、茶师与棋师的职业文化、茶艺与棋艺的外交文化。展望未来,建议高校传播茶与围棋的精神文化、协会协调茶与围棋的资源文化、政府开放茶与围棋的文化交流,实现茶文化与围棋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娜 《福建茶叶》2016,(11):283-284
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乐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可以极大地丰富茶道文化的内容与内涵。本文在对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民乐与茶道文化的融合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民乐在茶道文化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的品质性状、产量及所在地海拔、纬度作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蛋白质以及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含油量、亚麻酸与产量间的遗传性正相关极显著,且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大正值,其余性状大都与产量呈负相关。海拔高度与含油量、棕橺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亚油酸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极显著正相关。纬度除与产量正相关显著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付文灿 《福建茶叶》2016,(6):245-246
茶文化与体育精神均是人们追求健康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茶文化以及体育精神的内涵,然后比较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它们都强调和谐与真实,但茶文化有着"静"与"怡"的特点,而体育精神具有"动"与"苦"的特点。茶文化与体育精神统一于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之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发源地不同,中国与英美国家在茶文化特性、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茶文化主要是对"意"与"义"的融合,而在英美茶文化中,则主要反映的是"仪"与"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与英美之间茶文化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与英美国家不同的文化体系与历史发展的环境。在现阶段跨文化研究的现状下,通过对中国与英美茶文化之间差异的探索,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地、直接地对中国与英美国家文化个性进行探索与理解,这对于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茶与文化的结合体,更是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非物质载体。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出发,针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对茶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联系进行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分离世代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皮壳含油量及皮壳率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壳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黄籽群体内,粒色与皮壳率间无相关,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的相关趋于不显著,与皮壳含油量可能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粒色只与皮壳率和皮壳含油量偏相关显著,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间的偏相关不明显。文中讨论了粒色与种子含油量呈显著简单相关的原因和高含油量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18个陆地常规非抗虫棉品种铃壳重与7个产量性状、6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铃壳重与全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铃子棉重、衣指、整齐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伸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综合分值无显著相关。铃壳重较轻与光合产物较多的提供给棉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促进子棉产量的提高和纤维品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德平 《福建茶叶》2016,(3):142-143
扬州是历史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扬州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古今,具有高度的旅游价值。茶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充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同时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建国卅五年来我国茶叶科研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茶树生长发育的特性与引种试验、茶树种质资源的调查、品种选育与组织培养、茶树栽培技术及其与土壤、营养及水分条件的关系,茶树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茶类与茶叶加工技术,茶树光能利用与物质代谢,茶叶化学成分与红、绿茶品质的关系,茶叶的药用价值,茶籽的工业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洪霞  赵慧 《福建茶叶》2016,(3):103-104
在现代都市中,茶馆已经成为人们沉静心灵、修身养性之地,它是传统文化的承载,是古典哲学的结晶,是人们内在追求与精神向往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形式与色彩搭配方面,茶馆应当秉承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与自然天成的审美理念,借鉴传统建筑设计与配色方案,顺应现代设计趋势与环境特征,使茶馆成为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在废弃的工业棕地上,将城市景观设计与自然生态功能紧密结合,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历史与文明属性。  相似文献   

14.
鱼翔 《福建茶叶》2018,(6):87-88
民族器乐与茶文化的邂逅与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我国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本文对民族乐器与茶的渊源做出了论述,并对民族器乐与茶文化的融合价值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等生理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73个生育期相近产量水平不同的南方大豆品种研究结果说明,籽粒产量与生物量及收获指数正相关,尤以后者更密切。鼓粒期茎叶比与收获指数显著相关,因而也与籽粒产量显著相关。初花期、结荚期等干物重与生物量显著相关,因而也与产量显著相关。作物生长率反映干物质积累的速度,与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显著相关。叶质重、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比值因分别与净同化率及收获指数相关而与产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闫萍 《福建茶叶》2016,(4):344-345
影视动画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方式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考察影视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寻找影视动画形式与中国茶文化的契合点,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大麦与谷类科学》(双月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特色农作物综合性科技期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大麦与谷类科学》创刊于1984年,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农学会专业技术性期刊。近年来,本刊致力于精品科技期刊建设,立足于报道大麦、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燕麦与谷子等禾谷类作物科研开发与生产加工中的新发现、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模式。栏目设置有综述报告、生理与生态、育种与栽培、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世界产糖大国,机制糖厂绝大部分采用亚硫酸法生产耕地白糖,小部分用碳酸法生产耕地白糖。该国重视糖厂的副产品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近年注意开发生物燃料。印度的综合利用技术在广度与深度达到较高水平,因而,获得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印度的蔗糖业与我国有些相似,有许多技术与经验值得我国甘蔗地区制糖企业借鉴。重点搜集有关发展综合利用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生产与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茶叶》2012,(3):141-141
正8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举办的"茶多酚与中老年健康专家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红色健康行活动组委会和德圣集团共同承办。研讨会上,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深入研讨茶多酚防治老年慢性病的功效与机理,为茶多酚的深入开发与利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1,(2):F0004-F0004
《大麦与谷类科学》(双月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特色农作物综合性科技期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大麦与谷类科学》创刊于1984年,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农学会专业技术性期刊。近年来,本刊致力于精品科技期刊建设,立足于报道大麦、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燕麦与谷子等禾谷类作物科研开发与生产加工中的新发现、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模式。栏目设置有综述报告、生理与生态、育种与栽培、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简介、现代大农业、简讯与信息等,内容具有创新性、应用性、系统性、导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